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

ID:23041512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3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_第1页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_第2页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_第3页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_第4页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  一、中国联美、英抑日的最初努力  1.抗战初期,中国向美、英提出“调停”和“联合干涉”中日战争的要求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强烈要求南京国民政府立即实行抗战。国民政府确定了两手准备的应变方针:“应战而不求战”,蒋介石电告宋哲元“不挑战必抗战”。7月11日,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在上海对记者发表谈话表示:卢沟桥事件有扩大可能,中央决不容再失寸土。  在组织军队应战的同时,中国政府还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事。然而,日本侵略者气焰嚣张,拒绝与中国中央政府进行交涉。中国请求美、英各国出面“调停”,欲借美、英之力迫使日本停止军事进攻。

2、7月16日,中国向九国公约签字国送交了有关中日冲突的备忘录。7月21日至28日,蒋介石连续召见美驻华大使詹森、英驻华大使许阁森等人,要求各国单独或联合出面调停。他对詹森强调:美国是表明尊重中国主权的九国公约之发起国,在国际法、在道义上都有协助制止日本行为的义务。他向许阁森说:“现在局势,只有英美两国努力从中设法,或可变为和缓……  不久,“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战争形势日益严峻。中国政府一面调集军队抗战,一面继续请求美、英出面“联合干涉”。  上海是中国现代经济的中心,也是美、英等列强在华利益最为集中的地区。日军侵略上海,不仅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害,

3、而且也大大损害了美、英在华利益。当时,驻华英舰队总司令李德尔以“负责与驻华英军协力保护公共租界”为名在上海密切注视着事态发展,在上海附近还停泊着克姆白伦号巡洋舰、苏福克号巡洋舰。达那号轻巡洋舰等一批英舰。有的报纸还披露说:“美、英两国,据传有互商联合制裁日本的计划”,“英兵一千人,已续开上海。  中国政府决策层认为,美、英等国在中国有着重大政治。经济利益,对于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特别是向上海等大城市的进攻绝不会袖手旁观。蒋介石于1937年8月31日对英国路透社记者发表谈话,强调说:“国际间对于现时中日两国不宣而战之战争有联合干涉之必要。”“此种国际干涉,非完全为中国

4、,实为谋国际间整个之完全。”这番话,真实反映了中国政府对美、英“联合干涉”的急切渴望。  2.美、英顾忌“得罪日本”,惟恐卷入中日战争抗战初期,美国政府“不愿采取得罪日本和激怒孤立主义的行动”。担心它的主动行动会引起日本的反感,害怕进行“调停”活动。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一项调解的意图只会激怒日本政府,并给予其机会以告诉日本人民,西方列强正试图干预他们所谓日本在华的自卫权利。”英国政府既对中日战争表示“关切以及谋求和平解决的期望”,又极力避免卷入中日冲突之中。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内阁会议上说:“想像不出在欧洲形势如此严重的时候,还有什么比在此时向日本寻衅更带有自杀性

5、质。”咽此,张伯伦政府对日本的侵略活动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在“八一三”抗战期间,英国仅提出一个划上海为“中立区”的建议,但是,日本拒绝接受英国这一“调停”计划,继续疯狂扩大侵略战争。  对于日本的嚣张气焰,英、美颇感愤慨,但是又无可奈何。张伯伦在10月21日下院的答辩中明确说:“我觉得,假若到这次会议来谈论经济制裁、经济压力和使用武力,那全然是一种错误。”英军驻华总司令李特叹息道:“这对白种人来说是一种耻辱。白种人尤其是英国人苦心经营建立了这座美好的城市,它是远东的一颗明珠,但他们现在却没有力量阻止日本人破坏它或利用它。”  3.中国政府外交努力的积极意义  

6、有一种观点认为,抗战初期中国政府期望美、英等国“调停”和“联合干涉”是一种妥协投降的行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该看到,这是中国政府坚持长期抗日的一个重要步骤。这种外交努力虽然没有、也完全不可能立刻阻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是,中国政府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向西方各国揭露了日军的侵略罪行,粉碎了日本掩盖其侵华真相和战争企图的宣传活动。这一策略,坚持了“中日问题国际化”的原则,打破了日本提出的“日中纷争孤立化”的企图,从而争取到了美、英有识之士对中国抗战正义性的认识,为后来争取美、美援助,直至与美、英的军事同盟创造了条件。  二、军事合作方案的酝酿与受挫  1

7、.美、英决策人物对中国的抗战形势的判断出现错误为什么中国政府的呼吁,未能得到国际上的回应呢?有的论著把它简单地归咎于美英的“绥靖”政策,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美、英决策人物对中国的抗战形势的判断出现错误。  在抗战初期,尽管中国士兵可歌可泣英勇抗战曾赢得美、英各国舆论的高度称扬。但是,美、英政府的决策人物对中国人民的抗战力量根本不了解,对中国的抗战前途感到悲观,对中国政府缺乏信心。  美国认为初出茅庐的国民党政权举止不定,有人说它羽毛未丰,甚至有人说它已经半身不遂。中国混乱的政局,使华盛顿认为采取任何形式的行动都比较棘手。丘吉尔也曾说

8、,不相信中国有能力组织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