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33975
大小:13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3
《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福建连江一中倪杰孔(350500)[背景材料]2月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 2009年
2、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 文件要求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
3、保农村社会安定。[课标链接]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
4、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3.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
5、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知识链接]1.中国古代的农业(1)主要耕作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2)主要土地制度: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3)水利工程:都江堰、京杭运河等。(4)农业技术、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农政全书》。(5)农耕工具:曲辕犁等。(6)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2.中国近代农业(1)传统农业的解体。(2)太平天国与《天朝田亩制度》。(3)孙中
6、山与“平均地权"。(4)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3.新中国的农业(1)土地改革。(2)农业合作社。(3)人民公社化。(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欧美国家的农业(1)英国圈地运动。(2)美国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节。5.苏联的农业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农业集体化。(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热点诠释]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一)、概述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①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7、②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③魏晋南北朝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④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2、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①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②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③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④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⑤明初:明太祖推广植棉等措施。3、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①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②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
8、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③隋朝开通大运河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①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