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6109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3
《杜克大学:一根套索引发的连锁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杜克大学:一根套索引发的连锁反应文/张玲笔者在杜克大学访学10个月有余。校园掩映于森林之中,参天古木随处可见,笔者常常陶醉于这个宁静祥和而又充满书卷气的“世外桃源”,没想到近日耳闻目睹了发生在校园里的“套索(noose)事件”,这使我对美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一根套索惊现校园2015年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这天上午,笔者接到杜克大学国际屋(InternationalHouse)(为国际学生提供服务的机构)发来的邮件通知。通知说,下午5点,校长兼教务长将出席大学“多元文化事务中心”在杜克教堂举办的第十五期“多样性统一”(UnityThroughDive
2、rsity)论坛,并发表演讲,这是校方对不久前发生的校园种族事件的正式回应。几天前,杜克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电影院售票橱窗前,突然出现一条黄色打结的绳索。瞬间,消息传遍全校,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校园引起轩然大波,引发连锁反应:4月1日下午,杜克大学校长在杜克教堂就此事演讲,严厉谴责这一行为对杜克大学社区安全带来的危害;演讲结束后,校长亲自和学生参加游行抗议活动;晚上,论坛继续宣传活动,并和学生开展讨论和对话。4月6日下午,国际屋借着“英语会话”活动,召集国际学生对话,就“美国和世界的种族主义”(RacismintheU.S.andthe,杜克大学所在地)本地人,经常坐公交车
3、上下学,她和车上乘客聊天,他们都误以为她在北卡中央大学就读(美国南部著名的黑人大学,虽被称为黑人大学中的“哈佛大学”,但录取分数线很低,学生素质不高),竟不相信她是杜克大学学生!在当地人眼里,一名生活在黑人为主的达勒姆郡达勒姆市的本地黑人,其家庭经济能力、教育环境和质量及智力水平,如何能支撑她进入杜克大学?只有富裕社区,如教堂山和罗利(北卡莱罗那州首府)的白人家庭孩子,才有资格进入著名的高等学府。种族歧视观念根深蒂固,连黑人对自己的评价都很低。其实,笔者认为,杜克大学出现绞索,并不仅仅针对黑人。近年来美国大学中亚裔人口增多,尤其是中国人成群结队来美,这对具有保守传统的
4、美国南部诸州来说是个挑战,个别白人对亚裔人口也抱有敌意。只不过,由于历史原因,黑人反响更强烈罢了。无论如何,种族歧视是个雷区,不容公开冒犯。比如,去年密西西比州发生的弗格森事件就是如此,被白人警察打死的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确实对警察实施威胁,且有不良前科,但却引发了全美范围黑人游行抗议活动。种族矛盾确实是美国社会潜在的威胁。第二,美国社会化解矛盾的机制值得借鉴。大学校园发生“套索事件”,虽然不是件小事,但杜克大学校方处理矛盾的方法确实有效。首先,校方不回避矛盾,态度鲜明。估计事情刚发生时,只有少数人知晓,但校方对此事不掖不藏,使之公开化,让全校师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5、。校长公开发表演讲,严厉谴责该行为,并带领全校学生举行游行,态度明确,让全体师生心生安全感。其次,展开全校大讨沦,使矛盾在萌芽状态得以化解。学校通过“多元文化事务中心”建立与学生对话的平台,学生对此自由发表看法,提出积极有效建议;“国际屋”召集国际学生进行美国文化普及,介绍美国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学生们也回顾本国存在的种族及种族主义问题,有效消除国际学生对自身安全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最后,采取积极的制裁措施,防止该事重演。4月3日,校方宣布,已查到放置套索的嫌疑人,决定开除其学籍。这个处罚不能说不严厉,校方意在通过严肃处理,告诫有类似想法的人,使之不敢
6、再涉禁区,起到警醒作用。这种开放、彻底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不让遗留问题困扰师生,也能起到防微社渐作用,值得借鉴。第三,美国社会暗潮涌动,但宪法是调解器。美国并非太平盛世,而是冲突不断,与许多没到过美国的人的预想有差距。发生在杜克大学校园的“套索事件”实在是美国社会运动史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美国社会充满着冲突和矛盾,其社会制度和秩序是动态的。笔者这学期旁听了历史系一位著名教授的“现代美国社会运动”课程,该课程展示了美国自1776年以来社会变迁的历史,美国社会变迁与社会运动是同时并进的,社会变迁借助社会运动的推动才不断发展,社会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流血和牺牲:从最
7、初反对英国宗主国的过重税收揭竿而起,到历时半个世纪的废奴运动,再到平民主义运动、激进主义运动、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等等,历史录像资料鲜活地记录了美国人民血淋淋的斗争史,也使得美国政府一次次做了让步,在法律条文上加上了许多修正案。当代美国接连不断的社会冲突最终能够得到解决,与美国人对美国宪法的信仰密不可分。建国初期,美国创始人制定了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原则的宪法,每次社会争斗,抗议者高举体现宪法精神的标语口号,政府往往不得不在强大压力下妥协、让步,久而久之,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成为美国人的精神信仰,也是美国社会凝聚力的。有人说,美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