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50154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2
《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财务信息失真是一个长期的世界性的问题,它一直是国际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热点课题,也一直是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我国目前财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财务信息质量仍不高的状况,本文分别从财务信息失真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来回顾、评述和总结我国近年财务信息失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财务信息失真的对策。关键词:财务信息失真造假监督一、财务信息失真的概念从理论上看不真实的财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财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信息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从而使该财务信息失去了其应有的使用价值,甚至导致财务信息相关使
2、用者的决策失误。 二、财务信息失真的原因 引起财务信息失真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的成因,主要归纳为以下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㈠主观原因 1、利益驱动是财务造假导致信息失真的源动力。有些财务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的过程中,为了某种利益做假账,从而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财务信息的制造者与虚假财务信息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内在利益关系,有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有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经济利益是最常见的和最基本的造假动机,而对政治利益的追逐也使造假者铤而走险。于单位而言,通过造假旨在获取投资倾斜、贷款优惠、税金减免等方面的经济利益;于个人而言,通过造假
3、旨在获得升迁、提薪等方面的现实的直接利益和为日后提职重用做铺垫的潜在的间接利益。一些人不懂法,也不学法,出于对暴富的渴望,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对保官、升官、平步青云的期盼,对出人头地的向往,当这一切通过正常渠道实现不了时,就公然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弄虚作假、增大影响、做假账、编制假报表,以此来改变国家与部门、部门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改变衡量其政绩的各项经济指标。 正是这种多层次的利益驱使,构成了财务信息失真的内在根本原因。2、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对财务信息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核算中的某些具体事项需要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
4、就具备了一定的人为操作空间。我们不乏一些部门财务工作门槛低,任人唯亲,安排一些不懂财务的外行从事财务工作,由于这些人员本身所受专业教育有限、专业知识贫乏、专业胜任能力较差,更别说与时俱进地领会和掌握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以及频繁修改的相关制度了。因业务素质差而使记账不合规范、账簿混乱、账表不符、报表挤数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财务信息质量的下降。新《会计法》难以控制和防范在职务上产生失真财务信息的便利。财务核算客观上虽有制度准则制约,但在财务人员具体操作时,难免会受人为因素影响。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人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更多的利益,有些人为此不惜放弃职守或知情不举,伙同作弊,或监守自盗,
5、以身试法;还有一些受人情等因素的影响,对违法、乱支等问题,不能坚持原则,不愿履行职责。若财务人员不能完全消除多方利益的滋扰,主观判断就会有失偏颇,有失公正性。这就大大降低了财务信息的质量。3、目前,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相关机构执业不规范,财务信息产生过程的自控性,导致难以有效防范事前、事中的财务信息,为财务信息失真提供了便利条件。 ㈡客观原因 1.现行会计法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披露信息的时效性。信息越及时,它的可信度就越强,否则就越弱。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的制度,在客观上使得会计报告的信息产生存在时差,使其无法实时反映市场环
6、境条件下的实际情况,因此,所提供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明显打折。 2.新《会计法》在现行财务管理体制方面并没有突破其原有的框架。我国在现行财务管理体制方面不尽合理处表现在①《会计法》及相关法规对相关人员的法律约束力刚性不强。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立法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导致法律责任不明确,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力薄弱,在利益的诱导下,很容易发生造假行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监督的主体未能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责任,少数事务所受自身利益的驱使,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过程中受人情因素的影响,搞私人交易,走过场,甚至会违反职业道德与造假单位串通作弊
7、,披露虚假信息,出具虚假审计报告,非但未能及时并有效阻止财务信息的造假行为,反而助长了造假的力量。②人事管理受制于人,企业的财务人员一直扮演着双重身份,一方面要求财务人员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行使对企业的管理职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又要履行对企业的监督职能,要对企业经营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这种双重角色,使得财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财务人员的人事管理权由本单位负责,财务人员的生活和政治待遇由被监督对象安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