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12783
大小:126.51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8-11-01
《《自然景观的概念》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然景观的概念 广义的自然景观是指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景观,如高山、极地、热带雨林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 狭义的自然景观是指由自然要素,如山川、水域、动、植物构成的景观自然景观资源分类:山岳风景、水域景观、 海滨风景、森林风景、草原风景、地质风景、气候风景。 1、山岳景观 山岳是构成大地景观的骨架,名川大山各具特色,构成雄、险、奇、秀、幽、旷、奥、深等形象特征。其景观因素如下: 山峰包括峰、峦、岭、崖、岩、峭壁等不同的自然景象。 洞府地下的神奇世界,著名的有喀斯特地形石
2、灰岩溶洞以及地下泉水。 溪涧与峡谷 火山口景观 高山冰雪世界、冰川 古化石及地质奇观 2、水域景观 水是大地景观的血脉,是生物繁衍的条件。人类对水有天然的亲近感。 广义的水景包括:江河、湖泊、池沼、泉水、瀑布、溪涧滨海等风景资源。3、天文、气象景观 由天文、气象所构成的自然形象、光彩都属于这类景观。 如:日出、晚霞、云雾、海市蜃楼等。 4、生物景观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是景观重要要素是保持生态平衡的主体。 植物景观:森林、草原、花卉 动物景观:鱼类、昆虫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等 文化景
3、观概念: 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文化景观也称人文景观,如园林建筑、地名、书画题记、寺庙、纪念碑、音乐风格、校园、农田、道路、城市、村落、工厂等。 文化景观分类: (1)物质景观: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如建筑景观、聚落景观、农业景观等。 (2)非物质景观: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如宗教景观、传统民间习俗、节庆活动等。 1、名胜古迹古代建设遗迹 古建筑 古代名人逸事 古工程、古战场 2、文物艺术 石窟、壁画、碑
4、刻、摩崖石刻、石雕、雕塑、文物、名人字画、工艺品、古人类文化遗迹、化石等。3、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民俗风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精神和物质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民居村寨、民族歌舞、地方节庆、宗教活动、封禅礼仪、生活习俗、民间技艺、特色服饰、神话传说、庙会、集市、逸闻等等。 4、传统建筑及聚落景观(城市和乡村景观杭州西湖基诺族住房傣族竹楼)白族民居(白族民居的形象比较多样化,但其中以合院式民居较多。合院式民居又称“汉式”民居,是中原汉文化与大理本土文化结合、演化和再创造的产物。“三坊一
5、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布局形式最为典型,最富于表现民族文化特质的是其室内外的装饰。) 哈尼族蘑菇房(哈尼族蘑菇房状如蘑菇,形式独特。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屋住人并存粮食,上层堆放杂物。 分布在云南红河、元阳、绿春等地多为土墙草顶楼房,以石垫基,以木为柱,土基砌墙,屋顶铺茅草,少数用瓦覆盖。蘑菇房玲珑美观,独具一袼。采用本土材料,冬暖夏凉)昆明一颗印住房(摩梭族民居——木楞房 5、生产性景观-农业景观6、生产性景观-工业景观交通景观(青藏铁路安楚公路)地理学科的景观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
6、事象的综合体,可以分成两大类,即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人以及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研究自然和人工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景观生态学由地理学的景观和生物学的生态学两者组合而成,是表示支配一个地域不同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分析。 通俗的讲,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是和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地形条件、土壤、水文、植被、气候、光照等因素索性成的生物生存环境,在不破坏全球生态的前提下,优化和改良我们的聚居环境景观结构和格局 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多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
7、格局及相互之间的生态系统,并用“斑块——廊道——基质”来分析和改变景观。 斑块:依赖于尺度的,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基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从起源上讲有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廊道:又称走廊,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种植廊道 基质: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要素类型,通常占景观面积的50%以上,如森林基质、草原基质、农田基质 二、景观生态要素——水地形植被气候 水环境:大自然中水有自身的循环系
8、统,人类过度利用带来一些危害,如地表下沉、地表水污染、水生动植物减少等。 景观设计中对水资源利用时,美国景观设计学家西蒙兹提出了十个水资源管理原则: 1.保护流域、湿地和所有河流水体的堤岸;2.将任何形式的污染减至最小,创建一个净化的计划;3.土地利用分配和发展容量应与合理的水分供应相适应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4.返回地下含水层的水质和量与水利用保持平衡;5.限制用水以保持当地淡水存量;6.通过自然排水通道引导地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