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题实验方案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题实验方案

ID:23101949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题实验方案_第1页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题实验方案_第2页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题实验方案_第3页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题实验方案_第4页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题实验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方案课题实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实验背景(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到21世纪的现代教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就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我国过分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是传授,忽视了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美国教育专家唐纳德·R·克里克山克教授指出:教学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对于教什么、学生怎样才能学得最好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后产生的。这一观点标志着对教师教学行为更加深入研究的开始。(2)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

2、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3)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改革的进行,使我国的教学发生了生命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需要探

3、索新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中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我们认为: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且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技术。基于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提出有效教学的问题,旨在通过使语文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并运用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研究目的和价值   重构教师角色,探讨课堂教学行为及有效性是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

4、题。但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绝非自然而然地生成,也不是对以往教师教学行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本课题属于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及其教学行动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其研究的意义体现在:(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策略,从而使语文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并运用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大多数学生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

5、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习富有成效。二、课题的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能合理分解并分析教学行为的因素,并据此调整教师教学行为。2、通过研究,能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能使教师认识到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高效、低效甚至无效的。3、通过研究,能反复论证并总结出一套评定有效教学行为的指标体系。4、通过研究,能探索并总结出培养有效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三、课题的研究内容1、研究假设:   (1)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效教学行为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名优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普通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有效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3)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影响教师教学

6、行为的有效性。   (4)有效性教学行为可以从教学准备行为、教学实施行为和教学评价行为等方面去研究和培养。2、研究内容: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总课题,拟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如下专题即子课题研究:(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2)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研究;(4)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性研究;(5)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6)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7)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研究;(8)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与对话的有效性研究;(9)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四、课题界定与支撑理论1、课题界定:教学行为:

7、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主要以《教学行为指导》、《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角色》等理论基础作为参考。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教学行为应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想学的基础上展开。(2)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处于何种位置,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等。(3)在教学形式上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教学有效性: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