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31218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2
《狄更斯、雨果、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思想差异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狄更斯、雨果、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思想差异论 关键词:“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托尔斯泰主义” 摘要:作为19世纪人道主义一种新走向的代表性人物,狄更斯、雨果和托尔斯泰在趋同中又有着诸多差异。狄更斯从“圣诞精神”出发,较早演示出“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雨果赋予“勿以暴力抗恶”以更切实的“道德自我完善”内涵,认为“崇高的行为”高于一切。托尔斯泰最终把这些完全融进基督教宗教当中,并彻底否定暴力革命的合理性,建构起了“托尔斯泰主义”。 形成于文艺复兴并标举着文艺复兴核心思想的人道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张扬人性、反对神权,斥
2、责禁欲主义、追求享乐人生,崇尚科学理性、批判蒙昧主义。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时,肯定人性已没有太多障碍,禁欲主义也成了历史陈迹,启蒙思想家们把关注点放在了理性的诠释和强调上面,理性被当作反封建政治斗争的武器。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凡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就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所有不合理性的社会形式、国家形式和观念,都应当扔到垃圾堆里去,从而建立起一个“理性的王国”。从这一目标出发,他们提出“天赋人权”,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战斗纲领,以对抗贵族特权,摧毁教会统治。毫无疑问,启蒙运动继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
3、可是,进入19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的推进,人道主义的内涵产生了诸多变异,以狄更斯、雨果和托尔斯泰为代表的“勿以暴力抗恶”,就是一种显现。然而,这种趋同仅是问题的一面,事实上,三位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不仅有着历时性差别,还有着各自的根本倚重。 在19世纪30年代狄更斯创作的初期,他的《匹克威克外传》《奥利佛·特维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等作品讽刺、揭露了种种社会不平,也创造了一系列关心、庇护弱小者的“仁爱”有产者形象。《圣诞欢歌》只是狄更斯1843年开始创作的《圣诞故事集》中的一篇,却标志着步入了新的创作时期。其间
4、,生来仁爱的有产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圣诞精神”“感情教育”改变了冷酷心肠的有产者。英国文学史家艾弗·埃文斯曾评议说,这表明“对人类仁慈的信念几乎达到神秘主义的地步”。何以谓之“神秘主义”呢?我以为相当程度上是指狄更斯还没能把这种“圣诞精神”“感情教育”明晰化,其涵义还较为模糊。但是,这却成为此后狄更斯作品经常表达的一种意蕴。如1844年的《马丁·朱述尔维特》写到异国生活的磨难使马丁改变了自私品性,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有“仁爱”与“谅解”;1848年的《董贝父子》写到唯金钱、利润为重使董贝丧失亲情,之后在破产的痛苦中才接受了
5、女儿的“感情教育”,重享人伦温馨。到了创作高峰期的五六十年代,狄更斯对社会的腐朽黑暗、对有产者的丑恶堕落,揭露、批判得更为无情、深刻,却也延伸、发展了他主张的“圣诞精神”“感情教育”。他的代表作《双城记》(1859年4月开始连载)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一方面写下了法国贵族统治者对广大平民、佃农犯下的滔天罪行,表达了对被压迫者的深深同情,暗示“伦敦”如不改变现状,“巴黎”式的革命同样会爆发,另一方面又把以往的“圣诞精神”“感情教育”明确演示为“勿以暴力抗恶”,要人们以基督教的仁爱、宽容对待敌对者,还不惜笔墨描绘了“以暴抗暴”最后是
6、自食恶果。可以认为,狄更斯较早宣扬了“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 雨果的思想、创作更为复杂、丰富,但对人道主义始终关注有加。1827年的《〈克伦威尔〉序言》已提出文学对人的道德净化问题:“近代的诗艺也会如同基督教一样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来看事物”,它“把阴影掺入光明,把粗俗结合崇高而又不使它们相混,换句话说,就是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灵智”。两年后写的短篇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又站在弱者立场上呼吁废除死刑。1831年,雨果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在揭露中世纪教会统治和神职人员罪恶的同时,也意在彰显加西莫多源于美和爱的自我牺
7、牲精神。从1845年开始写作,直到1862年才完成、出版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以这部作品,不仅把《〈克伦威尔〉序言》提出的相关理论对象化,更赋予加西莫多式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切实具体的道德内涵。作品的人物塑造及“二元三人”的描写方式,都富于隐喻性:警官沙威是法律的化身,他一心要做的就是依法惩恶。工人冉阿让是被惩处者,正因为法律的不公和严酷使他一度成为“以恶抗恶”的化身。米里哀主教是基督教的化身,秉持以仁慈、宽恕对待一切人。而在“二元三人”的格局中,沙威、冉阿让分别处于矛盾的两极,是根本对立的,米里哀则扮演了化解矛盾
8、、融合对立的角色——因为他的感化,不仅冉阿让告别旧我,变成一心为善的人,沙威也在冉阿让的以德报怨面前无地自容、自我毁灭。这样,为完善道德而牺牲自我具备了既对冉又对沙的双重意旨,作品也完成了一种思想的传达:作为暴力形式之一的法律惩治非但不能让人戒恶,相反只会造就更严重的恶;只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