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

ID:23144816

大小:16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04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_第1页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_第2页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_第3页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_第4页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德汉斯·贝尔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汉斯·贝尔廷著苏伟译中文版前言《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实际上是我的另一本专著《艺术史的终结?》的新题目。改变标题的缘由在于当代艺术的含义正在不断变化——无论艺术史家承认与否,这种改变都影响了艺术史话语。比之其他地域,现代艺术在欧洲的历史更为长久,它的意义也不仅仅拘囿于艺术实践上:作为一个模式,它可以使艺术史拓出一条规整而线性的发展路径。“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强调的不仅是当今艺术的别样面孔,也意味着我们的艺术话语已经选择了另一种——或者不妨说彻底选择了另一种清晰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发现,现代艺术植根于一个更为久远的传统中,而这个传统正是现代

2、主义出现之后要否定的。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西方艺术普世意义及其历史学的消解。我们最近开始承认一些甚至动摇艺术史原则的改变,这一事实现在又开始让仍然自负于自身普世影响的西方本土担忧起来。这并不是说艺术史的传统讨论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而是促使我们与其他非西方的传统进行交流,为讨论注入新的活力。这本集子不想掩盖其中高度个人化的观点,不期望摆脱某种方法或者通行的话语,但也绝非用历史的腔调或者超越历史的姿态诉诸表达。读者也将检验一下自己,面对一种显而易见地欧洲式的描述艺术世界的方法,可以做到何种程度上的宽容。这本书并非以提供一种确然的真理为目的,而是试图将作者本人

3、基于个人史和专业经历的观点展现给读者。我倒不觉得需要对此表示歉意,正相反,这种个人化的视角在我看来很必要,可以避免那种宣称自己对世界了如指掌的顽固教条。只有学会倾听别人,承认他人的经验与自身的经验地位具有同样的合法性——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1995年,我完成了这本书的撰写工作,从针对当代课题进行的工作所需时间长度来说,确实花去了很长的时间。我是用德文撰写的,我想翻译成中文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与原文相比有所变化的东西。实际上,本书的第一版是1983年出版的,标题为《艺术史终结?》,是唯一一个已经翻译成中文的版本,其中的观点与我在慕尼黑为新书出版

4、举办的读书会上曾经简要表达过。本书的第二版也是用德文撰写的,并于1995年出版,书的标题是《艺术史终结。十年后的回顾》,那时我刚刚与他人一起创立了卡尔斯鲁厄新媒体学院(即卡尔斯鲁厄造型学院):这个版本是英文版《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的基础,后者于2003年出版。所有有关当代艺术的观点都是无限的,我们无法一劳永逸地捕捉其意义。有些现代艺术专家对与他们的艺术经验不再一致的东西都持反对态度,如此做法尤为可疑的是,他们是否还在探讨艺术问题本身,抑或仅仅是在面对世事变迁时保护自己。这并不是说不存在站得住脚的观点,或者要盲目地屈从于眼花缭乱的艺海沉浮。我要说的是,我们可以掌控

5、的不是艺术世界中的这些事件,而是我们自身特有的观察方式。我们可能会被某一在学术范围内短期盛行的思想流派吸引,但同时也——但愿是无意识地——吸纳了一种思想传统:以我自己为例,这种传统根植于艺术史的漫长经历中,它与艺术史一起限定和构成了我对当代艺术世界的认知,后者又恰恰可以反过来作用于传统。在已确立的艺术批评标准和其鲜活的对应物之间,存在着角力,有时候甚至是一种隐秘的对抗。但艺术批评内部也有一种正在不断显现的两分化趋势,似乎是在和美国和欧洲战后几十年的知识共居状态唱反调。这种两分化在最近的日子里也成了我经验的一部分,使得我不得不在进行撰写这本书时有所踌躇。没有人愿意以

6、一种模糊不清或者——更差的是——无所适从的态度出现,尽管信息的实质是选择和本地偏好。我对西方内部不断进行的对话抱有信心,这也鼓励了我在脑中疑问还未得到解答的情况下将这本书的内容公之于众。我曾经被训练为去相信这种近距离对话,所以我很渴望知道我的这一信念是否仍然有理可循。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与德文版的《艺术史终结。十年后的回顾》并不完全相同。它以一种权衡比较的方式开头,试图界定我看到的当下状况与我们所说的现代主义之间的区别。同时,相比之二十年前,我觉得自己有了更充分地准备来提出“艺术史终结”这一论题。此外,我觉得现在可以对当年那本书出版以来引发的对这一论题的相关讨论(比如

7、ArthurC.Danto的相关论述)作出回应了。艺术探讨已经成为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家的游乐场,这无疑证明了,传统的艺术史叙事追求的是全然不同的目标。风格和历史实际上是二十世纪早期艺术的问题,是这一学科有意无意努力保持新鲜的东西。但“现代主义的后期狂热”所提倡的艺术史分期已经走出了艺术史的或者艺术编年史的分期方法,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的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史的路径都带有我们自身的文化经验的色彩。本书第一部分的核心论述的是三个更为广泛的主题,它们实际上并非来自于艺术史,但却改变了、并且会继续塑造学科的发展道路。我也是在写这篇导言的时候发现了这三个主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时

8、间顺序上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