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

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

ID:22924886

大小:6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1

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_第1页
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_第2页
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_第3页
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_第4页
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年风雨 传承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百年风雨传承文明图书馆界(LibraryWorld)2009年第4期(No.4,2009)丰雨滋:百年风雨传承文明[摘要]桂林图书馆自清宣统元年(1909)艰难创建后,历经了民国初期于困难中的挣扎求存、抗战文化城的初建辉煌、烈血战火下的铁骨铸就、抗战胜利后的卧薪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桂图人精神激发,从筑基工作的培本补元,再到今天一日千里的发展,桂林图书馆总能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厚重的经历造就的不仅是丰富的馆藏,更重要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图书馆精神,它激励一代代图书馆人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神圣事业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桂林

2、图书馆;百年;回顾;传承;坚韧不拔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以下简称“桂林图书馆”)是广西建馆最早的图书馆,也是全国创建最早的十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百年间,桂林图书馆以自己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扎根于桂林、扎根于广西的文化沃土,为广西文化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忧国情怀,八桂先声(1909—1936)  清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中开始了预备立宪的新政。三月,作为宪政重要内容之一的《学部分年筹备事宜》颁布,要各行省一律于次年开办图书馆。就在这年春天,时任广西教育总会会长的唐钟元(抗法英雄唐景崧的长

3、子),促请广西提学使李翰芬奏请朝廷批准成立广西图书馆。[1]为筹集建馆经费,唐钟元等倡议募款,李翰芬率先捐银500两,并向参加优拔考试之生员按名派捐;[2]将桂林“桂垣书局”“体用学堂”“榕湖经舍”和“秀峰书院”的图书移交馆藏。建馆之初,他们一边在桂林王城东南隅兴建馆舍,一边在原桂垣书局等藏书楼对社会公众开放借阅。宣统三年(1911)二月,广西图书馆新馆舍竣工。  民国建元,曙光乍现,广西便进入战乱频繁的暗夜。此时正值桂林图书馆起步发展的初期,政局动乱,经费惨淡,先后更名为“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图书馆”“广西省立第一图书馆”“

4、广西省政府图书馆”“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等。然而,桂林图书馆的先辈并没有在逆境中放弃以图书馆来促进文化、以文化来促进广西乃至中华民族进步的理想。  民国二年(1913),图书馆增设印刷部,印刷书籍特别是教科书,开展社会教育;移前农业学堂的动植物标本及理化仪器为馆所用,后又接收广西大学堂预科、省立农业学校等单位的仪器、标本,成立了教育品陈列所,开展社会教育。这对促进广西文化教育的普及很有意义。  民国十四年(1925),主任李树人(当时我馆被合并到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其学校校长为馆长,但以主任主持实际工作)到江浙等省考察图书馆情

5、况,并进入由中华图书馆协会和东南大学合办的图书馆学校学习。回馆后,安装电灯,备开夜馆,将全馆图书另行登记,并采用世界图书分类法,将图书分类编目,[3]到民国十八年(1929),已建立卡片式的分类、书名、著者三套目录,使读者可以方便地从学科、书名、著者三条途径查找图书。  民国二十五年(1936),桂林图书馆在前贤陈植夫于民国八年(1919)初建巡回文库的经验上[4],建立活动文库,分东、西、南、北、中五路,定期、定点、定线巡回借阅。这种主动式的图书馆借阅服务,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服务效益。  桂林图书馆传承文化、服务社

6、会的优良传统,就这样在不断发挥潜力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被继承下来。    2抗战烽火,文化阵地(1937—1948)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桂林成为抗战时期全国的大后方,文人名士云集,文化出版事业十分活跃,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有名的“桂林文化城”。桂林馆的先辈活跃于文化传承和社会教育的活动中,创造了建馆以来的第一个辉煌时期:他们尽量采集抗战时期的桂林出版物,即便经费十分短缺,仍千方百计地利用抗战文化城的优势,努力搜集省内外的抗战出版物,特别是桂林当地的出版物,如桂林版的《大公报》、《文艺生活》、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徐

7、迟的《最强音》等,致使当时的馆藏增至30万余册,“藏书之丰富,设备之完善,在西南各省首屈一指”。如今这些书刊已成为研究抗战文化的宝贵资料。  抗战期间,为了充分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增设了抗战教育展览室,后又将其扩充为抗日通俗阅览室,使一般粗识文字的抗日民众也能来馆阅览。实行全年全日制开放,日开馆时间达13小时。1941年,又在江东七星岩旁设栖霞分馆,每天来馆阅览的读者人数均在千人(次)以上。这些措施不仅为抗战时期的进步人士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宣传资料,也满足了一般群众的需求。  1944年,日军铁蹄日益临近桂林,警报不断。时任特藏部

8、主任的黄远智临危受命为代理馆长,带领留守员工将部分精要藏书转移到广西昭平县富裕乡。随着形势的恶化,护书员工处境益发艰难:经费没有了,自己贩牛来卖;没有了粮食,自己挖野菜;最后连日常的生活物品都一件件地变卖掉了,只得上山砍柴,借以度日……参加当时护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