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ID:22921423

大小:18.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_第1页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_第2页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_第3页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_第4页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教材分析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属于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第二单元的单元标题是“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所讲述的内容也是近代化所反映出的特征。本课重点不多,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其特色和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

2、现实,引导学生了解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异同,联系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了解《申报》等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建立大众传媒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清末民初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

3、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北大是很多人的梦想,你知道北大的来历吗?  (学生根据教材谈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一、教育: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师:189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戊戌变法,同学们回忆一下戊戌变法的内容,其中哪一条与京师大学堂创办有关?学生回答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教师给予肯定,由此谈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并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然后指出这是百日维新留下来的唯一成果。  师:下面,请同学

4、们回答有关于京师大学堂的一些问题。  1、办学原则:以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西方学科,中西结合  2、地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3、影响: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行理想主义教育  同学们,北大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自1898年开办以来,从这里

5、走出了李大钊,胡适,钱钟书,邓稼先,杨振宁,走出了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百度老总李彦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央视名嘴撒贝宁,就连毛主席当年也在北大做过图书馆管理员。据我所知,由12中考上四中然后考上北大的学生也有不少,努力拼搏,说不定五年以后,在座的某位同学就会领到北大的通知书。  (二)废科举,兴学堂  师:下面我们来看清末民初教育界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同学们,《奏定学堂章程》将教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  教师提示学生这种

6、划分跟我们今天的划分很类似。  师:新式学堂都要学哪些内容?办学原则是什么?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需要学习自然科学学科,然后总结出中西结合的办学原则。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关于科举考试的知识,从科举的考试内容等方面说明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和科举制的腐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求了,引出1905年的,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7、。  想一想:  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  师:科举制从创立到完善,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选拔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科举制却又被废止了,从科举制的兴起到废止,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一条什么规律?  (提示学生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回答。)  [让学生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悟出道理,总结出规律,培养历史感无能力和对历史的现实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