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及中南民族大学

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及中南民族大学

ID:22886528

大小:10.1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1

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及中南民族大学_第1页
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及中南民族大学_第2页
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及中南民族大学_第3页
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及中南民族大学_第4页
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及中南民族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及中南民族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武汉大学、华农、华师和中南民族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布局、交通组织和建筑风格等专题)——调研报告武汉大学一、选址1远离城区,适合发展。珞珈山新校址,距离武昌城约7.5Km,远离城市喧闹,是安静清幽的读书佳境。当时所选定的校园事实上是伸八东湖的半岛。东湖环绕着校园的东面和北面,西侧是名叫茶叶港的湖汉,在东湖的磨山和曾家山还有200余公顷的农林场,具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亦不会妨碍城市的东扩。2依山傍水,便于造景武汉大学新校择址在继承了这一传统的同时,还考虑到宽广的水面、起伏的山丘便于创造校园

2、景观。位于校中心区的珞珈山,海拔20m一118m,在它的北面还有狮子山,火石山、侧船山、团山、寥家山等十几个山头。临湖的湖岸线约2Km,校园占地200多公顷。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为校园内创造美丽的景观提供了先决条件。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二、布局1布局分区合理新校舍有明显的分区:教学和学生生活区均布置在珞珈山麓和狮子山一带,教师居住区在堵珈山东南麓,农林实验场则在磨山。教学活动区以图书馆为主体,文学院和法学院左右护持,前有教学休息室。山上还有饭厅和礼堂,山下不远便是体育馆。2依山就势

3、,与环境有机结合新校址建设运用了“依山就势”这一传统造园手法,利用一块三面环山(狮子山、火石山和小龟山所围台成带)、西向开口的低洼地(东西长500m,南山宽240多米)作为校区下沉式中心花园和运动场,从而凭借三面的山势布置主体建筑和建筑群。学生斋舍利用狮子山南向坡,依山就势布置,建筑平面采用不同的层次,依山组合,巧妙地顺应了地形的变化,借助于山势造就了气势磅礴的立面效果。三、多样的造景手法1、设牌坊,造序景在距离校主体建筑群约1Km处设置一座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跨街的“牌坊”,从此作为一个标志,提示“国

4、立武汉大学”校园在此出现,为壮丽的校园景观拉开了序幕。2、利用轴线,形成对景校园中心区内由2条南北轴线和2条东西轴线,形成了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3组建筑群。这些建筑群相互构成对位对景,最大限度地丰富了环境空间层次。3创造“主景”,突出主题以知识的象征——图书馆作为校园“主景”,建筑形式采用了较为庄重的八角重檐样式,同时采用多种手法突出主题: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1)主景升高。图书馆布置于狮子山的颠峰,借助学生斋舍的116级台阶的佣视效果,使主体建筑得以升高。(2)巧妙的“框景”。

5、学生斋舍中央拱门如“框”,将图书馆及其周围景致框八其中,犹如一幅精美的风景画。(3)利用水面,造倒彩。在校中心区的狮子山南麓的低凹处,筑人工湖,将国书馆及学生斋舍建筑倒影在地势较低的水面,更加突现主题。四、建筑风格在建筑的设计中,运用了多元重构、嫁接以及抽象简化等设计手法,达到了肯定民族差异性及建筑的历史主义倾向。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古典建筑文明有机融合,从整体构型风格到装饰部件,建筑装饰与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对于科技、历史地域相融合的特征。形态多样的大屋顶、充满韵味

6、的琉璃瓦、飞檐等,显示出武汉大学历史建筑对于所处时代风格的反映。各个单体建筑借助山体的烘托和气势,方圆交错,高低错落,形成了一组气势宏大、布局精巧的建筑群。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图书馆作为武大的精神象征是珞珈山最高的建筑。外部装饰极具中国传统特色,顶部塔楼采用八角垂檐、单檐双歇山式。屋顶上有采暖烟囱,南屋角立有隅石,北屋角立有小塔,其间护栏以左右的勾阑和中央的双龙吻背,是设计师融会贯通中西建筑设计理论、技艺的佳作。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较早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桁

7、架混合结构)仿中国古典建筑之型的成功之作,体现了时代精神。学生宿舍依坡而建,一字形排列,其屋顶与图书馆前区连成一片,亦为设计者之刻意随地势所造就。两单元宿舍设有95级阶梯,既为图书馆教学区的径道,又是宿舍的主要楼梯。文学院楼与法学院楼位于图书馆的左右两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左武右”的体现。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文学院的屋顶采用翘角,轻盈活跃,象征了飞扬之韵:法学院的屋顶运用平角,庄严而肃穆,表达了法律之严肃庄重。大礼堂两厢山头上分别设置绿琉璃瓦、正方形重檐四坡顶的工学院大楼和穹隆项

8、的理学院大楼。主楼正方形墙体上带有明显的恻角,由于中国传统的城墙墙面是斜面的形式,所以建筑师运用了削斜墙面四角简约处理的手法,利用对比中造成的视觉误差,形成墙体斜面的假象,使其流露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这都是一些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意的处理手法。工学院屋檐上有“仙人骑鸡”与吻兽,模仿了中国皇宫建筑的做法,有镇火锄奸的涵义。在理学院主楼的设计上运用了对东西方建筑文化多元重构的方法,采用八角面墙体和钢筋混凝土穹隆屋顶(直径20m),与南面的工学院方形墙体和玻璃方屋顶相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