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ID:23012099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_第1页
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_第2页
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_第3页
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_第4页
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政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最高峰,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了更好的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文章结合西方政治现代化理论研究,从政权合法性、政治结构分化、公民的广泛参与、文化世俗化、树立政府权威五个维度系统地分析了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总结经验,为更好地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铺平道路。

2、  【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理论;多维度分析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各个要素持续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个方面。很多学者认为:国家现代化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显著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  一、衡量政治现代化维度的确立  政治现代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亨廷顿、阿尔蒙德、伊斯顿、布莱克等,认为政治现代化既是内容也是测量手段,一方面它是国家现代化整体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测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大致可以归纳为“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离异化及大众参政化”三方面的内容,这也“

3、构成了现代政体和传统政体的分水岭”。艾森斯塔特认为,现代化在政治领域表现为社会中心、法律、行政和政治机构的权力的强化以及广大阶层对政治中心的参与、支持和化。  本文在整合西方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政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以及评价标准等,提出衡量政治现代化的五个维度:  (一)政权合法性: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国家,其合法性主要于公民的同意和认可,政府政策以公共意志为准则。  (二)政治结构分化:一个政治体系,它越是现代化,功能越是分化,结构分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条件。  (三)公民的广泛参与:政治现代化要求公民能够创立具有共同利益诉求的组织参与政治

4、活动,使公民参与规范化、扩大化。  (四)政治文化世俗化:政治文化指一定时期内生性的价值观、信仰等,世俗化要求脱离传统宗教束缚,为普通公民所接受。  (五)政府权威的树立:树立政府权威是实现政治现代化并体现一国政治现代化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实现政治现代化,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二、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得与失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大体从19世纪中叶开始,标志是战争的爆发,在这一阶段各阶级发动了一系列“救国”的政治运动。如:统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等。这些现代化运动道路希望通过渐进方式走向现代化道路,不推翻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最终都走向失败。  (一)辛亥多维度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随着历史的演进,民族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1911年孙中山、黄兴为首发动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为领导、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以资产阶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维度一:政权的合法性  政权合法性,传统合法性来自“君权神授”,现代合法性基础来自公民的认同。亨廷顿认为:“现代化首先在于坚信

6、人有能力通过理性行为去转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布莱克认为用合法制度替代个人独断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  1.“人民”的现代合法性取代了“天命王道”的传统合法性。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标志着人权时代的开端。中华民国提出“普天之下,莫非民土”,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临时政府建立世俗化的政府权威。  2.《临时约法》赋予政权法理合法性。孙中山仿照美国共和制度,成立临时参议院,出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定了“主权在民”和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的基本思想。《临时约法》的出台是中国政治现代的一大突破,对彻底否决封建专制,实行共和制做了法律保障。  

7、维度二:政治结构分化  结构分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经过程和衡量标准。美国著名政治学者阿尔蒙德指出:“政治发展在结构方面的表现就是分化。”政治结构分化是“政治系统面对环境变化的挑战,在系统的结构、功能方面发生离异,产生新的政治实体和关系形式,新旧部分的功能不断专门化的过程。”  1.确立了“五权分立”原则,构筑了现代化政治体制。在如何构建中华民国政体方面,孙中山学习借鉴西方“三权分立”政体理论,结合国情将三权拓展到五权,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督权、考试权。虽然经过实践检验,“五权分立”并不是适合中国政治发展的最佳模式,但它有利于为新政权招贤纳士,整合各

8、方政治资源巩固新政权的稳定,同时也为新中国“人民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