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

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

ID:22937496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2

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_第1页
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_第2页
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_第3页
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_第4页
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中国资源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哲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哲学话语,文化哲学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在经历了引进、消化与吸收之后,今天有必要开启“中国化的文化哲学”研究时代。基于这一价值诉求,我们应立足于当代世界文明的发展视野来检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资源,并面对当代人类所共同关注的文明发展理由,作出当代中国富有启迪性的回答,进而形成文化的自觉意识。基于关注文化

2、整体性发展、保持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与精神的平衡以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这些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主题,可以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的整体有机文化观、贵和持中的中性智慧,身心和谐的内在超越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观对未来人类的文明重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哲学 中国资源 中性智慧  [简介]邹广文(1961-),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及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A  []0489-8041(2008)10-0028-08   

3、 在全球化时代,在全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中,文化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呈现为文化的世界。但是,文化世界是有民族性的,不同民族对自身文化个性的呼唤与捍卫是文化世界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之相对应,文化哲学作为当代哲学介入生活的重要话语方式,既具有普适性,更应具有民族的个性特色。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学者以西方的视角,依傍西方的哲学研究范式,从文化哲学定义的界说、内容的分类、理由的范围、概念的运用到文本的解释等等层面,试图与西方文化哲学接轨,以回应中国文化生活实践理由的解决。进人21世纪,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在

4、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之后,有必要开启“中国化的文化哲学”研究时代。因为,任何哲学的基本精神与言说话题都离不开其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其言说与展开方式与该民族发展的当下文化境遇息息相关,所以常常需要在其所面对的文化资源中寻找答案。正是在表明某种“文化身份”的作用上,笔者特别提出当代文化哲学研究的中国资源理由,目的是想在当代文化的创造实践中确定民族精神文化之“本我”,去审视和研究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从中探求人们的存活本性、行为根据、存在价值、生活作用乃至前途命运,去求解人的现实文化实践背后的人文精

5、神,并展示个体生命存在的多样化特征。    一、中国哲学的“文化哲学”意味    从发生学的作用上来说,中国哲学可谓是一种“准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将哲学的形而上深思奠基于人类现实文化实践之上的哲学形态,文化哲学本是一种打通理性与经验、“形上”与“形下”两种思维运思屏障的新的哲学态度和研究策略,而这种哲学深思特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致思方式是相契合的。  由于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中西方在对待“哲学”与“文化”的关系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  海洋作为希腊文明创生的初始环境,使得希腊人本能地把人与自然区别开来,认识到必须认识

6、自然才能进而驾驭自然,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在古希腊人那里便呈现二元两分的张力结构。在这种二元张力结构中,抽象的理念本体逐渐被推崇到至尊地位,相应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则被淡化了,这便造成了在西方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与“哲学”的分离倾向。如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家们的哲学出发点就是对本原理由的探寻,从“素朴的物性论哲学”(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阿耶克西曼德的“气”以及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到“原始唯心论哲学”(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普罗提诺的“太一”),希腊哲学的演进与深化均表现为一种从经验现实

7、到超验本体的提升历程,都将对本体的追寻作为自己哲学努力的重心。其结果便是,因为未能真正找到抽象本体与具体生活现实的合理关系,而最终使自己的哲学理解陷入了“独断论”。这种作为阐释本体的“哲学”,显然疏远于现实具体的文化生活。西方哲学的这一“知识论”传统,强调文明必须建立在对存在本体的概念的把握之上,只有在概念的思维中,人们才有关于存在的真理。海德格尔就明确指出西方哲学传统的这一局限,认为“用理性去把握存在,其实正是遗忘了存在”,因为人不是站在世界之外去“旁观”世界,而是作为参与者“纠缠”在世界万物之中,即人“在世界

8、中存在”(in-der-Welt-sein),回归生活世界应该成为当代哲学主流。卡西尔(ErnstCassirer)也认为,康德的批判哲学所实现的正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功能性的思维方式来取代实体性的思维方式,进而从理性的批判扩展到文化的批判,最终把各种文化知识和与之相应的各种世界观实现为一种以功能的统一性来维系的哲学综合。现代西方文化哲学的努力,就在于强调生活高于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