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论文12篇精选

中小学教学论文12篇精选

ID:22999754

大小:271.51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1-02

中小学教学论文12篇精选_第1页
中小学教学论文12篇精选_第2页
中小学教学论文12篇精选_第3页
中小学教学论文12篇精选_第4页
中小学教学论文12篇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学论文12篇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课堂实施是优化教学行为的着力点课堂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有效课堂实施是优化教学行为的着力点。本文就有效课堂实施谈几点看法。一、有效课堂实施要明确的三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课堂实施可以紧紧扣住十二个字:实施什么,该谁实施,如何实施(一)实施什么?“实施什么”,从根本上说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的。一节课,确定了什么教学目标和内容,就实施什么。例如某节语文课根据教学计划需要教学某一首古诗,那“实施什么”指的就是教学这首古诗;某节数学课根据教学计划需要教学某一概念,那“实施什么”指的就是教学这

2、一概念。但“实施什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分解目标和教学步骤,所以“实施什么”还有一个教学思路和程序的问题,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既要依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基本原则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比如语文教学中的时代背景介绍,可以放在正文教学之前进行,也可以放在正文的教学之中进行。放在前面进行,是因为这里的时代背景直接关系文章的基本内容,不了解时代背景,整体内容就难以理解;放在后面进行,是因为这里的时代背景不是直接关系整体内容的,而是对文章的部分内容有直接联系。如果不管背景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关系,一律放

3、在前面介绍,有时就会造成背景与内容脱节,同时在教学正文的过程中需要再次提到背景信息,学生不仅减淡了兴趣,而且造成时间的浪费。又比如理科中的概念教学,有的比较简单,可以采用接受学习的思路施教——先讲定义后举例子;有的概念比较复杂,可以采用发现学习的思路施教——先举例子后归纳概念。“实施什么”还有一个临时调整的问题。依据教学设计,有的内容需要精讲,但依据学生当下掌握的情况可以临时确定略讲;有的设计的是略讲,但依据学生当下掌握的情况可以临时确定精讲;有的设计没有对某一知识的补充介绍,但依据学生当下掌握的情况可以临时确

4、定进行必要的补充介绍等。这里,对“实施什么”的调整就是对教学目标的调整,即教学目标的生成。同预设的目标相比,生成的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和教学价值。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都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随时将学生中暴露的问题转化为新的教学目标。(二)该谁实施?如果说“实施什么”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话,那么“该谁实施”就涉及到教学艺术了。“该谁实施”解决的是活动主体的问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而学生中又有学生个人、学生群体之分。学生个人又区分为具有不同基础、不同心智、不同姓名、不同座位等不同差异的个体;

5、学生群体又可区分为按照不同标准分出来的不同组群——这一排与那一排、这一列与那一列、男生与女生、单号与双号、这一桌与那一桌、这一组与那一组等等。例如语文教学中梳通教材思路这件事,该谁做?是老师做,还是学生做?还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还是老师先做学生后做或者老师后做学生先做?再如数学教学中分析试题思路这件事,是老师直接梳理还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梳理?还是老师先梳理学生后梳理或者老师后梳理学生先梳理?“该谁实施”的前提是有效教学,即学生的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有的事情老师做最有效,就由老师做;有的事情学生做最有效,就让学

6、生做。就知识教学而言,学生一看就会的、难度较小的,或者只需学生一般了解的次要知识等,适合老师讲授,因为老师讲授可以节省时间。有的知识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略加思考即可理解,可以老师讲授为主,在关键地方让学生思考加工一番,因为没有思考加工学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但就整个知识而言,其中大量的知识细节或背景知识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如果让学生自学,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有的知识难度较大,适合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解决,解决不理想的再让学生交流讨论,因为难度较大的知识需要深层理解,而如果不深入知识体系的

7、深层构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有的知识难度特别大,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都不能较好解决,这就需要老师讲解了,但在老师讲解以后,还必须让学生进行复述讲解或重新操作,因为不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很难达到应有理解标准——学生听着懂了,但过后还是不会。这里有必要谈一下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听与思是同时进行的。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态度认真,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就能达到及时理解。在这里思考与听讲是同步进行、同时完成的。因为,口语的语流表现为一个个独立的音节,每一个音节都有间歇,加上讲授新知的话语中有许多都是学生熟悉的旧信息,所以在听讲

8、结束的同时达到基本理解并不困难。但是当旧知识遗忘较多,或新信息较多、较复杂时,仅靠语音停顿,不足以达到对语言意义的清晰、深刻的理解。这时,老师如果继续讲授,学生的思维链条就会中断,所以应该给学生以特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想一想。这种独立思考,由于穿插在讲授过程中,一般只有1秒或几秒钟,不是作为学习目标向学生提出的,所以老师必须认真观察学生思考的状态和脸上的表情。还有一种独立思考,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