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87449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职高教学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职高教学中的意义 摘要:职业高中是培养社会技术性人才的摇篮,在职业高中的教学目标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培养的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会将科学的研究方法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去,即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学习。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它与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本质是一致的,在职高教学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素养;职高教学;学习方式 从21世纪初的企业用工荒到国家接二连三地
2、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说明具有一定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缺口,人才需求在结构上的矛盾日益显现。这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要立足社会、立足市场,改变旧有的育人观念,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职高人才的培养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科学与科学素养的内涵6 科学是什么?这是人们最常遇到的两个字但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要想全面理解科学是什么,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去诠释。首先,科学的本质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一种理论化的知
3、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其次,科学精神是指理解科学的态度、价值和精神。最后,科学方法是科学家在长期的认识实践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中一些基本方法也可以为公众所掌握并用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大卫?雷顿(Layton.D)在1993年出版的著作《技术对科学教育的挑战》一书中指出,科学本身不应该被看作是目的,而是人们步入社会生活的必要因素。现代科学不再被看作是生产绝对的、普遍的和永恒不变的真理的机器,而是对待认识的一种特殊方法。正如过去读书认字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在科学和技术渗透到社会每一角落的时代,只
4、有具备科学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生活,人们对此并无异议。 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职高教学中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是探求意义的过程。”科学探究是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它们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在职高教育阶段,没有设置标准的科学课程,但这种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和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发挥。 1.有利于职高学校培养人才 职业高中是以为社会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为主要教育方向的,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势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
5、要自觉地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去指导并完成实际操作,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探究创新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更好地提高职高学校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6 2.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以来,职高教学越来越重视和
6、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这种能力恰恰是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求生存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摒弃以往旧有的接受式教学,积极转变自身观念,重新设置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职高学生加深对“现代社会需求变化”的认识 当今社会正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高度信息化的
7、社会中,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浩如烟海,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既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同时也以更高的速度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职高学生要想成功地步入社会,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就必须正确认识现代社会需求的变化。未来社会呼唤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育。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向科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社会教育系统不断为科学界培养和输送人才。学生只有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社会。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这样的人才也跟
8、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势必面临被淘汰的危险。6 4.有利于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提高科学素养就是让学生秉着科学探索的精神、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职高阶段的各类学科知识,这种精神和方法可以适应每一种课程,不论是人文类学科还是理工类学科;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不管是初中低年级还是高中高年级,它都是有效学习各类学科知识的基本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