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

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

ID:22911808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1

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_第1页
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_第2页
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_第3页
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_第4页
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教育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般原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是一门教育与哲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而哲学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品质,所以教育哲学“天生”就是一个“复合体”。基于对教育哲学这种复杂特性的认识,笔者认为教育哲学应该具有艺术的性格,哲学的特质和文学的风格。    1教育哲学的艺术性格[摘要]教育哲学是哲学的一般原理和策略在

2、教育领域的应用,因此教育哲学具备了教育和哲学的双重特点。教育哲学的这种本性,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的艺术性格,以艺术的敏感捕捉教育理由,以艺术的大胆怀疑批判教育现实;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理性特质,以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一种求是的精神,以怀疑批判的精神去辨析、熔铸教育的精神、理念;影响了教育哲学的表达上应具有一定的文学风格。  [关键词]教育哲学,艺术性格,理性特质,文学风格。  []A[]1005-4634(2008)03-0193-03    教育哲学就是哲学的一般原理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是一门教育与哲学

3、的交叉学科。由于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而哲学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品质,所以教育哲学“天生”就是一个“复合体”。基于对教育哲学这种复杂特性的认识,笔者认为教育哲学应该具有艺术的性格,哲学的特质和文学的风格。    1教育哲学的艺术性格    艺术是敏感的。敏感就是对所见所闻的一切事物敏锐的感觉,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向的敏锐性和悟性;就是“见一叶落而知秋”的艺术性格。即如黑格尔所说:“属于这种创造活动的首先是掌握现实及其现象的资禀和敏感,这种资禀和敏感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

4、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1]人们常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意思就是说缺少艺术的敏感。面对复杂的世界,人们每天被单调、平庸和琐碎的生活包围和纠缠,人们锐利的目光黯淡了,善感的心灵麻木了,很少有人用心去感受、欣赏和体验生活之美。而艺术、艺术家,却用其敏锐的感性触角在咀嚼和体味着生活。所以,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源于生动的生活,源于人们对习以为常的生活不寻常的发现,源于人们对转瞬即逝的生活灵感的捕捉。优秀的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不同常人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体验是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的。而

5、艺术家的这种敏感,不是天赋,是源于对生活的爱,对人生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艺术家是敏感而又执著的理想者,习于用情人的眼光看世界”。一个对生活漠不关心、内心麻木的人,是不可能体察生活的细微,不具有发现和领悟的直觉,不可能创造出精湛的艺术作品的。    教育哲学需要具备艺术的敏感。因为,人们往往误认为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抽象和枯燥的。其实,“在哲学的源头,生活的理由先于哲学的理由,哲学的理由先于哲学的深思,哲学的深思先于哲学的知识。”[2]所以,哲学是源于生活的,教育哲学同样也是源于生动的教育生活。而教育生活是复杂的,

6、是一个涉及社会、家庭、人生方方面面的大系统。教育哲学的任务不仅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新思想、新观念、新智慧,更是对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审慎的辨别和深切的关怀,这就需要教育哲学以艺术的敏感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地在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在其中看到变化,细心的观察和记录教育生活。小到稍纵即逝的学生情绪,大到影响教育的发展变革的事件,都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哲学要感受和体验教育发教育哲学的性格、特质和风格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展带来的种种欣喜和愉快,领悟教育不完善带来的哀伤和无奈;感悟教育的良心和使命。不具有艺术的敏感

7、,教育哲学对教育理由的研究就会缺失,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就将受到质疑,教育哲学的存在就会出现危机。而教育哲学的这种艺术敏感也不是凭空的,它主要来自于其广阔的人生视野和社会视野,于对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参照。“一种教育哲学实际上是建构在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基础之上,人生和社会是建构教育哲学理念的两大参照系。”[3]  艺术是大胆的。艺术敢于反映社会和人性的丑陋,真实的再现生活场景,甚至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事实;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向制约提出反抗和斗争。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创作的背景是:1937年5月底43架

8、德国轰炸机轰炸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使7000居民中的1600人丧生,镇上70%的房屋被炸毁。图画为一个妇女、一头公牛和一匹马,他(它)们的惊恐万状、被战争和丧亲折磨得发狂而尖叫的妇女、痛苦中啸啸而鸣的马、因痛苦而膨胀的马眼球、遍体鳞伤的公牛,这些完全用黑白两色表现,画中依稀可见无头、无四肢的马的躯干。1940年秋毕加索生活在纳粹占领下的巴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