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25948
大小:6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4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50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组入校后,将对学校主要领导、学院和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部分教师和学生开展访谈。了解学校师生员工对审核评估相关工作的认知情况,对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本手册分为两个部分,包括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相关知识和我校顶层设计的相关问题,供全校各单位和师生员工阅读并熟悉有关内容,做好迎接评估的准备工作。第一部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知识1、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什么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答: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
2、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3、什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答:教师队伍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所优秀的高等学校一定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4、高校教学的“三个地位”指的是什么?答: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学改革核心地位和教学建设优先发展地位。5、高校的“四项职能”指的是什么?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6、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哪些?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评估有着明确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7、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有哪些新要求?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4、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纳要(2010-2020年)》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加强质量保障与评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三是“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建立科学、规范
5、的评估制度”;四是“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五是“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六是“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8、什么是“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答:《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指出,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
6、基本状态数据常态检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一是强调高校自我评估,强化高校的主体地位和质量意识。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并使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行高校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通过建立高校、国家基础状态数据库,形成常态监控机制,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一些核心数据,加强对状态数据的分析,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库在学校自查、政府监
7、控、社会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分类开展院校评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院校评估分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两类,接受合格评估并取得“通过”的学校,五年后进入审核评估。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一方面鼓励专门机构和行业用人部门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评估,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准入资格制度相衔接;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提高我国高校的专业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五是鼓励开展国际评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