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23400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浅议小番茄栽培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小番茄栽培管理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栽培小番茄的管理技术,并针对小番茄的几种病害,提出了病害防治策略。 关键词:小番茄;栽培管理技术;防治策略 :A 1播种育苗 1.1晒种 在播种前,要先在阴凉通风处晾晒种子2~4h。 1.2浸种 一般浸种4~6h,最多不超过8h。 1.3消毒 在浸种的同时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夜消毒15min。 1.4播种 把种子点播到育苗盘。点完后盖1层营养土,盖完土后再用喷雾器喷水,喷透。 2苗期管理 2.1子苗期管理 从出齐苗至2片真叶展开为子苗期。第1花序的分
2、化于此阶段进行,此期苗床管理适当降温和排湿,增强光照,防止幼苗长成“高脚苗”。 2.2真叶到定植前管理 延长光照时间,加强保温措施,适当通风排湿。在天气晴朗时揭开拱膜,以推动通风。水分施用适当,避开苗木徒长抑或水分不足。 2.3不良天气状况时的苗床管理 坚持白天揭开地膜,适当通风换气,在阴雨天气后的第1个晴日,切勿在短时间内把薄膜全部拉开,更不可揭膜过早。 3整地、起畦、施肥 定植地要提前整地,施足基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25~50kg,复合肥50~100kg,硫酸钾(有效成分K2O≥50)20kg,混合条施于畦中
3、央。 4定植 当苗长到4~5片真叶时可定植,苗床在定植前1d喷1次40%百菌清(做到带药移栽,减少病害浸入)。 种植时采用双行种植模式,半停心型的株距为45~55cm,无限型的株距为60~70cm,两种类型的行距都是55~65cm,可适当密植。 定植时期,一般在小番茄栽培管理技术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转载请保留.晴天的上午和下午或阴天的全天,种完立即浇定根水。 5田间管理 5.1肥料管理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不但要做好根部肥料追施,还要加强叶面营养元素喷施。根部肥料追施一般为定植后7d开始淋第1次水肥,用
4、0.1~0.2%复合肥与500~600倍水淋施,以后视植株长势情况而进行施肥料。 5.1.1氮肥 氮肥是植株生长的必要元素,但氮肥过高时,会引起番茄植株长势过旺,造成植株徒长,影响生殖生长。同时还导致青枯病、病毒病、芝麻斑点病、叶霉病等病害大量流行,也会造成番茄裂果严重,最终减产。因此,种植时不宜施用氮肥过高的肥料。 5.1.2钾肥 多使用钾肥可使番茄硬度高,着色漂亮,糖度增加。底肥施用K2O≥20%的复合肥。追肥时可用钾肥(K2O≥50%)与复合肥以1:3的比例混合施用。 5.1.3氯肥 氯肥会影响番茄植株长势,造
5、成落花落果、减少产量、导致转色不均匀等理由。 5.2水分管理 番茄种植时,水分要求能排能灌。以便在满足植株生长的同时,不会造成根系的损伤和腐烂。 番茄营养生长期、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水分要充足,果实开始转色后要制约好水分,避开大水灌,以防裂果。 5.3整枝、搭架 小番茄植株长势旺,枝条众多,叶片茂盛,为提高商品率、产量和品质,必须进行植株调整;搭架一般用竹竿、塑料绳、尼龙绳。采用支架或牵引方式。 5.4保花保果 在温度不适、水肥管理不当、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植株徒长、整枝抹芽不及时、营养不足、植株生长衰弱等情况下,会
6、导致花器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受精,造成落花落果现象。通过摇动或震动花序能推动花粉从花粉囊里散出,从而达到人工辅助授粉的目的。摇动花序或震动支柱的适宜时间为上午9∶00~10∶00。 5.5采收 一般低温期果实需要50d左右才能达到商品成熟,而高温期一般要40d左右。一般于坚熟期或半熟期采收。串收或散摘。 6病虫害防治 大棚番茄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番茄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等,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重点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6.1番茄灰霉病 6.1.1症状 主要危害花、果实、叶片。表面有明显的灰色
7、霉层。 6.1.2防治策略 及时清扫棚膜,增强透光,增强光照;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带出棚外,防止扩散传染,较少传染源;定植前用50%速克灵或70%甲托喷番茄苗,做到无病菌进棚。 6.2叶霉病 6.2.1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染病后,叶片正面出现退绿变黄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退绿斑,叶背面产生灰褐色霉层。 6.2.2防治策略: 6.2.2.1生态防治加强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制约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及时整枝打杈,增施P、K肥,少施N肥,避开植株过旺生长。 6.2.2.2药剂防治福星600~800倍液、加瑞农600倍液
8、。因为霉菌都在叶背面,所以喷药时注意喷叶背面。 6.3脐腐病 6.3.1症状 整个顶端凹陷变褐,严重时扩展到整个果实的1/3。 6.3.2防治策略 6.3.2.1地膜覆盖能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避开忽干忽湿,能减少土壤钙质水分流失。 6.3.2.2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