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

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

ID:22930685

大小:204.7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02

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_第1页
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_第2页
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_第3页
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_第4页
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霞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承包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合同段:A12监理单位:西安华兴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K103+202.5〜K103+334.5霞村大桥左幅K103+227.5〜K103+334.5霞村大桥右幅下部施工方案中国中铁沈海复线高速公路漳州段A12标项曰部2011年1月14日1目录一、编制说明3二、工程概况3三、施工准备4四、施工方案和工艺措施7五、预防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措施28六、资源设备计划安排29七、工期计划安排29^量保证措施30九、雨季和台风季节的施.丁措施30十、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312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

2、1、沈海复线漳州天宝至诏安段高速公路施工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沈海复线漳州天宝至诏安段高速公路招标文件4、霞村大桥(左右双幅)设计图及勘测资料1.2编制原则施工部署、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先进科学,因地制宜,合理可行,积极推广“四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安全、质量0标满足现行标准、规范及业主的相关要求,保证措施完善可靠,确保施工安全;严格按业主的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总工期;认真贯彻国家及招标文件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方妞的要求及相关政策规定,本着“三同时”的

3、原则,确保环保、水保措施与工程主体施工同步实施。二、工程概况2.1标段概述及霞村大桥(左右双幅)概况我单位承建施工的沈海复线高速公路A12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94+500〜K105+830,线路全长11.33km,管段内主耍工程有:所罗大桥182m,心田大桥157m,霞葛互通跨线桥82m,东溪大桥282m,霞村大桥左幅132m右幅107m,结斜门大桥左幅132m右幅107m,互通立交(含匝道桥1座287m),涵洞38道(含霞葛互通处5道),其屮盖板涵37道,倒虹吸园管涵1道,通道43道,其中箱涵2道,盖板涵2道。中国中铁承建的沈海复线高速公路漳州段

4、A12标霞村大桥左幅起点桩号为K103+202.5,终点桩号为K103+334.5,桥长132.0米,桥型布置为(5X2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梁位丁半径为R=1100米的左偏曲线和A=491.935的左偏曲线和曲线左偏缓和曲线上;霞村大桥右幅起点桩号为K103+227.5,终点桩号K103+334.5,桥长107.0米,桥型布置为(4X2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梁位于半径为A=491.935的左偏缓和曲线和R=1100米的左偏圆曲线上。桥墩采用墩柱式墩,桩基采用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台,灌注桩基础。漳州台、诏安台处各设一道D80型

5、伸缩缝。2.2、地质状况:桥址区坡地上地表一般分布有薄层的耕植土及坡积土,下伏基岩岩性为燕山早期花岗岩(Y52)。桥址区内未见有断裂构造经过;区内未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岩溶、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桥址区现状整体稳定性一般。3、地下水状况: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分布于花岗岩分化带中,其透水性和富水性受分化裂隙发育程度影响较大,水量较贫乏。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随季节性变化大。三、施工准备1、熟悉图纸和规范:施工图和设计文件,地质勘察报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OTI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G4F80/1

6、-2004),沈海复线高速公路监理工程师实施细则等。2、临时便道借助309省道和进霞村村道作为本工程施工主干便道。3、桩基检测和处理挖孔桩基础混凝土龄期达到14d强度后,可以进行桩基无破损超声波检测,自检按100%全频率检测,抽检按I类桩数量的30%比例、II类桩数量的100%进行检测。I、II类桩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可以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III类桩以下均为不合格桩,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桩基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进行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检测,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除以上两项检测外,还需要进行钻孔桩基础的桩位、标高等检测,在各项指标均

7、符合“jTGF80/1-2004”的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部构造的施工。桩基经检测合格,破除桩头多余混凝土,进行测量放样。4、测量放样及施工中的控制(1)平面控制墩台定位主要通过施工导线点来进行控制,具体过程如下:(A)根据《桩位坐标表》见附表,首先计算出桩位纵、横轴线控制点(即轴线的起始点坐标)。(B)在邻近的导线点架设全站仪,根据桩位纵、横轴线控制点的坐标值,采用“精确放样法”将轴线控制点标定于现场,再将全站仪移至其它导线点,对其点位进行复核,确认无误,打入钢筋(锯“+”字标识),同时覆水泥砂5浆围护。点位误差控制在5mm以内。(C)在桩位纵、横

8、轴线控制点基础上,再精确定出各个桩位的纵横轴线护桩,同时打入钢筋,覆水泥砂浆加固,并附注相应的标识,以便査找和识别。(D)利用护桩,拉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