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

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

ID:23027512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3

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_第1页
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_第2页
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_第3页
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_第4页
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述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科普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的发问,欧阳院士根据地球的发展演变规律以及地球和太阳的关系,说明当地球内部的能量消耗殆尽的时候,地球就会死亡,但那将是在距今45-50亿年以后的事,根本不必为之恐慌。李淼研究员表示:在人类个体有限的生命存在中,会遇到很多找不到答案的理由。对待未知应有的科学态度是要好奇,要疑问,要求证。当无法百分百证实时,不能将理由摘要国内科普创作不景气,科普作品缺

2、乏精品、缺少读者的状况,已是近些年来引起普遍关注的理由。“为什么现在很多科普读物不好看?”“为什么现在青少年更多地喜欢读国外的科普和科幻作品?”“为什么科学家愿做科普的人很少?”“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需要怎样的环境和土壤?”随着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以我国科普出版史上堪称空前的强大创作、编审阵容编创出版,科学家和科学媒体工都在深思,在探讨。  关键词科学家;科普创作;科学传播  A1674-6708(2013)107-0239-03  筹备出版于1959年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自上世纪60年代初与读者见面后,便开始成为我国最经典的

3、科普读物,她影响了我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堪称亿万国人成长岁月中的知识圣经。这套被称为普及科学第一读本的书,在其诞生以来的50多年中一版再版,累计发行量逾亿册,至今仍是国人印象中最熟悉的科普书。今年8月,18卷本、600余万字、7000余幅图片的16开本第六版全彩色图文本《十万个为什么》最新出炉。这套有115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编委,其中40多位院士还亲自撰稿,数十位中国第一流科学家担纲分卷主编和副主编(有媒体称这是一次“中国一线科学家的总动员”);此外有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和科

4、学松鼠会的数十名“松鼠”在内的一大批科普作家参与编写(多达768位),并且在征题、编排和装帧上都极富“好看”、“好玩”创意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一经在“第十届上海书展”期间与读者见面,便立即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事实上,国内科普创作不景气,科普作品缺乏精品、缺少读者的状况,已是近些年来引起普遍关注的理由。“为什么现在很多科普读物不好看?”“为什么现在青少年更多地喜欢读国外的科普和科幻作品?”“为什么科学家愿做科普的人很少?”“优秀科普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需要怎样的环境和土壤?”也许从某种作用上可以说,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

5、》以我国科普出版史上堪称空前的强大创作、编审阵容编创出版,正是对这些疑问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第十届上海书展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总主编韩启德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出版座谈会。同时,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第一次走出北京,在上海举行主题为“科学家与科普创作”的第32期活动;关注和聚焦中国书业和读书界前沿深思的“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也第一次选择“科学”主题,邀请院士、科学家和科学媒体人共话“科学时空与阅读世界”,这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更使“科普读物”、“科普创作”

6、与“科学传播”在书展前后成为抢眼的新闻热词。科普创作和出版能否藉此契机走出低迷状态,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科学家和科学媒体工都在深思,在探讨。  1科学家与科学普及与传播  “科学家的责任,是做好科学研究,力争达到最好水平。”在第32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场,多位院士都谈到,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很重要,但科学家很难为此花很多时间。毕竟,科学家的首要责任是科学研究,主次不能颠倒。担任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古生物卷主编的古生物学家周忠和院士说:“如果不是韩启德主席动员我们,还有这一品牌的吸引力,我恐怕还真没有时间做这个事。”  正如周忠和

7、院士所说,“靠政治动员的方式做科普不是根本的办法,而是要靠兴趣”。事实上,一些自觉地热心投入科普的科学家,确实都是科普创作的兴趣爱好者,李大科学大家谈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传播由优秀站.zbjy.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潜院士恰如其分地称之为“票友”。因为爱好,他们会在业余时间潜心“玩票”;又因为他们工作在科研第一线,所写作品不仅能将科研成果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楚准确、通俗易懂,而且总是传递着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信息,令人读来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因此汪品先院士说“最好的科普是有兴趣的科学家写的”,汤钊猷院士说“一流的科普作品,往往是一流的科学家所作”

8、。阿西莫夫、卡尔萨根等科学家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  随着科学的社会化发展,今天的科学研究已经不再只是科学家的事,许多科学研究的立项和持续推进,都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被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