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

ID:23127427

大小:9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_第1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_第2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_第3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_第4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类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凸透镜成像分类练习题一、静态的问题物距倒正大小虚实像距应用U>2fU=2ff

2、不止一种可能):2、口诀:一倍焦距分二倍焦距分3、练习(焦距f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一)已知:焦距f物距u求:像的性质(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40cm6处,则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是下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2)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D、倒立放大的像(3)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

3、,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二)已知:物距u像的性质求:焦距f(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B.15cmC.20cmD.30cm(2)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4、D.20cm(3)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A.在15cm--25cm之间B.在7.5cm-12.5cm之间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D.无法确定(4)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6=20cm,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cm,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距是( )A.大于20cm B.大于15c

5、m小于20cmC.小于10cmD.大于10cm小于15cm(5)如图甲所示,是晓红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用的“F”光源,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所成像是图乙中的。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物距是cm,像距是cm.二、动态变化问题口诀:成实像:物近像____像变____,物远像____像变____成虚像:物近像____像变____,物远像____像变____(一)焦距f物距u变化求:像距和像的性质的变化(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

6、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已知某凸透镜焦距为20cm,当把物体从距离凸透镜65cm处移到距离凸透镜40cm的过程中,像会变(大/小),再往距离凸透镜20cm处靠近像会(3)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   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 6(二)应用(1)初中毕业时摄影留念,七班

7、全班合影后,用同一胶卷改拍个人的校园纪念照,这时应该()A使相机离人近些,同时增大暗箱长度B使相机离人远些,同时缩短暗箱长度C使相机离人远些,同时增大暗箱长度D使相机离人近些,同时缩短暗箱长度(2)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当()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3)老郑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常常这样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

8、眼睛离报远一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4)充满水的水池底部有一个美丽图案,小刚用照相机把图案清晰地拍摄下来,当把水池中的水排掉后,小刚仍想在原位置用此照相机清晰地拍到这个图案,他应使照相机镜头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三、利用光路可逆解决问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6时,在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