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78637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3
《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结果(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结果(三).;根据价格、就业、平均利润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综合判断,中国8%的增长率相当于西方国家2%到3%的增长率,此时的中国经济实际上是徘徊在萧条的边缘。中国政府虽然尽力将经济增长率维持在接近工业损益平衡点的临界状态,可是倚重土木工程投资来支撑的增长对整体经济的推动力是偏倚而虚软的。这样的投资主要产生的是对原材料能源的需求,而对制造业的刺激相对微弱,无法带动工业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投资结构不但不能改善产业结构的现状,反而强化了目前的结构性弊病,在增加城市就业和提高多数人收入等方面几乎无
2、能为力。在中国,尽管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改善了城市的外观,在外资的推动下沿海若干大都市和郊区也形成了局部“繁荣”,占人口百分之几的精英阶层开始享受接近发达国家的生活消费水平,但工业化徘徊不前同时伴随着“弱质化”,再加上农村凋敞,农业的微弱增长不能使农民增加收入,于是中国就出现了经济增长率“坚守”7-8%这条“底线”,而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者的平均工资呈下降态势,消费需求持续萎缩,价格年年走低的经济格局。这就是孙立平所说的经济增长与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脱节现象的真正原因。在工业化进程停滞并呈现“弱质化”特徵的状态下
3、,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步履蹒跚,少数都市中出现的现代化生活也缺乏稳固的基础。这样的经济结构无法满足多数社会成员今后向上流动的需要,精英圈将越来越封闭和排他。如此格局或许可以支撑现存的精英阶层的富裕生活,但却难以提升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地位。一个日益两极分化的社会之再生产过程在中国不仅有其政治氛围,而且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已基本成型。中国的经济改革路径解决了精英阶层的经济需要,但却未能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也因此无法改善大多数国民今后的生活状态。经济增长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经济结构,它将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要深刻认识中国的
4、经济状况,就有必要透过增长率的“符号”意义,发现决定大多数国民的经济社会地位之趋势性规律。【;[16]“张二江吹牛记”,《南风窗》(广州),2002年6月(上),第20-22页。[17]据宋国青的分析,9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增长与“存货投资(全社会总存货的增加量)在1992年-1996年期间大幅度增加”有密切关系(见宋国青的“存货大幅下降”,载《财经》杂志2002年第3-4期第86页)。用银行贷款支撑库存膨胀,虽然能在短期内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但这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益或低效益的增长。[18]田汉卿、孙礼照,1994,“我国
5、四大国有银行的盈利性比较分析”,《管理世界》(北京),1994年第6期。[19]翁杰明等编,1995,《1995-1996年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董辅并,“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若干建议”,见中国经济信息(.cei.gov.)“50人论坛”,2002年9月2日。[21]范剑平,“房地产投资:政策性风险加大”,载中国经济信息(.cei.gov.)“联合论坛”,2002年9月25日。[22]岳健勇,“关于国有外贸企业出口困境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分析”,《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
6、002年第1期,第71-72页。[23]这两个提法是近几年来中国关于创造经济增长新热点的主张,但“假日经济”(延长国定假日、鼓励民众利用假日外出消费)和“教育产业化”(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收费、把教育机构变成新的盈利型产业)是否真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却很值得怀疑。因为,“假日经济”所带动的需求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购买力的动态转移,而“教育产业化”则是购买力在空间上横向转移,实际上会提高多数消费者的储蓄倾向而抑制即期需求。[24]温铁军,“我国农村普遍发生高利借贷的问题、情况与政策建议报告摘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
7、托课题‘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报告”,见中国经济信息(.cei.gov.)“50人论坛”,2001年6月7日。[25]陈锡文,“对农民增收难要有清醒认识”,《中国经济时报》(北京),2002年4月9日。[26]陈东琪,“对当前经济形势若干问题的认识”,载中国经济信息(.cei.gov.)“50人论坛”,2002年5月5日。[27]见《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50页的数据。[28]见中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29]据温铁军的研究,“乡镇企业得到的投资1997年以来连续下降到占信贷总额的5%;企业
8、受融资困难影响大量停产或倒闭,加上私有化改制的影响,职工人数1998-99年减少大约1000万。”出处同注[24]。[30]见陈漫和岳健勇的“出让市场换来了技术进步?──对中国引进外资策略的分析”,《当代中国研究》(美国),2002年第4期,第93-100页。[31]见《21世纪经济报导》(广州),2002年8月15日。[32]thomasr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