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

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

ID:2296330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_第1页
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_第2页
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_第3页
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_第4页
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毕业论文音频压缩的成功者——感知编码2004年中南地区省级电视台技术年会论文二等奖近年来,随着现代通信的发展,数字化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各种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正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卫星电视、数字电视、各种数码音乐产品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于是便要求得到更多更好的音频产品和服务。数字声音作为一种存储、处理和传输高保真声音的方法,在消费电子、专业声音等众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如果没有通用有效的高质量音频编解码方案,数字存储和传输技术的进一步发

2、展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在音频数字压缩技术中,当前比较成功的编码方式被称为“感知型编码(PerceptualCoding)”,现在比较常用的MP3、MD等都是感知编码原理。一般来说,数据压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信号的统计性质,完全不丢失信息的高效率编码法,称为平均信息量编码或熵编码。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接收信号的人的感觉特性,省略不必要的信息,压缩信息量,这种方法称为感觉编码。因为熵编码可通过解码完全再现编码前的数据,故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可用于磁盘压缩、文件压缩等,在保存信息方面,完全不用担心劣化。

3、不过遗憾的是,仅依靠熵编码不能将音频信号进行大幅度的数据压缩。这是因为在音频信号中会有白噪声信号,这种完全随机的信号,根据信息论是决不能用熵编码进行压缩的。因此在音频压缩中,必须同时采用感知编码。感知编码是利用人耳听觉的心理声学特性(频谱掩蔽特性和时间掩蔽特性)、人耳对信号幅度、频率、时间的有限分辨能力,凡是人耳感觉不到的成分不编码,不传送,即凡是对人耳辨别声音信号的强度、音调、方位有贡献的部分(称为不相关部分或无关部分)都不编码和传送。对感觉到的部分进行编码时,允许有较大的量化失真、并使其处于听阈

4、以下,人耳仍然感觉不到。简单的说感知编码是建立在人类听觉系统的心理声学原理为基础,只记录那些能被人的听觉所感知的声音信号,从而达到减少数据量而又不降低音质的目的。目前音频压缩编码已成为标准的是MPEG-1(ISO/IEC11172-3)、MPEG-2(ISO/IEC13818-3)和美国大联盟的AC-3。他们都是感知编码。一、为什么压缩了解数字音频首先要提到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CodeModulation),它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系统,

5、但也是数据量最大的编码系统。PCM指模拟音频信号只经过采样、量化、编码,模数转换成PCM信号,得到标准的数字音频码流,而未经过任何编码和压缩处理。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律,通常其采样频率至少应当是信号中的最高频率分量的两倍。对于高质量的音频信号,其频率范围是从20Hz~20kHz。所以其采样频率必须在40kHz以上。在CD中采用了44.1kHz的采样频率。普通CD线性PCM的取样频率为44.1kHz,量化精度为16bit,动态范围为98db。(在对模拟信号采样以后,还必须对其幅度上加以分层。在CD中,其

6、分层以后的幅度信号用16bit的二进制信号来表示,也就是把模拟的音频信号在幅度上分为65536(216)层。这样,它的动态范围就可以达到96分贝(6分贝/比特)。)PCM的编码原理比较直观和简单,它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在这个编码框图中,它的输入是模拟声音信号,它的输出是PCM样本。图中的“防失真滤波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用来滤除声音频带以外的信号;“波形编码器”可暂时理解为“采样器”,“量化器”可理解为“量化阶大小(step-size)”生成器或者称为“量化间隔”生成器。那么这种未经压缩的PCM信号

7、的数据量具体有多大呢?以CD音质的信号为例,它的单通道的采样率是44.1kHz,每个样值是16bit的量化,而立体声CD音质信号,有两个通道,它每秒的码流是44.1K×16×2≈1.4Mbit/s。(数字信号传输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通道数)一张CD唱片的容量约为680MB,可以容纳约1小时的双声道PCM数字音频节目,由于这种编码方式所产生的数据量太大,存储和传输都既不方便也不经济,有时甚至是行不通的。对于电视广播来说,数据传输速率越高,每套节目所需的频宽就越大,在频带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过宽的频

8、带是不能允许的,同时对于有形载体(激光碟、磁带等),每种载体的记录密度都是有限的(受当时技术发展程度的制约),增大数据量就意味着缩短节目长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编码方式,它应该使用较少的数据量,而又不会导致音质的主观听感有明显的下降。二、感知编码原理1、理论基础——闻域和临界频段音频压缩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声学模型基础上,从研究人耳的听感系统开始的。人耳实际上可看成一个多频段的听感分析器,在接收端的最后,它对瞬间的频谱功率进行了重新分配,这就为音频的数据压缩提供了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