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

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

ID:23026027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3

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_第1页
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_第2页
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_第3页
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_第4页
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建设“绿色转型”路在何方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不时可见的“空中蛛网”、逢雨必涝的“城市看海”……近年来,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引发的“城市病”饱受社会诟病。对此,2015年我国启动了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探索城市转型、科学发展。两年多时间过去了,缓解“城市病”成效如何?取得了哪些经验?还有哪些难题待解?对此,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缓解“城市病”地上铺“海绵”地下建“管廊”四川遂宁市复丰巷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小区地势低洼,缺乏雨污分流管道,过去每逢暴雨必内涝。前几天,遂宁阴雨连绵。但这一次,老街坊们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小区已经进行了“海绵手术”。如今的小区,不仅改

2、造了地下管网,新建了一条排水沟,增大了污水管道过水量,道路上还铺上了透水混凝土。老居民佘国秀说:“以前一下雨,就出不了门。遇到大雨,一楼的房子都会淹掉一半。现在雨小点,连脚都不会湿。”地上铺“海绵”,地下建“管廊”。吉林省四平市在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中,通过应用传感、VR、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发智慧管廊运营管理系统。副市长王宇说:“管廊项目不仅解决了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的问题,还成了智慧城市、智慧管廊建设的市民体验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说,海绵城市项目的实施,在缓解城市内涝、消除水体黑臭方面已见成效。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区域内13条黑臭水体(

3、占试点区域内黑臭水体总数的46%)、171个易涝点(占区域内易涝点总数的60%)已经消除。目前,我国管廊建设城市从2015年的10个试点城市发展到200多个,建设总长度从不足100公里拓展到2600公里以上。给试点“保驾护航”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在成都市,当地在建的21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中,15个项目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占试点项目总长度的82.7%,撬动社会投资约67.2亿元。像成都一样,多地推进PPP项目落地,较好解答了管廊建设造价高、资金投入量大,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由于各地自然生态、基础设施条件差异较大,试点城市必须因地制宜、创新改革体制机制,探索出“新路子”。改造涉及

4、各行各业,如何协调多个利益主体?一些地方通过立法等手段,实现了“一盘棋”运转。黑龙江哈尔滨市副市长王沿民说,当地启动立法,加强对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收费方式等方面的管理;还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符合技术条件的管线必须全部入廊,对管廊相关区域内的新建管线不予审批。“用法制的方式解决好部门协调难问题。”试点建设涉及千家万户,如何调动百姓参与积极性?南宁市常务副市长张文军说:“我们广泛听取百姓意见,量体裁衣解决百姓反映较大的水体黑臭和城市内涝问题;还通过公交车站牌、微信公众号等宣?骱C喑鞘校?市民从过去不理解到观望到现在的支持。”今年,南宁还将打包继续开展30个老旧小区、80个居住

5、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提升。实现“绿色转型”打破诸多屏障促进良性循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与会专家认为,尽管当前地下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试点取得了成效,但仍有许多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河南省郑州市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市,该市副市长吴福民坦言,当前推进试点工作,关键还是要解决好“规划打架”问题,做到“多规合一”。“我们在老城区改造时,就要求与人防工程、地铁换乘站、地下停车场等规划有机结合,不然‘马路拉链’现象永远不可能彻底消除。”要推

6、进好试点工作,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机制,解决好后期运营问题。例如“入廊收费”这一难点问题,四平市探索制订管线入廊收费标准,管廊运营公司同管线单位签订了入廊协议,并通过按廊位空间使用量定价、准予分期支付等方式,推动了各类管线入廊。另外,水利部门负责同志普遍认为,做好试点工作,还要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建、水利、环保等相关专业,多学科融合交叉。要结合气候变化、城市下垫面条件等加强城市暴雨水文、城市水循环等基础性研宄,修订完善海绵城市相关技术导则,尽快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萍乡市副市长叶华林介绍,下一步,萍乡市将推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推动技术服务单位与本地设计

7、院建立常态化合作,成立海绵城市技术服务中心,引导企业对有关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以海绵产业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最关键的还是要转变观念。”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说,城市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百年工程、“里子”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低,短期内难出成效、见政绩,关键还在于政府部门要树立起绿色发展的理念,主动反思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破解思想观念障碍,使试点工作成为全社会共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