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11723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1
《浅析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性摘 要:实践性是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实践性道德教育的实施应有助于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和道德生活的不断完善,在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必须注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实践出真知,即实践性。一、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亘古至今的主题。在中国,道
2、德从来就是实践“做人”的学问。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导价值观的传统伦理思想和强烈的处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行动践行人伦关系的要求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练最终要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中。所以,中国古代人之圣贤都是因其在人生道路上体现了至高无上的仁德,或在行动上创造了丰功伟绩才达人成圣。可见,在道德教育上智性化育固然重要,躬身实践更不可少。 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从教育目的看,它与智育不同,道德教育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
3、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要使学生过一种良好的、健康的道德生活。虽然知识的获得、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这种生活的理解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但其本身还不是道德生活,其对道德生活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道德生活的改进,因为过一种好的道德生活意味着现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信念。从教育的过程和手段来看,智育过程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它更多的是要突出学生的理智活动。道德教育则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积极的理智参与,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二、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意义首先,实践是个体道
4、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依据。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含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欲求,只有在实践中,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并通过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同时,在实践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没有实践,没有合作,没有交往,人既不能产生真正的责任意识,也没有履行道德的义务和责任。此外,实践特别是合作的实践活动还有
5、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在实践和交往中,每个实践的参与者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有较充分的认识。然后,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龄初期,学生已经表现出积极地在道德教育上进行自我教育的因素,如观察、模仿等。“只有当一个人了解自己时,他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没有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那么,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又是如何获得发展的呢?笔者认为,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
6、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学生本人的实践,只能是他们之间的交往。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主体必须走出自身,把自我当做与主体“对立”的客体来加以认识。这只有在主体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中、在主体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其次,实践活动是其他学科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道德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任何一种知识性或理论性的道德教育方式要想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影响个体德性的目的,都务必化为主体的活动或实践,通过活动或实践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所以,不仅道德教育的理论课程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实现其价值,而且其他各学
7、科的“教育性”、“思想性”也只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除非在给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和道德讲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道德原理的机会,否则,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性”就会成为一句空洞而无用的口号。 三、实践性道德教育的实施1、实践课程应有助于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和学生道德生活的不断改善这就是说,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服务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其存在价值也要基于它在实现道德教育目的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实践活动课程对道德教育的独特贡献在于,它为学生的道德启蒙与品德发展提供了一个基于真
8、实生活情境、充满了各种道德冲突与挑战的、现实的、优化的成长环境。通过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道德意识才可能真正地生成道德信念,道德情意才可能升华为精神人格,道德行为才可能闪现出人性的光辉。2、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主体性原则强调活动、强调道德的实践特征,事实上是突出了道德教育领域强烈的主体性特征。无论从道德的实践主体本质,还是从教育要培养能独立思维、培养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个体来讲,主体性都应当是道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