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se管理体系文件

qhse管理体系文件

ID:22846253

大小:150.0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8-11-01

上传者:U-21680
qhse管理体系文件_第1页
qhse管理体系文件_第2页
qhse管理体系文件_第3页
qhse管理体系文件_第4页
qhse管理体系文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qhse管理体系文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QHSE管理体系文件为满足施工建设管理的需要,做到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保证员工的安全,保护周边的环境,本着“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借鉴先进的HSE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生产实际,对项目部现行的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建设QHSE管理体系,通过执行HSE管理制度融入日常生产管理,基层领导切实做到有感领导,促进全员参与,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HSE意识,纠正不安全行为,从而有效控制过程风险,预防施工发生。把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模式系统化地进行整合,打造四位一体的科学、系统、完善、标准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一、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2、适用范围项目部及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场所。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SY2.1)、《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指南》(Q/SY2.3)和《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Q/SY2.2)4、职责4.1办公室主控本程序,并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管理项目颁发的管理类文件,组织、编制受控文件总清单。4.2项目经理负责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的批准与发布。4.3项目总工代表组织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方案的制定,负责组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负责管理手册的审核、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 4.4工程部负责质量技术文件的控制和管理,编制技术文件清单。4.5其它责任部门设专职或兼职文件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控制和管理。5、工作程序5.1文件的分类①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方针目标;②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③管理体系程序文件;④项目管理标准、项目技术标准;⑤其它文件,包括管理性作业文件、技术性作业文件、记录样表等;⑥外来文件。5.1.1技术性作业文件包括:图纸标准规范、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方案及业主提供的图样资料等。5.1.2管理性作业文件包括:与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行政文件、质量计划、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工程合同、设备管理资料、质量记录等。5.1.3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国家、行业管理与技术标准,上级下发的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业主提供的文件等。5.2文件的状态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需在文件上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并注明分发号。过期和失效文件加盖“作废”印章。5.3文件的编号①项目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编号按公文编号的形式编号,发文编号为单位代号、年份、序号;②管理手册:质量手册编号为:QDGL,SC一**如:QDGL,SC一11AQDGL一代表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项目SC一代表手册11一发布年份A一手册版本③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编号为:QDGL,CX*一**如:SC,CXl一11A QDGL一代表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项目CX一代表程序文件l一程序文件序号11一发布年份A一程序文件版本④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编号为:QDGL,ZQDGLH-XX-,-**QDGL一代表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项目ZQDGLH一代表支持性文件XX代表编制部门名称拼音字母缩写如ZHJ代表工程部*一文件序号**—代表发布年份如QDGL,ZQDGLH—ZHJ—01—11代表工程部11年编制的0l号支持性文件。5.4文件的编写、审核与批准5.4.1体系文件的编写与审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方针和目标,由项目总工代表组织编制,各部门提出方针和目标草案,由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草案的编制,报项目总工代表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发布。a)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在项目总工代表的领导下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编写,项目总工代表对手册进行审核,总经理确认后批准发布。b)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组成编写小组进行编写,由项目总工代表批准。5.4.2技术性文件的编制与审批a)项目内部文件由主管职能部门起草行文,总工程师审批;b)上级下达的技术规定、文件需要转发的由主管部门起草行文,总工程师签发;c)二类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由工程部批准,一类工程由总工程师批准。5.4.3管理性文件的编制与审批管理性文件由职能部门负责编制,报主管领导审批。5.4.4各部门每半年编制一次部门管理性、技术性有效文件清单,分别报办公室和工程部。工程部汇总后,每年编制一次项目技术性有效文件清单,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所有管理性和技术性有效文件后,编制项目有效文件总清单,一般每年发布一次。5.5文件的发放 5.5.1经批准的文件,由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按发放范围和分发号发放,文件领取人在“文件发放及领用记录表”上签字。受控文件填分发号:非受控文件的发放,不作标识。5.5.2文件破损需要更换时,更换部门或人员应将原破损文件交回原发放单位,发放单位按照文件的发放手续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件分发号。5.5.3文件丢失需补发时,丢失单位或人员应向原发放单位说明原因,发放单位按文件的发放手续重新办理发放手续补发新文件。补发的新文件编制新的分发号。在原文件发放记录中注明原文件丢失作废。必要时将作废文件的分发号通知各部门,防止误用。5.6文件的更改与更新5.6.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需要更改时,由总经理组织召开管理评审会议讨论决定更新内容。并重新批准与发布,办公室对其进行换版更新。5.6.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更改。由单位或人员填写“文件修改申请表”,注明更改内容、更改原因。由办公室收集整理,组织有关人员评审后。经项目总工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放到原文件持有单位或人员。各文件管理人员在原件上进行更改。5.6.3其他文件的更改,任何单位或人员可对现行体系文件提出更改意见,由文件归口管理部门调查、评审后,有必要更改时,由文件归口管理部门填写“文件修改申请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发放到原文件持有单位,更改内容在原件更改。5.7文件的换版与作废5.7.l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手册和程序遇到下列情况由总经理决定换版。a)国家及上级政策、标准、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时,方针和目标、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已不适应;b)体系运行中发生较大问题;c)项目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发生重大变化。 5.7.2其它管理文件、技术文件经多次更改后,由各归口管理部门决定是否换版。5.8文件的作废作废的文件由发放部门收回并销毁,需保留的资料加盖“作废”印章,与有效文件分别存放。5.9文件的管理5.9.1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必须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5.9.2项目各部门和项目部要建立“受控文件清单”。5.9.3受控文件未经允许,不得提供给项目以外的人使用。如必要时,可经项目总工代表批准后,方可提供给项目以外人员使用。5.9.4手册和程序文件不得随意复制和随意涂改。需要使用文件的人员应到文件发放部门办理领用手续,项目内不得使用复制文件,一经发现立即由文件管理人员收回销毁。5.9.5需临时借阅文件的人员,经项目总工代表批准后,方可借阅。5.10外来文件的控制办公室负责外来文件的接收登记。在收到外来文件后,填写“来文处理单”,并按文件来源渠道进行编号,并报请主管领导批阅,按批示办理。6、相关文件《记录控制程序》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文件发放及领用登记表7.2文件修改申请表7.3来文处理单7.4受控文件清单二、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 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部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SY2.1)、《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指南》(Q/SY2.3)和《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Q/SY2.2)中相关术语和定义。4、职责4.1办公室主控本程序,并负责编制本程序,负责项目各种记录的编号、管理并对各部门的记录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2安质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和不符合的运行控制记录并监督检查。4.3计划合同部负责合同评审、招标文件评审以及合同履约和开工前办理有关手续的记录的整理、保管和监督检查。4.4机械物资部负责对物资管理、设备使用与管理及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记录的监督检查。4.5综合办公室负责对人力资源的能力、意识与培训及上岗、转岗、待岗的记录并收集、整理、保管和监督检查。4.6工程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和纠正、预防措施、统计技术应用等工作记录的监督检查。4.7项目下属各项目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填写、收集、整理和保管。5、工作内容5.1记录的内容 应包括对产品检验和试验结果的记录、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填写和来自供方的记录。5.2记录的编号5.2.l管理体系文件涉及的记录,代码为:JL*,*一*如:JLXX/XXX--01章节内记录表顺序号环境、安全管理标准条款号质量管理标准条款号代表记录5.2.2其它记录按项目主管部门规定的表格使用。5.3记录表格的设计、审批和更改5.3.l记录表格的设计要符合实际需要和业主及相关方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5.3.2记录格式由各要素主控部门制定,由各部门领导审核,报项目总工代表。5.3.3记录表格的标题应直接体现记录内容,以便于正确填写、识别和查阅。5.3.4管理体系文件涉及的记录表格需更改时,经本单位领导审核后报项目总工代表批准。5.4记录的管理5.4.1记录的填写a)填写记录要及时,做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语言简练、字迹清晰、签字完整;b)填写时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填写。5.4.2施工记录由项目部资料员依据《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填写。5.4.3记录的方式以文字图表为主,必要时可采用磁带、磁盘、照片、胶片、录像带等媒体方式。5.5记录的保管 5.5.1各部门及项目部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记录的收集、整理、编目、移交。5.5.2记录应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要做到防火、防潮、防虫蛀、防盗、防损坏、变质和丢失。特殊媒体方式的记录也应有适宜的保存条件,必要时保存备份,记录的保存方式要便于检索。5.5.3需移交的记录在整理完毕后归口管理部门。5.6记录的保存期:详见“记录清单”5.7记录的借阅5.7.1查阅各部门的记录需该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查阅。5.7.2借阅归档的记录应执行档案管理制度。5.8记录的销毁记录保存期满销毁时,经原存档单位或部门领导批准后销毁。6、相关文件《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文件控制程序》《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目录7.2记录清单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对项目在建筑施工活动、建筑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在建筑施工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项目《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安质部主控本程序,负责汇总各部门的环境因素,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报项目安质部汇总。4.3项目总工代表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5、工作程序5.7环境因素的识别5.1.1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覆盖项目场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及相关方的影响。5.1.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5.1.3识别环境因素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土地污染、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社区问题和当地环境问题。5.1.4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调查法、问卷法、现场观察法、排查法。5.1.5项目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报项目安质部。5.1.6安质部汇总各部门的“部门环境因素清单”,编制“项目环境因素清单”。5.2环境因素的评价5.2.1评价方法5.2.1.1是非判断法,已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1)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2)有较大节约潜力的能源、资源消耗:(3)当地政府、相关方高度关注并有明确要求的。5.2.1.2评分法,本法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影响范围(2)影响程度分数值影响范围6超出社区4周围社区1场界内分数值影响程度6较严重4一般1轻微(3)发生频率(4)社区关注程度分数值发生频率6持续发生4间歇发生1偶然发生分数值社区关注程度6强4一般1弱(5)可改进程度分数值可改进程度6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4改进工艺可明显见效1较难改进上述5项取值之和大于21的环境因素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5.2.2安质部组织有关人员利用是非判断法和评分法对识别出的所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填入“环境因素评价表”。5.2.3安质部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项目总工批准后,发放到各部门。5.3环境因素的更新5.3.l项目每年第四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更新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5.3.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需重新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a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b当本组织活动、产品、服务场所发生较大变化时;c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d当项目环境方针有变化时;e新建项目施工或施工项目变化时。6、相关记录6.1环境因素清单6.2环境因素评价表6.3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四、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对项目在建筑施工活动、建筑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有效控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在建筑施工活动和服务中危险源的辩识和风险评价的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 4.1安质部主控本程序,负责汇总各部门的危险源清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危险源的辩识,形成本部门的“危险源清单”。4.3项目总工代表负责审批“重大危险源清单”。5、工作程序5.1危险源的识别5.1.1危险源分类5.1.1.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1)物理性(2)化学性(3)生物性(4)心理性(5)行为性(6)其它因素5.l.l.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触电(5)淹溺(6)灼伤(7)火灾(8)高处坠落(9)坍塌(10)放炮09爆炸(13)中毒、窒息(14)其它伤害5.1.2危险源辩识方法(1)询问和交流:与作业人员交流,获取信息(2)现场观察:通过观察现状,进行辩识(3)查阅记录:包括事故、事件、健康安全检查、设备检修记录(4)向外部有关机构、上级主管部门咨询(5)安全检查表法:参考JGJ55—99中的内容进行辩识。5.1.3危险源辩识应全面,重点放在主体危害物质和影响因素上,要考虑以下范围:(1)常规活动(正常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3)生产作业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等。5.1.4危险源辩识实施5.1.4.l项目各部门对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填写“危险源清单”,报安质部。5.1.4.2识别危险源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5.1.4.3安质部汇总各部门的“危险源清单”,建立项目“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5.2风险评价5.2.l对已选择确定的危险源,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将危险源分为以下的类别:①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②坍塌③机械伤害④起重伤害⑤中毒和窒息⑥火灾和爆炸⑦车辆伤害⑧烫伤⑨其他5.2.2事故的后果及严重后果(1)轻微,如:①表面损伤;轻微的割伤和擦伤;粉尘对眼睛的刺激。②烦燥和刺激(如头疼);导致暂时性不适的疾病。(2)一般,如:①划伤;烧伤;脑震荡;严重扭伤;轻微骨折;②耳聋;皮炎;哮喘: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导致永久性轻微功能丧失的疾病。(3)严重,如:①截肢;严重骨折;中毒;复合伤害;致命伤害;②职业病、急性不治之症;一人以上(含一人)人员死亡。5.2.3事故的可能性应考虑如下问题:a、暴露人数;b、持续暴露时间和频率;c、供应(如电、水)中断;d、设备和机械部位以及安全装置失灵或失控;e、暴露于恶劣气候;f、个体防护用品所能提供的保护及其使用率;g、人的不安全行为(不经意的错误或故意违反操作程序)事故的可能性分为: (1)可能:相当可能或完全可以预料(2)有可能:可能(但不经常)或可能性小(完全意外)(3)可能:实际不可能或很不可能5.2.4风险的评估分级和控制根据风险的严重后果和可能性将风险因素分为5级,分级的原则见《风险的评估分级确定表》《风险的评估分级确定表》轻微伤害一般伤害严重伤害不可能5级4级3级有可能4级3级2级可能3级2级1级5.2.5重大危险源的确定a、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直接判断确定为重大危险源。b、风险等级为l、2级的为项目重大危险源,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5.2.6安质部依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建立重大危险源清单,报项目总工代表批准后发至各部门。5.2.7风险信息的更新5.2.7.1项目每年第四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更新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5.2.7.2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重新辩识和评价,并更新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1)有关法规和其它要求更新时;(2)项目采用新的工艺、设备、材料时;(3)新建项目施工时;(4)有伤亡事故发生时。5.3风险控制 5.3.1风险控制措施包括:目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计划、培训、监视和测量等。5.3.2对应风险评价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1)5级时:不需采取措施,不必保留记录;(2)4级时:可保持现有的控制措施,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方案和措施,需要检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3)3级时: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4)2级时:直到风险降低时才能工作。(5)l级时:只有当风险已降低到目标后才能开始工作。5.3.3安质部针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5.3.4各部门针对本部门的危险源采取响应控制错措施,确保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改进管理绩效。5.4安质部每半年对各部门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控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监督、检查,并保存相应记录。6、职业健康安全记录6.1危险源清单6.2重大危险源清单五、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及时识别、获得、更新适用于本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以保证项目尘产、经营、管理活动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各部门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传达的控制。3、术语和定义 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项目《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安质部为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程序。负责汇总与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组织评价其适用性,负责保存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原件,负责向各职能部门发放“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文件,并负责组织项目范围内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4.2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与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有关的法规、规范、标准及其他要求,确认其适用性,传递到安质部,纳入总清单。4.3各部门负责保管使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5、工作程序5.1与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活动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a)全国人大、国务院、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颁布的法规、条例、规章、制度、标准等;b)产品规范、官方机构的协定;c)非法规性指南(如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规定通知标准、行业规范)及相关执法部门的通知公告等。6、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6.l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6.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适用性评价记录六、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目的 为提高员工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确保项目方针、目标的实观及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所有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关人员。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朋•》中相关术语和定义。4、职责4.1综合办公室4.1.1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4.1.2编制员工教育、培训年度计划。4.1.3组织、落实项目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并做好职工教育、培训的协调工作。4.1.4指导、帮助项目所属各部门为满足生产、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的需要而组织的短期培训。4.2项目其他部门、项目部4.2.1认真贯彻落实年度培训计划。4.2.2掌握本单位、部门在岗人员情况,制定培训需求。5、工作程序5.1人力资源的管理5.1.1对项目岗位缺岗部门,根据项目人力资源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补充:a面向社会招聘人才;b其它岗位人员转岗;c其它。通过对补充人员的基本条件、工作经验、操作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考核合格后,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上岗。5.1.2项目部特殊岗位为:架子工、焊工、电工、起重工、锅炉工、机械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应建立清单。 5.2培训计划5.2.l培训需求领导层根据项目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各部门根据项目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工作计划、当前任务以及各主管领导对人员关注的需求,填写“培训需求报表”。5.3培训的实施5.3.1培训的内容a)项目领导层应了解项目质量、环境与环境健康安全方针及管理手册、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职责:b)项目管理人员应了解项目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及体系的内容。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职责;c)一般员工了解项目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内容,提高员工的质量、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意识:d)综合办公室会同相关科室对项目新成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包括:项目概况、安全教育、质量意识、项目管理规定、职业道德等基础知识;e)专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f)特殊工种的培训。架子工、焊工、电工、起重工、锅炉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实行持证上岗:g)现场工作人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环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在应急准备和响应中的作用、职责:意识到符合方针、程序和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的工作改进所带来的效益,不按规定程序运行和违章操作的潜在后果;为实现岗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做贡献。5.4.2培训的形式 a)内培:为满足生产需要而组织适应性短期培训和为提高管理水平进行的内部培训,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实施,并保存培训记录,培训计划报综合办公室一份;b)外培:根据工作需要参加本部门外组织的培训时,项目各部门、项目部填写“培训需求报表”,经综合办公室审核,报主管培训领导批准后,组织有关人员参加。5.4.3有效评价的内容包括试卷、证书、工作表现及领导的评价。5.4.4综合办公室填写项目“现有管理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特殊作业人员基本状况登记表”,并保存有关证书或复印件。6、相关文件《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项目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7.2项目现有管理人员基本状况登记表7.3项目特殊作业人员基本:状况登记表7.4培训需求报表7.5培训及考核记录七、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项目领导层与员工之间、各部门、员工之间,以及项目与业主及相关方之间,在产品质量、环境与健康安全方面交流沟通渠道的畅通。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并增加改进的机会。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管理体系运行的内部之间,项目与业主及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以及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砚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和定义。4、职责4.1办公室是信息交流与协商的主控部门,负责有关信息的接受、记录和传递。4.2工程部负责制订年度回访计划,组织并主持工程回访与业主沟通。4.3计划合同部负责与业主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的配合工作。4.4办公室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协商管理工作。4.5各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业主及相关方的信息的接收、传递及处理结果的反馈。5、工作程序5.1总则5.1.1信息交流、沟通与协商的途径以书面文件为主,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通讯和宣传的工具。5.l.2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5.1.3信息交流应及时,内容要准确、可靠。5.1.4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协商做好交流记录。5.2内部信息的内容a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b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c重大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源的信息;d职责和权限的信息;e培训信息;f监视与测量信息;g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信息;h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信息、i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合同传达::j紧急状态及应急响应信息;k员工的抱怨信息等。5.3外部信息的内容 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通告相关方;b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执法部门的联系;c监测与测量结果的信息;d认证与监督检查信息;c建设单立、相关方的投诉信息;f相关法律、法规变更信息等。5.4内部信息交流及协商5.4.1以文件形式任命项目项目总工和员工代表,并传达至员工。5.4.2项目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指标、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的制定要有员工代表参加,方针、目标、内容由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以文件、会议、培训、简报等形式向有关单位、部门、人员进行宣传。54.3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由其产生的部门及时传递到有关部门,各部门应做好记录。5.4.4紧急状态下的信息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5.4..5实施不合格、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单位必须在整改过程中将信息传递到相关部门。5.4.6员工有权参与事故、事件的调查和职业健康安全调查,有权参与对影响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商讨。5.4.7员工代表征求员工对体系运行及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报项目总工。5.5外部信息交流5.5.1项目工程部每年初制定项目范围内的工程回访计划,并根据工程回访计划内容及时进行工程回访,计划合同部、项目部要积极配合。5.5.2项目接到相关方要求提供信息时,各相关部门将项目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及相关信息传递给相关方。5.5.3项目各部门在收到有关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时,执行《法律、法规给其他要求的管理程序》。5.5.4项目各部门接收到的业主和相关方的抱怨、建议等信息后,及时向办公室传递,并收集处理意见后,向业主和相关方反馈信息。 5.6对内部外部信息的结果要填写“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交流记录”。6、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管理程序》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交流记录八、物资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所采购的物资包括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更等符合规定的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项目全范围施工生产中所需的物资包括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3根据使用的物资对工程质量影响程度,将物资分为三类:A类物资:包括钢材、水泥、商品砼及外加剂、防水材半:l、焊接材料及其它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材料,劳动安全防护用品。B类物资:包括砖、砌块、瓦、砂、石、门窗、电缆、电线、各种构件、涂料、散热器、水暖电管材,管件、装饰材料、工程设备等。C类物资:除A类、B类以外的所有物资。 3.2物资供方:以合同或协议形式向建筑企业提供材料、半成品或I程设备及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项目或单位,是标准中供方的一种,它包括物资的生产厂家和中间商。4、职责4.1机械物资部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对物资供方的评选工作和对本程序运行的监督、检查以及负责对项目部上报的A类(劳保用品除外)和B类物资供方进行审查,批准合格物资供方名录。4.2安质部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采购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3项目部负责c类物资及劳保用品的采夕沟及所有进场物资(包括业主财产)的验收、送检、标识和保管、防护工作的具体实施‘5、工作程序5.1物资供方的选择和评价5.1.l选择和评定物资供方5.1.1.l进行评价前采用现场调查、搜集同行信息或提供证实材料的形式,调查物资供方的生产或供应能力、供货质量状况、供应的历史业绩信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金状况等,按项目所需物资的具体要求,评价物资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5.1.1.2评价物资供方的标准根据采购合同或其它采购文件的要求,评价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合格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物资供方的生产能力或供应能力能够满足使用要求:b)必要时提供IS09001:2000或IS014001:1996或GB,1'28001—2001管理体系认证;c)供方所供物资需要经过第三方检验的,要进行抽样复验,并提供检测报告、证明书、准用证、合格证及相关质量、环保、健康安全的证明文件:d)供方应信誉良好,有合法的营业执照或所售产品在其经营范围之内;e)若是经销商,其贮存、运输能力应满足工程需要;对于C类物资可不进行评价,以进货验证合格就可直接采购; 5.1.l.3对物资供方的选择与评价项目部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对物资供方进行评价,填写“物资供方评价表”,将评价合格的供方报机械物资部批准后,列入“合格物资供方名册”。A类和B类物资采购时,应选用“合格物资供方名册”范围内的物资供方。当供方超出“名册”范围时,需按上述方法进行评价和审批,合格后方可采购。5.1.1.4对合格物资供方每年重新评价一次,重新评价标准为:a在年度供货中,其物资的质量、环保、健康安全要求经项目验证合格,在使用过程中状况稳定;b在年度供货中,供方的履约情况能够满足采购要求。c若同一供方物资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则由项目机械物资部从“合格物资供方名册”上删除且一年内不得选用。d重新评价合格的,继续列入“合格物资供方名册”,否则予以注销;5.2采购信息5.2.1项目部施工员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图预算和工程进度结合项目部材料员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报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采购。5.2.2采购合同要合法有效、条款齐全,其内容包括:物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方式、交货时间、运输方式与责任、包装、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5.3采购计划的实施5.3.1物资采购,由各项目部负责:劳保用品由机械物资部采购。物资采购要在“合格物资供方名册”中选择供方。5.3.2所采购的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砼外加剂、焊接材料等要向物资供应商索要相关质量证明文件。5.3.3所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要向供应商索要相关的安全证明文件。5.4采购物资的验证5.4.1采购物资(包括业主购•产)的检验和试验执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5.4.2如果项目或业主 需要在供方的现场对物资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合同中刘‘验证的安排及物资的交付方式做出规定,项目部材料员和安全员应协同业主依据有关质量标准及安全、规范或合同要求对物资进行严格的验证,并填写验证记录。5.4.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经验收后,填写《物资进场验收记录表》。5.4.4项目在工程施工期间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物资进行防护:a)标识:注意保护物资自身标识和有关检验:状态的记录;b)搬运:物资的搬运应根据物资性能特点及要求,配备必要的设施。采取适宜的措施,必要时规定操作方法,防止物资损坏、变质;c)包装:所购物资需要时应进行适当的包装,设备类物资在安装使用前要保护好原有包装;d)贮存:选择适宜的贮存场所,贮存条件应符合物资的要求,做到防火、防潮、防盗等要求,防止损坏变质(业主财产要单独存放)。贮存物资在管理中做到数量、规格清楚准确,帐、卡、物相符,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的质量状况,发现变质、损坏要及时标识并进行处置,同时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e)保护:在产品的整个形成和最终完交付过程中,所有物资、半成品都应采取妥善、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持续到产交付日期;对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和施工观场安全防护用品、设备要注意保管、保养和维护。5.5不合格的控制发现采购材料不合格时,通知相关人员和机械物资部,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相关文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物资供方评价表7.2合格物资供方名册 7.3物资供方重新评价表7.4物资采购计划7.5物资进货验证记录九、劳务,工程分包供方控制程序1、目的选择具有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保证能力的劳务,工程分包供方,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总包建设工程后,分包给项目以外的施工单位承担的工程。3、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l综合办公室主控本程序,负责组织有关处室对劳务、工程分包队伍进行评审和选择,建立项目范围内劳务、工程供方名单及档案,向项目部推荐合格分包队伍,并负责全项目范围内的劳务、工程分包供方的管理工作。4.2主管经理批准“劳务,工程分,包供方名单”,批准工程或劳务分包队伍。4.3项目部根据施工需要,提前向项目综合办公室提出用工申请。综合办公室根据申请向项目部委派合格的劳务,工程供方队伍。5、工作程序5.7管理原则凡是我项目承包业主的建设工程,其主体工程一律不准分包。其它分部、分项工程或技术性较强的部分辅助工程在项目内部无力承担的情况下,由项目部提出书面申请,经项目生产副总经理同意后,方可分包给符合要求的分包方。5.2评价方法 5.2.1资质核查5.2.1.1凡欲在我项目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劳务,,工程供方,必须先到综合办公室交验有关的资质证明文件。a)营业执照;b)资质等级证书或安全证书;c)必要时提供IS09001:2000或IS014001:1996或GB,T2800l一200l标准管理体系认证证书:d)供方近几年来未发生任何重大的环境污染、安全伤亡事故;e)按施工所在地规定应出具的其它证件。5.2.2对劳务,工程供方的评价5.2.2.1对劳务,工程供方的评价、选择工作,由综合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填写“劳务,工程供方评价表”5.2.2.2评价准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合法经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许可证、进省(市)许可证:b质量保证组织健全;c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工种充足:d有过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和业绩;e未出过质量、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5.3评价资料5.3.1劳动人事处对经评价合格的劳务,工程供方,经主管经理批准后列入项目“合格劳务,工程供方名册”,有关评价资料由综合办公室保存。5.4队伍的选择项目部选用的队伍必须是项目“合格劳务,工程供方名册’’中列出的队伍,选定前要经综合办公室同意。5.5施工合同签订5.5.1纯劳务分包合同的签定:项目部选定劳务供方后,由项目经理与劳务供方商定合同条款,双方同意后签定,报综合办公室审核、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 5.5.2包工包料工程分包合同的签订:项目部选定工程供方后,项目经理结合本项目部有关人员(必要时有项目生产、技术、质量安质部门参加)与工程供方商定合同条款后初签,报综合办公室审核、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5.5.3在外地施工的工程,特殊情况下,项目部可依据项目的委托自行选择合格劳务,工程供方队伍,签订分包合同,但必须履行对供方的评价、选择程序。5.5.4无论何种承包方式,合同中必须明确质量标准、工期、材料使用、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及管理职责、违约责任等基本内容。5.6施工过程中对分包方的管理5.6.1凡与我方签订分承包合同的队伍,均应纳入我方管理体系,其质量活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同样执行项目的相关程序文件及第三层次文件。5.6.2对劳务,工程供方的控制a)由项目经理将项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向分承包方介绍,必要时,对其进行培训,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b)质检员按质量检验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检验;c)统计员按施工作业计划对工期进度进行监控并及时统计实物量:d)材料员按照材料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进场材料规格、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并对设备:状况进行监控检查:要求其尽量采购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建筑材料,特别是装饰、装修阶段的油漆、涂料、面砖、地板砖、卫生洁具、电气器具等:e)安全员按照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对其施行监控。f)无论是工程供方还是纯劳务供方,在其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料和记录在竣工时要由项目部统一整理、装订后进行移交。不包括与建设单位直接签订合同的工程供方或纯劳务供方的资料和记录。5.6.3进场施工的分包供方如不断出现质量、进度、安全和环保等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对难以满足质量、进度、安全和环保等要求的分包供方应解除合同。5.7业主对工程分承包方验证 项目部技术员协助业主对分承包方承建的工程进行观场验证,但这种验证不能作为项目对分承包方进行的效控制的依据,也不能减轻项目交付合格工程的责任。6、相关文件《人力资源控制程序》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l劳务,工程分包供方评价表7.2劳务,工程分包供方定期评价表7.2合格劳务,工程分包供方名册十、环境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确保环保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程序。2、和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建筑工程施工和日常工作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定义。4、职责4.1安质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制订、修订和贯彻实施本程序,监督、指导各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现场扬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并进行检查,以实现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4.2办公室负责办公区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水电消耗等控制并进行检查,以实现节能降耗和厂保护环境。4.3机械物资部负责指导项目部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监督、指导、检查,以实现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 4.4项目部负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情况控制、治理、处置和实施。4.5项目各级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施工安全和环境控制的监督、指导检查工作。5、工作程序5.1环境保护51.1废水的管理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对水体的污染,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都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水体污染进行有效预防和实施治理工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1.l.l雨水管网的管理a)雨水管与其他污水管分开使用,雨水可以直接向外排放;b)雨水管网口周围严禁放置化学品、油品、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c)严禁倾倒各种污染物及污水于管网中,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严禁擅自将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管接到雨水管网中。5.1.1.2污水的管理a)新开项目:项目部应到所在地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办理排污手续:b)有条件的施工项目建立的污水管网,并入所在地的市政管网;c)含泥沙的污水,应在污水出口处设立沉淀池,经沉淀后的污水可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池内的泥沙应定期清理;d)施工现场经沉淀处理的污水尽量循环使用。5.1.1.3生活废水的管理a)提倡节约用水,尽量减少生活废水的产生:b)食堂污水排放应设隔油池或其它隔油设施,以便搜集残油,污水应先排入污水井,严禁将残油、剩饭、剩菜直按倒入下水道,应搜集在容器中。5.2废弃物的管理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和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办公废弃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必须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防止或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5.2.1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负责管理和处置本部门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包括对无毒无害废弃物的保管和处理,对危险废弃物的贮存和委托处置事项。5.2.3废弃物的分类1)按形状分为:a固体废弃物;b液体废弃物;c气体废弃物。2)按性质分为:a危险废弃物(按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确认);b可回收废弃物(旧纸、旧书刊、旧报纸等);c一般性废弃物(包括可回收的和生活垃圾)。5.2.4废弃物的标识按照废弃物的分类,对各类废弃物要进行标识。标明各类废弃物的名称和必要的警示标志,尤其是危险废弃物的标识一定要醒目。5.2.5废弃物存放地的管理产生废弃物区域均应设置废弃物临时置放点,并在临时存放场地配备有标识的废弃物容器。5.2.6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均应设置废弃物临时存放场地。5.2.7危险废弃物要与其它废弃物区分开,单独封闭存放,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对于废弃电池还要与其它危险废弃物分开存放。5.2.8对固体废弃物贮存的设施、设备、容器和场所、场地要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的使用性能。5.2.9废弃物必须按特性分类进行收集、对不相融而未经处理的危险废弃物禁止混入到非危险废弃物中。5.2.10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覆盖严密,不得出观飘洒,对已产生的废弃物应尽量采取无害化处置。5.2.11对废弃物的委托管理 a)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产生的废弃物,在分清一般或危险废弃物之后再由本单位负责铲理和委托处理;b)对危险废弃物的委托处理,被委托的单位必须是当地政府部门批准的废弃物处理单位,并要求处理单位出示资质证明或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文件-。办理委托时,应与废弃物处理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5.3噪声的管理5.3.1新开工项目在施工前,项目部应到工程项目所在辖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环保部门进行噪声排放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5.3.2施工生产中的噪声源;a)施工机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空气压缩机等:b)电动工具主要有:木工电锯、电刨、切割机、混凝土振捣棒,器等;c)模板的支拆、修复与清理及非标准设备制作。5.3.3噪声控制措施a)施工生产前,施工场界围挡或围墙建造完毕:b)项目部合理的进行施工观场平面布置以降低场界噪声值:c)施工机械、电动工具噪声的控制,尽量采购噪声小的机械、工具,在使用中注意维护、保养,严格安操作规程操作:d)模板支拆、钢筋、脚手架的装卸、搬运、堆放等都要轻拿轻放,严禁抛掷、捧打,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模板在修复或清理时禁止用大锤敲打;e)非标准设备制作或修复或清理时,各零部件应轻轻拿轻放,避免重物撞击产生噪声;f)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减少和杜绝人为噪声的产生;g)若是在周围有生活区的区域进行施工时,有可能或有必要时,可张帖安民告示,取得居民的支持和谅解,做好安抚工作; h)配合相关的社会活动或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在高考、中考以及其它需要安静环境和敏感区域所涉及的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工作。5.4扬尘的管理5.4.1各项目部负责对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具体实施、管理工作,项目安质部负责对项目部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情况进监督、指导和检查工作:5.4.2一般扬尘源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土方、砂的堆放、石灰堆放、现场路面、散装水泥的搬运、易扬材料的运输、进出现场车辆的携带物、特殊工艺作业、混凝土搅拌、木工作业区的锯末、粉尘等。5.4.3扬尘的控制措施a)施工现场土方作业的控制措施:土方平整、挖、铲、装、运、卸等环节,应设专人淋水防尘,要求运输车辆加盖蓬布;b)施工现场路面扬尘控制措施;在主干道两侧建筑面积8000米以上或工期一年以上的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作业场地(混凝土搅拌工作棚、钢筋加工工作棚、木制作工作棚、砂、石料堆放场地及大门外5米内)要用混凝土临时硬化,其它的施工场地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硬化;c)施工现场土方、砂的堆放、石灰堆放地扬尘控制措施:采取覆盖、及时淋水等降尘措施;d)运输道路遗洒的控制措施: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装载土方的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缘50cm,两侧边缘不得超过槽帮上缘,并采取覆盖措施:e)水泥搬运产生扬尘的控制的措施:施工现场采用的水泥,进场时要一次到位,卸入专用的水泥仓库,水泥仓库要临近于混凝土搅拌工作棚,以避免二次搬运造成的扬尘。使用水泥时要轻拿轻放,废弃的水泥袋统一存放,每次作业完毕对作业场地要及时进行清理。 f)混凝土搅拌工作棚、钢筋加工工作棚、木制作工作棚、砂、石料堆放场地及大门内外5米的废弃物要及时清理。6、相关文件《危险废弃物名录》7、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一般废弃物的分类及处置表7.2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及处置表十一、消防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防止火灾及时消除火险隐患,保证环境保护和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订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各项目部及办公区的消防管理工作。3、术语和定义引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安质部主控本程序,负责定期对各项目部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发现问题责成项目部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损失,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4.2项目办公区的子肖防安全日常管理工作由安质部负责。组建义务消防队,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损失,查处违规行为,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4.3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消防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负全面责任,项目部建立消防管理体系并由项目经理指定消防负责人,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和设备,组建义务消防队,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损失,查处违规行为,对发现的和项目安质部及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5、工作程序5.1项目各部门、各项目部在各种活动中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服从上级消防部门的管理。5.2项目安质部组织做好项目办公区和项目部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尽快消除火灾隐患。5.3项目部施工现场建立、健全防火档案,明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控制。5.4安质部对办公区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实行统一监管,项目部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实行统一监管,每年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一次检验,并在检验合格的灭火器上贴合格证。对规定配置范围内失效的灭火器材进行更换。对消防栓、消防水带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和试验。5.5高层建筑(30米以上)要配备专用的消防管道和器具,并随层设置消防阀门,管道直径不小于50mm,设加压泵和泵房,要有专用的电源水源。5.6施工现场设吸烟室,禁止随意吸烟。5.7积极、认真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供消防业务咨询和宣传资料,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员工和义务消防队员的教育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5.8项目及项目部各类用房的耐火等级达到不低于三级的要求。5.9项目办公区、各项目部对本部门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设专人负责管理,使器材设施齐全有效。5.10项目办公区及各项目部要做好季节性火灾预防,重大节假门安排值班定责、定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5.1l项目及项目部所使用、储存的危险化学品要严格按《化学品管理程序》执行。 5.12项目及各项目部组织每半年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的自查自纠,并填写“体系运行检查记录”,对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5.13火灾事故发生时,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5.14对单位和个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根据项目考核办法和相关规定进行考核,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5.15公区和项目部都要成立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队员要求身体健康且要经过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6、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6.1整合型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记录十二、化学品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对化学品在采购、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管理,使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实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制定本程序。2、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化学品在采购、储存、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机械物资部是本程序的主控部门,负责对化学品的采购、储存、搬运、使用过程的控制,对化学品使用时的安全防扩及化学品废弃容器、废液的处理进行监督、检查。4.2安质部协助对现场作业人员在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指导。 4.3项目部负责化学品在本项目部使用过程中的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及化学品废弃容器、废液的处理等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的具体实施,并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整改。5、工作程序5.1化学品的分类5.1.1常用的化学品可分为危险品和非危险品两大类。a.危险品包括易燃易爆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药品、毒害品、压缩(液化)气体等,须存放在危险品专用库房或料棚。b.非危险品可存放在一般库房。5.2化学品的采购5.2.1项目部:材料员应根据库存情况及工程特点、进度等按月编制采购计划。遇生产急需时可随时编制采购计划。5.2.2采购计划由项目经理审批,项目部材料员采购:重要化学品由机械物资部审批和采购。5.2.3工程用的化学品供方须具备化学品的经营资质且符合《物资采购控制程序》要求,向供应商索要化学品合格证。5.3化学品的储存、搬运5.3.1仓库保管员按实际采购情况办理化学品入库手续。5.3.2化学品必须按其性质分区、分类储存,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品应分区隔离存放。5.3.3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标识名称、燃烧特性和灭火方法,库区留出适当的间距和通道,便于仓库作业及检查。5.3.4容器包装要密闭、完整无损,如发现破损渗漏,必须立即进行安质部理,改装必须在安全地点进行。5.3.5剧毒品应加塞后予以密封,锁入危险品库房专用料柜内,钥匙由专人管理,出库必须双人共同开柜取放。 5.3.6化学品在装卸、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猛拉、猛拽、猛卸的野蛮装卸。5.3.7氧气瓶、乙炔瓶a.对氧气瓶、乙炔瓶要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定期进行安全状态检查,对报废的气瓶单独存放,按国家规定统一处理;b.气瓶必须有检验合格证,钢印标记齐全,防震胶圈、防护巾冒齐全有效,其他漆色、字样符合规定:c.气瓶应无严重腐蚀或严重损伤,大面积受到腐蚀时其最大腐蚀深度不应超过0.5mm;d.气瓶存放宜直立,气瓶头部朝一方向,防止气瓶相互撞击和倾倒。高压气瓶在使用时必须有防止倒伏的措施或放在胶轮车上使用;e.气瓶存放间距要求气瓶与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气瓶与明火间距不小于10米;f.所有气瓶的压力表必须在检测周期内使用;g.乙炔气瓶必须使用回火防止器,乙炔气瓶必须直立使用;h.气瓶使用单位的空瓶及时退库,生产现场禁止存放大量多余气瓶;i.氧气焊、割炬禁止沾油污。5.3.8危险化学品库房a危险化学品库房要有管理制度,且应通风良好;b存放易燃易爆品库房内的电器、开关和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线路穿钢管敷设;c化学品库照明设备须离物品保持50cm以上安全距离。仓库作业不得使用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d仓库区域须在明显的地方设立醒目的“严禁烟火”标志,库区内禁止吸烟,禁带火种;e配置相匹配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持性能良好。仓库保管员要会使用;f仓库应由仓库保管员每日检查、项目部每月.检查、项目安质部每季度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5.4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安全、环保管理 5.4.1仓库保管员,对化学品的领用应建立台帐,对化学品的消耗、管理等信息应予以记录。在交付过程中须仔细核对实物品种、数量是否一致,如有不符,须经核实后再进行交付。5.4.主化学品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凭证操作。5.4.3化学品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4.4使用后废弃的容器及废液交回库房,由仓库保管员对其进行统——处理。5.5人员的安全防护仓库保管员、气体焊接、切割作业人员、操作者应按《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6、相关记录6.l危险品收发台帐十三现场用电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职工人身安全及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满足施工生产过程的需要,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所属各项目部施工生产过程和工作场所的施工临时用电。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项目《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安质部主控本程序,负责本项目所有项目部施工观场临时用电设施及管理的监督、指导、检查工作。4.2安质部负责审批工程项目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协助安质部做好临时用电技术指导工作。 4.3项目部电气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项目部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人员。5.工作程序5.l工程项目开工前由项目部电气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用电方案,对施工现场电气线路和装置进行设计,方案由项目安质部审批。5.2所有电工应持证上岗,且其技术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5.3凡进入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材料等必须经有关人员检查,对其性能及能力进行确认,保证技术条件符合要求。5.4配电箱(柜)门应上锁。箱(柜)应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的要求。5.5如发生用电事故或事故征兆,应迅速通知电工进行检修。5.6现场带电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使用绝缘工具。5.7外电防护应按照规定的安全距离采取防护措施。5.8闸具、脱钩器、熔断器应与设备容量相匹配,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熔丝。5.9现场照明应设专用回路并带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作漏电保护,安装高度应大于2.4米。湿作业及手持照明应用36v安全电压。5.10接地装置应符合规范规定,接地电阻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11避雷针、,避雷带与建筑物顶部外露金属连成一体,并与引下线接地装置可靠连接。6、相关文件GB50194—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门13969—92《用电安全导则》GB3805—83《安全电压》十四、工机械设备管理程序1、目的 对施工机械设备运行有效控制,降低施工机械设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转,减少机械事故和人身伤害,确保项目整体目标和指标的实现。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项目《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机械物资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与过程监督检查。4.2项目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负责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施工现场管理。负责改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产生的环境因素。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5、工作程序5.1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及配置5.l.l各部门根据施工生产需要购置时,编制计划报机械物资部审核,资产副总经理批准后,项目根据施工生产的要求进行调配、租赁或采购。5.1.2分承包方应向项目部提供详细的施工机械设备书面清单,其机械性能参数及环境污染排放应符合规定。5.2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5.2.1施工时,应配置和使用性能完好,安全有保证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齐全。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项目部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5.2.2主要机械设备应分别达到下述要求:(1)起重机械 a超高限位、力矩限制器、制动器、臂杆幅动指示器、吊钩保险,装置齐全稳定有效;b安全装置:卷扬器动作、大小车行程限位动作、紧急停车开关、大小车终端缓冲器应灵敏可靠;门窗电器联销、滑线、配电柜(屏)信号灯应齐全完好;电铃声应清脆、响亮,操纵开关标志应清晰:各处传动联接轴和其它外露旋转部位应设牢固可靠的防护罩:滑线保护挡板焊接牢固、隔离有效;驾驶室地面应铺绝缘垫;检修平台和吊车走台必须设置高度为1.05米护栏;检修平台和吊车走台必须用能承受不小于3KN移动的集中负荷而无塑性变形,并具有防滑性的板材铺设,不允许有预留孔。c钢丝绳:钢丝绳断丝在一个捻节中断丝不得超过10,;钢丝绳锈蚀或表面磨损达40,,及有死弯,结构变形,绳芯挤出,报废停止使用;钢丝绳尾端应装卡牢固,钢丝绳在卷筒上至少留三圈。d滑轮应无裂纹、缺损且转动灵活;e吊钩钩体不允许有裂纹,其危险断面高度方向上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高度的10,,不允许补焊;f横梁与轭板不允许有裂纹;g吊钩的外套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50,,承载时吊钩不得有永久性变形。(2)混凝土机械(搅拌机、砂浆机、混凝土输送泵)a连接件应完好无松动现象,未设防护罩传动部的销、楔、键凸出不得超过3mm.b离合器分离应彻底,起动应平稳,制动器应灵敏可靠;c电气装置和线路的绝缘应良好,必须使用漏电保护装置;d电源开关应有防雨遮拦措施,且应加锁;e皮带机头架、尾架主动轮、被动轮处应安装防护罩(网),网孔不大于12X12mm;f皮带机齿轮箱与电动机主动轮应联结牢固且安装防护罩:g钢丝绳和卷筒的标准执行起重设备的要求。(3)钢筋机械(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卷扬机、对焊机) a电气装置和线路的绝缘应良好,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设备外壳应做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b明露的传动部位应有牢固适用的防护罩;c卷扬钢丝绳应封闭导向滑轮与被拉钢筋方向成直角;d卷筒上钢丝绳在使用时不应全部放完,应留有三圈,尾端装卡应牢固;e对焊作业要有防止火花烫伤的措施,防止作业人员及过路人员烫伤。(4)木工机械(平刨、电锯)a应设有吸尘装置和防护罩:b夹紧装置应完好有效,工作可靠;c电气装置和线路绝缘应良好,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设备外壳应做好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5)电焊机:a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电焊机接线处应有屏护罩;b电焊机插座与插头相匹配,且必须装有保护接(零)线;c电焊机一次接线长度一般不超过3m,焊把线长度不超过30m,并不准有接头,二次接线接头不允许超3个;d焊机变压器的一次接线圈与二次接线圈之间,引线与引线之间,线组和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5.2.3需现场组装的大型机械设备(塔吊、施工电梯)须派具有资质的安装队伍按有关规程进行组装,取得质量监测部门准予使用证方可使用。5.2.4项目部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优先考虑到负荷与设备装置相适应,并减少设备空运转节约能源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尾气的排放、运输飘洒等。对机械设备提供防雨、防尘、防漏电等安全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使用中的机械设备所处工作场所应挂写机械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5.2.5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5.2.6项目机械物资部每季度对所属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体系运行检查记录”,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记录存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存在重大问题的机械设备,必须停机整改,整改后经验收合格,方可重新使用。5.3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与检修5.3.1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由操作人员进行,发现机械故障、安全装置及防护设施损坏及时报机械物资部。5.3.2操作设备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清洁、调整、润滑、紧固、防腐工作,发现漏油现象及时处理。5.3.3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大、中、小修工作安排,不具备大修条件的可委托外修。5.3.4项目部应将施工机械设备的要求和管理通知分包方,分包方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项目及项目部必须进行监督、检查。5.3.5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督促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理,并填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5.3.6维护和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分别由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及时清理回收,分类放入专设的废弃物箱、桶内。6、相关记录6.1机械设备台帐6.2机械设备运转台班记录6.3机械设备保养记录十五、能源、资源管理程序1、目的 为了有效的控制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使水、电消耗得到控制,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用能源、资源,做到节能降耗,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办公区、施工项目中能源、资源的消耗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项目《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机械物资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和贯彻实施本程序,对施工现场能源、资源的消耗进行监督、指导、检查,以实现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4.2项目机械物资部负责对机关办公区能源、资源消耗进行控制。4.3项目部负责本程序在各自项目施工中能源、资源消耗的控制工作5、工作程序5.1管理办法5.1.l节约能源、资源是每一位员工的职责和义务,项目和项目部通过举办培训班和会议、宣传等方式培养员工树立节约意识。在更新、购置新机械设备时,要优先考虑采用高效低耗的机械设备,淘汰耗能高的机械设备,努力更换、使用节能科技新产品。5.2节约材料消耗措施5.2.1项目部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引用的标准、图集、图例等技术资料制订物资需用量计划和能源消耗计划。5.2.2各项目部材料员严格按物资需用量计划和物资采购计划执行采购和发放,如因设计变更要调整计划,否则发生超计划使用需说明原因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领用。5.2.3项目部材料员、施工员、技术员严格控制物资、材料的消耗和使用,避免浪费。5.2.4各项目部每月底对物资、材料、能源、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填写《主要材料、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表》,超计划使用要注明原因并调整计划或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5.3节水管理5.3.1用水必须安装水表计量,由机械物资部,项目部指定专人定期检查与维修,保养供管线,减少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的发生。5.3.2项目部在开工时制订节约用水计划(可以纳入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中)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组织实施。5.3.3混凝土搅拌要设置沉淀池回收废水。杜绝常流水现象。进行养护作业时要采用塑料薄腊或草帘、草袋等物品进行覆盖,减少蒸发。5.3.4砌块浇水时采用喷淋法避免水流失,以水渗透砌块1—2cm为宜。5.3.5抹灰作业前用喷淋水龙头多次喷洒,防止出现流水现象。5.3.6水磨石作业前用草帘、草袋等物品覆盖进行喷洒,打磨时周围进行围堵。5.3.7沉淀池的回收水可以用来喷洒地面防』上扬尘、养护、砼浇砌块等,提高水的利用率。5.4节电管理5.4.1生产、生活用电必须安装电表计量,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与维修,保养供电线路,杜绝破损,减少电能的无功消耗等浪费现象的发生。5.4.2在选用、更新、购置新机械设备时,要优先考虑采用高效低能、淘汰耗能高的机械设备,努力更换、使用节能科技新产品。5.4.3各施工现场在开工时安装计费电表,用电是由项目经理指定专人负责抄表工作,同时由本项目部电工在项目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计费电表。要求各机械设备、各用电部门、区域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机停。5.4.4除施工现场照明外尽量采用小功率的节能照明灯。5.4.5除施工生产作业需要外,施工现场尤其是施工宿舍不得使用电炉进行取暖。5.4.6机械设备作业人员要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和时间,尽量减少和避免机械设备空运转。6、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 6.1主要原材料、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表十六、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预防事故、事件、职业病的发生,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控制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充分发挥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制订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各部门、各项目部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控制工作。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项目《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安质部为本程序的主控部门,包括对采购、保管、发放和使用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指导、检查。4.3机械物资部负责对项目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工作进行协调、指导。4.4项目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采购、保管、发放和日常检查工作。5、工作程序5.1采购前由机械物资部组织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供应商进行考察,采购时必须选用项目范围内建立的“物资供方名册”中的合格物资供应商。具体工作程序执行《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内容。5.2劳保用品采购前编制采购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由项目材料员采购。采购时索要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票据,采购后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应为三证齐全的产品,即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准用证,采购并验收。由仓库保管员登记造册,负责保管。发放时由各部门负责人或领取人在“劳保用品发放台帐”上签字。劳保用品管理人员要向领取人简要说明劳保用品的使用要求和保管、维护、更换事项。5.3各部门在领取到劳动用品后要妥善保管,正确使用。 5.4安质部负责对各项目部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控制工作方面实施情况的监督、指导和检查。5.6几种常用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控制事项5.6.1安全帽的管理控制a)选用耐冲击、吸收性能强和耐穿刺性能强的安全帽;b)安全帽外观良好,重量在400g内,选用合适的型号;c)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d)使用安全帽前,要认真检查帽壳、帽衬有无损坏现象,装配圈要牢固,顶绳要系紧。帽衬顶端与帽壳内面的垂直距离应为20—25mm,帽箍与帽壳内每一侧的水平距离为5—20mm;e)戴帽后,要检查帽箍是否松紧适宜、端正,后箍要箍紧,下颌带必须系紧,安全帽不要随意罩在头上或斜歪倒戴:f)休息时不要将安全帽当凳子坐,下班后不要把安全帽当作盛东西的容器,夏季炎热天气作业不可将安全帽用作遮阳帽、防雨帽,以免破坏其使用功能:g)安全帽使用者经常对其检查,有发现损伤裂痕等立即通知安全员,并交回仓库进行更换。h)塑料安全帽使用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半左右,安全员对到期的安全帽要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检一次,抽检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作废。5.6.2安全带的管理控制a)安全带的使用时要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使用3米以上的长绳加缓冲器;b)在攀登悬空作业中,必须佩安全带并有牢固的挂钩设施,严禁只在腰间佩戴安全带,需在固定的设施上拴钩环: c)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碱或尖锐物体,使用频繁的要经常作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安全员更换。带子使用期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安全带使用两年后,由安全员进行一次抽验,以80KG重量作冲击试验,若不破断方可继续使用。对抽过的安全带,必须要更换安全绳后才能使用。5.6.3安全网的管理控制5.6.3.l安全网在使用时应避免以下现象发生:a)随便拆除安全网的构配件;b)人跳进或把物品投入安全网内;c)大量电焊火花或其它火星落入网内;d)在安全网内或下方堆积物品;e)安全网周围有严重腐蚀性烟雾。5.6.3.2对使用中的安全网,项目部每一周进行一次检查,并及时清理安全网上的落物污染,当受到较大冲击后应及时更换。对购买后超过两年的安全网,安全员应抽样进行冲击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5.6.4密目式安全网的管理控制5.6.4.1密目网在使用时应避免以下现象发生:a)在粗糙或有锐边、锐角的表面拖拉;b)人倚靠或将物品堆积向密目网;c)大量焊接火花落入密目网内;d)密目网周围有严重腐蚀性烟雾。5.6.4.2密目网在使用过程中项目部每周进行一次检查,须进行修理或更换情况为严重的变形或磨损、断裂或破洞、系绳松脱、霉变、搭接处脱开等,修理后强度不低于原密目网强度,修理后必须经项目部安全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旧密目网再次使用时,必须由项目部安全员进行耐冲击检验和耐贯穿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6.4.3应经常清理靠近密目网上的附着物,保持密目网的清洁;5.6.5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在不使用时要存放在通风、避光、隔热、无化学品污染的仓库或专用场所。 5.7对下列工人,应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发放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5.7.l电气操作人员:分别发放绝缘鞋、绝缘手套、线手套等。5.7.2油漆工和喷漆工:分别发放带袖围裙、手套、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5.7.3对于从事沥青工作的人员;分别发放坚实的棉布或麻布的工作服、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帆布手套、帆布胶鞋和防护油膏,工作完毕后应洗澡。5.7.4淋筛和白灰人员:分别发放胶鞋、防护眼镜、防尘品罩、手套等5.7.5搬运水泥人员;分别发放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长袖手套等。5.7.6电锯人员:分别发放手套、防护眼镜等。5.7.7电焊、气焊人员分别发放绝缘鞋、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电焊手套等。5.7.8砼搅拌、振捣人员;分别发放手套、胶鞋等。5.7.9对于从事其它作业的员工,按《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对防护用品的相关规定发放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5.8每位员工都应认真、妥善的保管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充分的利用和保养,发挥其有效的预防作用。6、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6.l劳保用品发放台帐十七、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1、目的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其符合要求,从而满足工程施工的监视和测量的需要。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形成过程中使用的包括经纬仪、水准仪、磅秤、氧气表、乙炔表、压力表、兆欧表、接地电阻表、钢尺、盒尺、试验设备等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3、定义 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工程部负责项目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负责自检器具的自检。4.2项目部计量员负责本项目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使用及维护,做到定期送检。4.3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使用及维护,做到帐、卡、物相符合,定期送检。5、工作程序5.1购置5.1.1购置时由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购置申请,报主管领导批准后购置。5.1.2所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否则不得购买,5.2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5.2.l项目工程部对项目范围内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建立台帐,统一编号和管理。5.2.2项目各部门、项目部对本部门使用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设备、器具、工具建立台帐。5.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5.3.1新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方法有:a)新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送至经政府计量管理部门授权的计量器具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b)简易的、计量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的一般管理器具,使用部门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由安质部负责自检。5.3.2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合格证书由安质部保存,使用部门保存检定证书复印件。5.3.3项目工程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在“计量器具登记台帐”中注明检定日期及有效日期。 5.3.4各项目部对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建立台帐。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对未检定或己检定而超出有效期的计量器具及时送检,并在“计量器具登记台帐”中注明检定日期和有效期。5.3.5各项目部计量员应依照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或校准周期,组织送检工作,项目试验室负责组织本单位试验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工作。5.3.6当使用者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标准状态或超出险定有效期时,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并组织有关人员对该设备所检测的结果进行复验,评定已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并将偏离标准状态或超出检定有效期的设备送检定部门复检。5.3.7对已到检定周期但短期内不使用的计量器具可暂不检定或校准,但使用前必须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再使用。5.4测量和试验设备检定状态的标识,己检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具有检定合格证书,原始合格证书由安质部存档,使用部门保存复印件。检定合格设备上粘贴合格卡,卡上注明检定有效日期及设备编号等。5.5检验、测量、试验装置的使用及维护保养5.5.1监视和测量装置应根据操作规程,在规定的环境下使用。5.5.2各项目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校对,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5.6监视和测量装置封存及报废5.6.1项目监视和测量装置因故一年内未使用的,应纳入封存管理,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将设备封存,封存设备应有明确标识。5.6.2封存设备如需起用,要重新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6.3监视和测量装置需报废时,应向项目安质部申请,注明原因,经项目主管领导批准后予以报废,同时在各级帐、卡中注销。5.8计量器具的标识经过检定的计量器具根据检定结果及使用情况分为四种状态: 合格、待检、报废、封存,各类标识要注意保持完好状态。6、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7、质量、环境与重要健康安全记录7.1计量器具登记台帐十八、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对项目在办公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预防,使之得到及时处理,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及项目部潜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项目《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安质部主控本程序,负责编制本程序并组织实施,并组织项目部针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应急计划(预案)。4.2各部门、项目部负责本部门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4.3上述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相应应急计划的宣传培训和落实工作,评审或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4.4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向单位主管领导报告,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事故,执行《事故、事件和不符合管理程序》。5、工作程序5.1应急准备 5.1.1各部门及项目部根据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结果以及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经验,确定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项目确立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见《手册》),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报安质部审批后备案。5.1.2应急计划的内容要求:a)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b)应急期间特定作用人物名单;c)疏散程序;d)危险物质识别和放置及所要求的应急措施;e)内、外部的联系(如电话、警铃等);f)事故场所应配备的应急设施;g)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相关人员的应急措施;h)与邻居和公众的沟通。i)至关重要的记录和设备的保护。5.1.3项目应根据应急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使员工掌握必要的应急知识。具备条件时应定期对应急计划进行试验或模拟演习。应急计划修改后,有关人员应重新培训。5.1.4各有关部门要在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场所配备必要的合格的应急设施并做好标识,定期检查和保护,防止失效。5.2响应5.2.1发生紧急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的减少伴随的事故影响。5.2.2立即进行信息交流,通报紧急情况。现场操作人员或值班人员要立即通知主管领导并上报项目主管部门。5.2.2.1应急联络电话: 火警:119急救:120匪警:110项目办公室:20203615.2.2.2报警时应简短、明了,必须包括以下信息:a)发生紧急情况的单位、地址、地点;b)事故简要情况;c)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5.2.3事故单位报警后,应派出有关人员在路口接应。5.2.4项目主管部门人员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要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织进行抢救、控制事态发展。5.2.5事故事件发生部门负责人应尽快向项目总工代表报告事故、事件内容及实施应急情况的效果。5.2.6在紧急情况有可能对外部造成影响时,应及时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并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事故的状况及有关措施。5.3检查和培训5.3.1检查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均应进行检查。部门领导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相应区域进行检查,重大活动和重大节假日前组织专项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改。5.3.2培训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应急知识和防火知识、灭火知识教育。义务消防员每年由安质部处组织进行一次消防培训,并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演练记录”。5.4应急准备及响应程序和应急计划的评审和修订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各部门除按《事故、事件管理程序》、《不符合、纠下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外,各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及应急计划进行一次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以完善程序,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程序和应急计划的修订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6、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6.1应急计划(预案)6.2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演练记录6.3应急预案评审记录十九、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内部审核控制,持续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项目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的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与《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办公室主控本程序,负责编制年度审核计划,报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并具体落实内部审核工作。4.2项目总工a)审核年度内审计划,并组织内审;b)任命审核组长、审核员、组成审核组;c)向项目经理报告审核结果及纠正措施。4.3审核组长a)协助项目总工代表选择审核员,并分工布置工作:b)制定审核实施计划,报管代审批,确定审核任务及要求,准备审核工作文件;c)组织审核组成员内部沟通会议,对审核结论做出决定,并及时向受审核方通报。4.5审核员a)按照审核计划中的分工编制检查表: b)将审核结果做出记录,并向审核组长报告审核情况;c)有效地策划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配合和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5、工作程序5.1审核策划办公室在年初编制年度内审计划,报项目总工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按时组织实施。5.2审核范围和频次5.2.1范围覆盖项目所有部门、项目部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要素。5.2.2频次体系正常运行情况下,每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至少审核一次,采用集中审核方式审核。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追加审核:a)项目生产活动中出现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时;b)业主、相关方有严重抱怨或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时。5.3审核准备5.3.1审核组的组成a)项目总工代表负责组建审核组并任命审核组长。b)审核组成员应是经过内审员培训并持有内审员证书者;c)审核员不得审核自己所在的部门以保证审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5.3.2审核计划的编制由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项目总工代表批准,提前5天发放至受审核部门。5.3.3审核前的准备a)办公室负责准备审核依据文件(体系标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和审核工作文件(如检查表、不符合报告等)。 b)分配审核任务审核组长召开第一次审核组会议提出审核要求,分配审核任务。c)编制检查表审核员按分工编制“内审检查表”,内容要详尽全面。5.4实施审核5.4.1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人员进行签到,会议主要内容:a)向受审核方的负责人介绍审核组成员;b)重申审核的目的和范围;c)简要介绍实施审核的程序和方法;d)确定双方联系方法;e)确定审核组所需要的资源和设施:f)沟通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5.4.2现场审核a)审核采取查阅文件、交谈、观察的方法,收集有关方面的证据,检查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对重大的可能导致不合格的线索,做好记录并跟踪调查。通过交谈获得的信息,要通过观察或书面记录予以验证,证据必须是客观的。b)审核中未取得最佳效果或不可能达到审核目的时,审核组长向项目总工代表报告原因,项目总工代表同意后可调整审核计划;c)审核组召开审核会议,依据审核记录分析、评定所收集到的有关证据和观察结果,并达成共识,并开具不符合项报告;d)审核组长会同受审核方负责人对不符合项进行沟通。5.4.3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在整个审核活动结束后召开,审核组与受审核方的负责人及所属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参加人员要进行签到。会议内容包括: a)审核组长代表审核组报告审核的总体情况和宣读不合格项报告;b)审核组长提出审核结论和对管理体系中有待加强和改进的建议:c)受审核方代表发言。5.5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或在其指导下由指定的审核员进行编制,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由项目总工代表批准后,办公室负责发放。5.5.2记录的保存审核计划、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及审核报告,由办公室保存。5.6纠正措施5.6.l受审方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5.6.2纠正措施的实施涉及到体系文件更改时,由内审组向项目总工代表提交更改体系文件。5.6.3内审组负责纠正措施实施效果的跟踪验证,填写纠正措施验证结果,然后转交办公室。6、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年度内审计划7.2内部审核实施计划7.3内审检查表7.4不符合项报告7.5内部审核报告二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 为了对项目的建筑工程、物资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判别和证实其是否满足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范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施工工程的进货、过程、最终检验和试验的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与《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l工程部主控本程序,负责日常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参加基础、主体等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负责审核竣工资料,初步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验收。4.2机械物资部负责物资进场验收、保管等工作的监督、检查。4.3项目部材料员负责项目物资的进场验收工作。4.4项目部质检员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在建施工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验工作。4.5项目部资料员负责工程相关质量、技术资料、记录的收集、管理和传递工作。4.6有其它要求的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监视和测量工作由相关部门进行,项目部或项目工程部做好协调工作。5、工作程序5.1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5.1.1施工生产过程所需的材料和物资,由项目部按进度统一采购、统一平衡、统一调度。5.1.2材料和物资进场时,项目部材料员按检验、试验计划进行检验,填写“物资进场验收记录”。必须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的物资和材料同时检查质量证明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在未接到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时或质量不合格时,禁止接收。质量证明文件由材料员及时交资料员保存,作为产品质量符合性的证据。 5.1.3对需进行试验、复验的物资,由项目部试验员按照规定的批量、抽样规定进行现场取样或见证取样,填写检验委托书,并送检至项目试验室或政府检测机构。5.2施工过程的检验和试验5.2.1建筑安装工程的过程检验和试验按照国家、省、市及地方验收、评定标准进行,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明确。5.2.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按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工艺标准,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5.2.3隐蔽过程检验:由项目部质检员通知,组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且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5.2.4检验批、分项工程的验收:由质检员对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相关人员签字后生效。5.2.5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分部、子分部工程完成后,由项目部质检员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初步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完毕后,通知工程部、工程部等部门参加验收。包括相关资料和现场质量检查。自验合格后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监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联合验收。5.2.6在施工过程中无论通过任何控制、检查方式发现的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7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质量负责,但是在相关的质量记录上必须有工程分包相关人员的签字。5.2.10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的检验,在确认本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5.3最终检验和试验5.3.1最终检验和试验工作应在所有的进货、过程检验和试验工作全部完成后进行。 5.3.2工程项目部具备竣工条件时,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技术员、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各专业班组长及相关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确定所有的过程检验和试验及物资检验和试验均已完成并符合规定要求,所有的工程技术资料齐全、准确、有效。对竣工工程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和技术资料有不符合情况要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经整改完毕并重新验证符合要求时,方可向项目工程部报验。5.3.3项目工程部对项目提交的报竣单位工程的技术资料和相关的质量记录进行核查,核查依据为,《河北省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相关检查标准、文件,经核查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通知项目部进行限期整改直至合格,核查合格后由项目工程部、总工程师、生产副总和项目部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验收。符合规定要求后,填写相关技术资料和单位(子单位)质量竣工验收记录。5.3.4在项目工程部和试验室完成最终检验和试验后,由项目部依照相关文件规定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质监单位对报竣工程进行质量综合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对建设、监理、质监等单位提出的意见,属于项目责任范围之内的,项目部都要立即进行整改直至合格。5.4不合格品的处理在所有的检验和试验及监测和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5检验和试验记录项目部资料员,负责与质量相关的文件、资料、记录的收集、整理、传递和保存,以保证其及时、准确、清晰、有效、真实、齐全。内容包括:a)材料进场时的相关质量、技术证明文件和资料;b)按规定对试验、复验材料所做的试验报告和相关检测报告。c)《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要求的管理资料,质量保证资料及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d)与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记录;e)技术资料由项目部按《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装订成册交项目质量技 术处,由工程部交档案室永久保存(包括交甲方、监理的共3份);与质量体系运行相关的记录,由项目部按《记录控制程序》和《文件控制程序》装订成册后交质量技术处保存。5.6以上所有条款对工程分包供方同样适用。6、相关文件《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物资进场验收记录7.2整合型管理体系检查记录7.3质检员日志二十一、绩效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1、目的对于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有关的活动及其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通过监测结果对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及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确保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项目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与测量。3、术语和定义引用《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与《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安质部主控本程序,负责绩效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的归口管理,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和运行控制和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 4.2项目经理负责本项目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及影响环境因素、各类危险源和风险的监视和测量工作。5、工作程序5.1安全环保的检查5.1.1安全环保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各职能部门项目部,员工对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管理体系程序、作业指导文件的执行情况;②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③环境因素,风险控制情况及效果;④应急设备、设施、用品的完好情况:⑤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对检查结果要填写《体系运行检查记录》,对发现的不符合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1.2安全环保检查可分为5.1.2.l定期检查①季度检查,由项目经理组织,每季度对全项目组织一次;②月检查,由工程部组织每月一次:③周检查,由项目部下属各班组组织每周一次。5.1.2.2不定期检查①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或上级文件通知要求,由工程部组织进行;②巡查,由项目部安全员负责。5.1.2.3季节性或专项检查,包括:①夏季对防汛,电气进行专项检查,由各项目部组织,结果报工程部;②冬季对冬施作业的各项措施进行检查,由各项目部组织,结果报工程部。 5.1.2.4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入“企业定期安全检查记录”和“体系运行检查记录”对发现隐患的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属不符合的报安质部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5.2定量检测5.2.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测a特种设备包括:塔吊,施工电梯,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周期接受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停止使用并整改合格,检验报告及相关资料由机械物资部保存,检验合格证贴在设备指定位置。b新购、租赁特种设备、气瓶、灭火器,若无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期过期者不得进场。5.2.2环境监测a项目部负责与项目所在地环境监测部门取得联系,每年—次对项目部污水排放、噪声排放情况进行环境监测,监测报告原件由工程部保存,项目部保存复印件。b对进场材料存在环境影响的,供方应出具监测报告。5.3员工健康体检a特种作业人员每两年结合复审进行一次身体检查,由办公室组织,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不得继续从事特种作业。体检记录由办公室保存。b炊事人员,每年由办公室组织进行一次体检。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不得从事炊事工作,炊事人员健康证由办公室保存。5.4电气设备工具检测a在夏季进行电气安全检查时,应对由电气系统的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试测试结果记入《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不合格的及时整改。b对各种绝缘工具,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每半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合格的贴标签使用,不合格者及时更换,检测记录由工程部保存。c电焊机半年一次,手持电动工具每季进行一次,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保存记录,不合格的电器必须维修或更换。 5.5监视和测量数据统计和分析5.5.l事故事件数据统计和分析5.5.2各项目部每月向安质部报送“事故统计报表”内容包括工伤人数,休工天数,财产损失数等。5.5.3安质部对项目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并按上级要求按时报表,经项目总工代表审批。5.5.4安质部通过对事故,事件的统计,在项目安全环保例会上予以通报,需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的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5.5.5对安全环保检查监测数据的分析安质部每季度对检查监测结果进行一次统计分析,结果应在项目安全环保例会上向和部门通报,发现有潜在不符合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6对目标、指标落实情况的测量安质部每半年一次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结果及时报送项目总工代表并及时向各职能部门通报。5.7人力资源的监视和测量综合办公室负责对《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实施及绩效进行监督检查。5.8法律、法规遵循的监视、测量5.8.1安质部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并每年全面检查评价一次。5.8.2监测和测量结果与法律,法规条文标准及要求出现不符合或错误时,(指未遵循或遵循不彻底及错误遵循时),则按照《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5.9计量器具、机械设备的监视与测量5.8.l计量器具的监视、校准具体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6、相关文件《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管理程序》《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7、相关记录7.1整合型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记录7.2企业定期安全检查记录二十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防止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及外购或接收业主的不合格品的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并对其进行识别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项目所承建的所有工程项目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材料不合格品和工程不合格品的控制。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与《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3.1工程产品: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内容所包括的建筑工程成品、半成品。3.2外来产品:供方或业主提供的产品。3.3不合格品:未满足要求的产品。4、职责4.l工程部主控本程序。负责施工过程中不合格品的管理工作,参加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及处置后的重新检验,汇总、收集、整理项目部和各部门提供的和本部门日常工作检查发现的不合格品的信息,责成发生部门、项目部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4.2工程部参加施工过程中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及处置后的验证4.2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并提出处置方法。4.3机械物资部负责不合格物资的监督。 4.4项目经理部负责一般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和重新检验。组织本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严重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参加重新检验。4.5项目部质检员参加不合格物资的评审,并负责与物资供应商联络,对不合格物资进行处置。5、工作程序5.1不合格品的划分:5.l.l不合格品分为不合格物资和工程不合格品,工程不合格品可分为两类:a)一般不合格品:对工程施工效果、使用功能有暂时性的轻微影响,但对工程使用功能、结构和安全使用无影响或被监理、业主通知的不合格品;b)严重不合格品:对工程使用功能、结构和安全使用有严重影响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如行业通报等)的不合格品。5.2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和评审5.2.1一般不合格品:在施工中出现分部、分项工程一般不合格时,由项目部质检员进行标识,项目经理组织质检员、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进行评审,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表”,在处置并重新验证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5.2.2严重不合格品:在施工中出现分部、分项工程严重不合格时,项目部质检员有权立即停工、进行标识,并上报工程部和工程部和有关领导。总工组织生产副总、工程部、工程部、项目经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项目部质检员进行评审,由工程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表”,经评审确定处置办法后,由项目部进行返工、返修,并由总工组织有关人员重新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5.2.3经验证、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物资及在搬运、储存过程产生的不合格物资由项目部材料员进行标识、隔离,以免误用,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表”,同时对物资供方按《物资采购控制程序》进行相应处理。5.3不合格品的处置5.3.1处置方式: a返工;b返修或让步使用、接受;c降级或改作它用;d拒收、报废。5.3.2一般不合格品处置后,由项目部重新检验;严重不合格品处置后,由工程部重新检验5.4属于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使用功能、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质量问题,由业主与设计方进行协商并提出处置意见,由项目按处置意见进行处置。5.5当工程竣工交付或在使用中发现不合格品及潜在的不合格因素时,项目填写“工程不合格台帐”并及时提供维修服务同时做好维修记录。5.6不合格物资:各项目部每年年底和工程竣工时汇总本项目部不合格物资发生情况,以“进场物资不合格品登记台帐”形式交项目机械物资部,机械物资部汇总各项目部的不合格物资情况,作为项目以后评价、选择供方的依据。6、相关文件《记录控制程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物资采购控制程序》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l不合格品台帐7.2不合格品记录、评审处置记录表二十三、事故、事件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对事故、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实现,同时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能尽快的开展调查和做出处理,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及各项目部施工生产、生活范围内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及报告。3、术语和定义 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与《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l安质部负责事故、事件管理程序的归口管理,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中的事故、事件的控制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4.2项目部认真配合对本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5、工作程序5.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的处理环境、安全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首先按照《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进行控制,防止事态扩大。事故分类、报告、调查处理按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执行。5.1.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报告a)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直接或逐级报告安质部和项目领导。b)重伤事故、重大事故、事件由项目安质部按规定逐级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管辖区安全监督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及其他政府主管部门。c)重大、特大事故、事件发生后,在报告的同时,事故发生单位值班领导或员工应及时组织人员开展临时救援工作,防止事态扩大。救援的同时注意保护好事故、事件现场。d)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向办公室等相关处室报告。e)职工经确认患有职业病后,按规定上报办公室。5.2事故调查5.2.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必需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a轻伤安全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将事故调查报告项目安质部;b一般质量事故由事故发尘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上报安质部:c重伤安全事故由项目生产副总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于事故发生后7日内填报“事故调查处理”报告;d火灾、交通事故及其他意外,由项目办公室及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由项目主管领导主持调查:e项目综合办公室每年组织职业病原因、病情的调查工作,对职业病的发病原因,病情防治或应急措施提出书面报告。5.2.2调查组职责①组织技术鉴定,必要时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堪察、测绘以及信息采集等;②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③查明事故性质,事故责任者及责任单位;④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⑤写出事故调查报告。5.3事故处理5.3.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环境、安全事故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经项目领导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认定后,由事故发生单位负责落实;安质部对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办公室负责对职业病的防治处理,并将结果报告项目有关领导。5.3.2因忽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玩忽职守,以致造成伤亡事故和重大环境事故的,由项目按照国家和河北省有关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3.3发生事故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迟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无正当理由拒绝配合调查组调查,由项目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对部门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5.3.4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打击报复的,由项目领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3.5对于重伤、死亡或非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或环境事件由项目总经理或生产副总经理主持召开事故现场会,与会人员包括事故部门、责任人员和项目及项目部的有关人员,以会代教,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5.3.6事故现场需要恢复生产,必须经项目总经理同意后方可复工。5.3.7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患职业病职工应享受的待遇执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规定》。本程序中涉及的调查处理过程中与国家建设部和劳动部门规定有抵触时,以国家地方规定为准。5.4安质部要登记所有事故,建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6、相关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7、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7.2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二十四、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查明实际的和潜在的不符合原因,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和防止不合格的发生。2、使用范围适用于项目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及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4、职责4.1工程部主控本程序,负责组织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并监督实施效果。4.2安质部负责组织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并监督实施效果。4.3办公室负责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不符合及管理评审中产生的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并监督实施效果。4.4相关部门及项目部负责本部门出现的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5、工作程序5.1不符合的确认准则1)标准2)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3)管理体系文件5.2不符合的信息来源1)工程部、安质部负责主管范围内的不符合;2)日常监测和测量中发现的不符合;3)内、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4)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5)业主及其代表反映和投诉、监理和上级通报、通知;6)业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7)其它来源。5.3不符合或可能存在的不符合5.3.1责任部门负责人对可能存在不符合信息进行分析,确定不符合的原因,确认是否需对其采取预防措施,对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隐患应采取预防措施。5.3.2对严重、且重复发生,影响极大的不符合因素、工程质量通病,薄弱的环节,应采取纠正措施。5.3.3对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由责任部门负责人制定。 5.3.4对不属于本部门,但又与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有关的信息,及时向安质部传递。5.4原因调查5.4.l责任部门针对不符合进行原因调查:A)人员素质和配备情况;B)机械设备配备和运行情况:C)原材料控制情况;D)工作环境控制情况;E)对文件标准学习领会情况:F)体系内文件制定是否完善和实施过程中执行情况。5.5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验证5.5.1责任部门对不符合信息能马上解决的,马上处理。5.5.2责任部门对须采取纠正措施的,要根据调查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以消除实际存在的不符合原因。5.5.3责任部门对潜在的不符合原因,制定预防措施。5.5.4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的责任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进行评审,确认其适宜性,经济性、有效性以及新的措施不会带来新的环境因素和风险更大的危险源后实施,并编制纠正措施。5.5.5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作为实施证据。5.5.6工程部,安质部负责组织验证在施工中产生严重不符合的项目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按计划全部落实完毕,如效果不明显的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对于相关方提出的不符合或投诉,实施后应予以反馈。5.5.7办公室负责组织验证在体系运行中产生严重不符合的部门、项目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6、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事故、事件管理程序》 7、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记录7.1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