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作业规程》word版

《某煤矿作业规程》word版

ID:23109299

大小:11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4

《某煤矿作业规程》word版_第1页
《某煤矿作业规程》word版_第2页
《某煤矿作业规程》word版_第3页
《某煤矿作业规程》word版_第4页
《某煤矿作业规程》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煤矿作业规程》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编制依据本规程依据下列文件编制:1:《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2:《煤矿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3:《采煤概论》。4:《矿井通风》。5:《矿井地质说明书、地质设计说明书》6:《矿井设计说明书》、《矿井设计安全专篇》。7:《煤矿工人安全知识》。8:《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第二章作业规程内容一、巷道布置示意图及巷道用途说明:1、巷道布置示意图:(见附图)2、巷道用途说明:主要作为矿井通风、行人、提升煤矸、物料等。二、地质、水文情况:1、矿井位于阜康市南三工甘沟内,距阜康18Km,属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管辖,矿区东西长0.77千米,南北宽0.32千米,井田面积0.162平方公里

2、,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8°16′05″,北纬44°05′17″。矿井交通便利,乌奇公路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在矿区以北6千米处通过,距乌奇公路、吐乌大公路有简易柏油公路通往矿井、生产井口有简易公路相通。2、地质构造: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和第四系黄土状亚砂土及坡积物。自下而上为:21(1)、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岩性由深灰色、灰色等杂色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与煤组成。岩相为泥炭沼泽相沉积,矿区范围内少见岩石露头。(2)、第四系(Q)主要由浅黄色风成亚砂土及坡积物组成,分布于煤矿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地段,不整合接触于八道湾组地层之上,地层厚0—5米。矿区构造形

3、态为倾向南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58—62°,地层倾角62—65°,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矿区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矿区范围内仅一层煤,编号45#,由于第四系覆盖,沿走向延伸情况不明,井下观察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厚度平均值约28米。煤层末状—块状,条带状构造,暗亮型,结构简单。辖区内煤质牌号为工业动力煤,主要用于工业用煤和民用煤。3、煤层及煤质:矿区内含煤一层,赋存于侏罗统八道湾地层中,出露于矿区中部,倾向南东,倾角62-65°,向北东及南西方向延入邻区。煤层厚度28米,倾角62-65°,走向NE80—100°,结构简单,无夹矸,厚度稳定,顶、底板均为泥岩,风化带深度20米。

4、煤质分析结果为:该煤层属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低容灰分的工业用煤和民用煤,容重为1.3/立方米。4、水文情况:(1)、影响地下水形成自然因素[1]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博格达山北麓低山丘陵地带,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900—+1080m,相对高差约180m21。大气降水、融雪(冰)水形成的地表水流顺地势由西向东汇入矿区东侧的三工河,地形陡竣有利于自然排水,因此,矿区地形地貌条件不利于地下水的形成与汇集。[2]地表水体矿区东界之外700m处流经的三工河为常年性流水,水位标高+821.05,为当地侵蚀基准面。该河主要接受南部山区融雪水与大气降水补给,年径流量4272.82万m

5、3。6—8月为洪水期,月均流量1.255—4.009m3/s,三工河河水由南向北运移过程中,通过煤系地层的孔隙裂隙顺向渗透补给,为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3]地层构造矿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与煤层互层组成,这种多韵律结构使得地下水在接受大气降水的不及时起到了一定的阻隔作用。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位于矿区南部,其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炭质泥岩,也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地下水对含煤地层的渗透补给。矿区位于阜康向斜南翼,地层倾角较陡,呈单斜构造,没有发现走向断裂,矿区东界f1断层属垂直地层走向平移断层,断层面破碎带可能成为大气降水入渗的通道之一,但

6、受规模与性质的影响,蓄积的地下水有限。[4]火烧区矿区内43号煤层火烧后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烧变岩带,烧变岩内孔隙发育,可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并蓄积一定量的孔隙潜水,对矿井开采威胁较大。(2)、含(隔)水层(段)划分21矿区含(隔)水层(段)依据岩性特征和富水性划分。侏罗系含煤地层属河流—沼泽相沉积,垂直向上,由多个由粗到细的岩性组合叠合而成;走向上,岩性渐变过渡现象较明显,尤其砂岩类组成的砂体变化极大,因此,只能根据各段的砂砾岩与砂岩所占比例,划分为含(隔)水段,矿区内共划分为5个含(隔)水层(段),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透水不含水层(Ⅰ)由全新统的冲积物组成,主

7、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沟谷及山坡与坡脚处,冲洪积物主要由松散的砂砾、碎石等组成,厚度0—5m,透水性好,自身不具备储水条件。[2]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上段孔隙裂隙弱含水段(Ⅱ)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烧变岩孔隙潜水含水层之上,属含煤地层西山窑组上段地层。岩性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与薄煤层组成,局部夹有粗砂岩。厚度78.50m。该含水段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融雪水的补给。该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011升/秒·米,渗透系数0.00208m/日,属弱含水层。[3]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下段烧变岩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