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

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

ID:22920292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1

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_第1页
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_第2页
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_第3页
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_第4页
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美国南方文学先知: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先知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痛苦,却换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并告诫世人,看不到上帝的人就是盲人。揭示了对上帝忠信就可获得救赎的主题。  黑兹尔是一个具有隐喻作用的希伯来先知形象,他的怪异行为彰显了《旧约》中先知以赛亚为传达上帝旨意,赤身露体、赤脚行走三年的行为叙事。先知是古代希伯来民族能够接受和传达神的启迪的人物,作为上帝的代言人在古代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20世纪中期最杰出

2、的南方女性作家之一,“二战”后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她的写作风格诙谐、怪诞,充满南方哥特恐怖、暴力韵味,富含宗教主题和意象,被称为“南方的文学先知”,是与卡森?麦卡勒斯、威廉?福克纳等齐名的美国南方作家。她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十七年,仅著有两部长篇和31部短篇小说,但有七个短篇小说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集》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奥康纳文集》被选入“美国文库”,是“二战”后首位入选“美国文库”的美国女作家。  命运多舛的人生  1925年3月25日,奥康纳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那市。她出生的这天,正好是罗马天主教的“圣母报喜节”,也就是天使向圣母玛利亚

3、告知她即将有子的喜日。她的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遂依据圣母的名字给她取名玛利亚?弗兰纳里?奥康纳(MaryFlanneryO’Connor)。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深受父母宠爱。父亲是一名成功商人,母亲出身名门。优越的社会地位限定了她的生活范围,加之母亲管教严厉,她几乎没有朋友,童年十分孤独。她小时候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喜欢饲养怪异的禽鸟,五岁时曾教会矮种鸡倒走。另一个是利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创作故事,在孤独时与人物对话。在她后来的作品中,她喜欢把鸟作为某种意象,最突出的就是她在短篇《流离失所的人》中把孔雀描写为上帝的意象。1941年初,她的父亲因患红斑狼疮去世,因此,

4、父亲是她不愿触及的内心创伤,在她作品中很难找到父亲的形象。  奥康纳6岁时在萨凡那圣文森特女子学校接受天主教启蒙教育,这奠定了她的信仰基础。在米利奇维尔读中学和大学期间展露出绘画天才,曾担任校刊美术编辑。1945年7月获乔治亚州女子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后获得爱荷华大学奖学金,进入保罗?安格尔(PaulEngle)组织的作家工作室(ary”从名字中剔除,她不想被误认为是一个南方洗衣妇而被出版商、读者轻视。在工作室研修期间,她研读了詹姆斯?乔伊斯、弗朗兹?卡夫卡、威廉?福克纳等著名作家的作品。1946年在她21岁时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天竺葵》,并着手首个长篇的创作。

5、1947年获莱因哈特小说奖。1950年被确诊患上了家族性遗传疾病红斑狼疮。1951年,随母亲回米利奇维尔的安达卢西亚农场休养,在与病魔斗争同时,继续长篇小说写作。1952年,长篇处女作小说《慧血》发表,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1964年8月3日,因红斑狼疮引发肾衰竭去世,年仅39岁。美国评论界称她的早逝是“自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  先知陨落的时代——信仰的求索  奥康纳在20多岁时,先后发表了《慧血》和《好人难寻》《河》《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等十几个作品。其中,《慧血》是她27岁时发表的长篇处女作,创作历程经过了七年。故事主人公黑兹尔·莫茨

6、(HazelMotes)是个“二战”退伍兵。他出身于牧师家庭,受传教士爷爷影响,很小就有罪感,认为耶稣为救他而死,对耶稣充满了敬畏之情。因年幼好奇,偷看马戏团的裸女表演,受到了母亲的斥责。母亲强调说“耶稣就是为了给你赎罪才死的”,这更加重了黑兹尔·莫茨的负罪意识。为赎罪,他穿装有石子的鞋行走,立志当传教士。“二战”期间他参军服役,用自己坚定的宗教信仰抵御各种诱惑。由于战争创伤,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的灵魂不存在了,于是心灵极度痛苦的黑兹尔前往托金汉城,希冀获得精神的指引。到达目的地苦寻后,发现无人能对自己进行精神救赎,悲愤之下,他决定放弃对耶稣的信仰,创立

7、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theChurchWithoutChrist),并宣称世上本没有堕落,根本不需要赎罪。黑兹尔偶遇一个自称有“慧血”的孤独青年伊诺克,伊诺克为了与黑兹尔建立友谊,受直觉冲动驱使,为黑兹尔偷来博物馆的一具木乃伊想做他新教象征,被愤怒的黑兹尔摔得粉碎,这让伊诺克获得友谊的幻想彻底破灭。当绝望的伊诺克看到扮演大猩猩的演员在扮演猩猩时能与人握手交流,他暴力抢劫了扮演大猩猩演员的演出服,自己扮成了猩猩。为了获得与人握手、和人类交流的机会,伊诺克竟不惜从人退变回“兽”。反映了由于“二战”的残酷性,使人类数百年精心构建的道德观念和理性信仰被摧毁,现代人出现精

8、神信仰迷失,多美国南方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