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98584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简论论如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论论如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论如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如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安全监督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1)健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执法检查建立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标准程序,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明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机构的权限,依法进行委托或授权,落实执法机构职责,公开行政处罚程序,加强日常的监督执法工作,提高管理实效。强化建设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工
2、程质量理由也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理由,进而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完善措施 前言 改革开放30多来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26451亿元,比2009年增长12.6%。在我国建筑市场繁荣的背后,建筑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2009年6月27日,上海在建13层住宅楼整体倒塌1人死亡;2010年3月14日,在建的贵阳国际会展中心模版支撑体系局部垮塌事故7人死亡等,建筑质量安全形势对有效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
3、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所以一旦发生理由,将会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高度重视、严格制约工程质量与安全,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必须积极探索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监管,努力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建立以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质量与安全治理体系和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1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理由 1.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定位不明确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接受政
4、府部门的委托,围绕建设主体质量安全行为,重点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实施监督。然而,由其性质定位为经济自收自支的独立法人,导致监督管理机构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可能背离政府委托它保障、增进的公共利益。另外,作为法人的市场主体身份与作为管理机构的执法主体身份相矛盾,角色定位模糊,影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效果,工程质量监督作用有限。 1.2建筑市场不规范行为,施工单位和业主法制观念淡薄,逃避监管 如建设项目不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施工企业挂靠经营或非法转包等。 1.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平衡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
5、系,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建立或落实不够,导致形同虚设,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罚制度和重大危险资源监制约度等重要制度落实不到位。 1.4监理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 工程建设监理所进行的质量制约工作包括对项目质量目标详细规划,实施一系列主动制约措施,特别对于隐蔽工程,它需要连续性地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但是,工程建设监理没有确认工程质量等级的权力,监理工作力度较弱;同时,监理单位是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其接受业主委托和授权为其提供的工程技术服务,因而就会出现质量安全监督把关不严。比如,现场监理人员配备不齐,监理通知单和监理日志缺
6、失,旁站监理不到位,对出现的质量理由督促整改不力等等理由。 1.5政府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力度不够 大部分的安全监督机构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对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掌握不够;检查力度不够,存在“查而不严,查而不处,重案轻罚”的现象。 1.6建筑质量安全检测市场比较混乱 我国当前的建筑检测行业市场信用机制、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健全。①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安全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走形式的阶段,因此只是要求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而对真正的检测结果不感兴趣。②由于检测单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由于被委托方需向委托方收取检测费作为收入,而且委托方有多个检测结构可
7、以选择,所以许多检测单位很难真正做到在质量安全上把关。 2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策略 2.1加强施工图的管理工作 (1)加强勘察设计工作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对勘察设计工作的监管,重点是对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特别是抗震设防和建筑节能要求和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管。勘察设计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技术标准规范,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严格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I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对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