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65825
大小:5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2
《《人生的境界》教案2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生的境界》教案2[《人生的境界》教案2]五.语句研读: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生的境界》教案2。”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注意“知识”前面的定语,说的是“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它的任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2.“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觉解”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意
2、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党解与否?看有关的句子可以理解“觉解”的意思。上一句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倒数第二段中说:“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觉解,就是觉悟,了解。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教案《《人生的境界》教案2》(..)。3.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后面一句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
3、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4.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低级的是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但是社会上有人道德败坏乃至违法犯罪,他们的人生境界作何解释呢?文章说,功利境界中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的、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
4、知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损公利己的地步、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5.“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难道惟有道德境界中人才了解社会的存在,而功利境界中人连社会的存在也不了解吗?所谓“了解社会的存在”,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的,那就是了解社会的整体利益,了解他人的利益,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己也应该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人生的境界》教案22 第2篇人生美好的一页——拓展心得 〖预览〗发布时间:2017-03-29 入生美好的一页 参加这次拓展是巧合,拓展回来
5、已经一个星期了,但内心至今尚未平静下来,脑海里一遍遍的回放着那天的画面。让我受益颇多,让我对生活、工作和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山水依旧在,鸟语花香存心头,虽然只短短的时间,但欢歌笑语,恋恋不舍,却让我终生难忘,给我的人生又书写下了美好的一页! 拓展当中,我们玩了很多团队性质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中,我们看到了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人的本性:自私!在一团队、企业里、社会当中,我们经常都能体会到这一本性。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见,这是我们作为人所特有的本性,只是有的人能很好的控制它,因为他们懂得什么才是克己奉公,懂得凡事以大局为重,懂得什么才是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
6、益。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令人钦佩的!而那些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私欲,一心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是不是我们就应该去鄙视和看不起呢?我却不那么认为,他们做不到,并不是他们的错,这是本性使然。但有一点我们要明白的是,如果事事为己,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凡是以已为先的话,相信这样的人是很难在一个团队、企业和社会中立足的!在人群当中,如果你能尽己所长,显己才能,让自己的价值提升,那么我相信这才是真正的为己;让自己的……《人生的境界》教案23 第3篇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怎么写 〖预览〗一、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之关于生活健康:从生活上多照顾;吃饭要分碗,勿汤泡饭,也不要汤不够;改善午餐、水果;
7、水果品种丰富、新鲜;伙食中可以减少油炸食物的数量;校内进行杀虫消毒;老师不要拖堂;课间要保证孩子休息;中午不能剥夺孩子的休息时间;课间、中午让学生放松;用眼卫生;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增加学生运动量;穿校服;天热了,饮水保证供应,不能断水;二、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之关于课业负担:作业较多;控制作业量;作业最好能稍微减少一些;减轻作业负担,降低考试难度;减少每天作业量;适当减少课外作业,提高布置作业的质量;孩子学习压力较大,双休日也做作业;考试难度偏大,提高部分占比例过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