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45730
大小:68.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01
《板桥杂记》 清 余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者简介 余怀(1617~1696)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又号曼持老人。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他与杜□、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 关于余怀的生平,史料上仅有零星的记载,多散见于他人诗文别集,禾记中,而志乘所列之传,多陈陈相因,不离王士禛等人所作的小传。近人柳诒征先生据《玉琴斋词》中的有关记载确证了《续颖年录》关于余怀生年的记载。此后,官桂铨《余怀卒年考》、范志新《余怀生卒年考辨》、李金堂《清代金陵学人传略——余怀传》等文章,对余怀的的生平都做了较
2、为详尽的考证。 余怀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七月十四日。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余怀生于莆田,后寓居南京。然康爵先生引《雪鸿堂诗话》言:“苏门余澹心曰:‘余闽人,而生长金陵。生平以未游开夷,未食荔支为恨。’”据此推证,余怀是生于南京、长于南京、祖籍福建莆田而已。余家身,可能是书香门箬。曹溶《送余澹心远金陵歌》言:“余子闽中名士族,几年移住长干曲。”至少是殷实的家庭。方文在《余先生六十》中称:“瑶岛移来自八闽,却依京国寄闲身。藏万卷儿能读。酒泛千锺家不贫。”《余先生六十》作于崇祯辛巳年(一六四一)题下注“澹心尊人”,可
3、见廖诗是为余怀的父亲六十大寿而作的。也说明了余怀的确是在“书藏成卷”、“家不贫”的环境中长大的。(《余怀集》) 余怀才情艳逸,其诗词用笔较为深细,表现出悠情绵邈的意境。如《由画溪三箬至合溪》:"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桃源不是无寻处,枫叶纷纷路转迷",将其怅惘之情,溶入苍凉寥落的画面之中。朱彝尊评此诗有"晚唐风格",有一种"秋花"式的"幽艳晚香之韵"。尤其是明亡后,他对一代兴衰,发出千秋感慨,颇多凄丽之辞。他的六首感遇词,通过和王介甫、苏子瞻、
4、陆放翁、刘后村等人的词作,形象地描写了在"故国倾覆"的情况下,一个"九分憔悴"、"心事成灰"的"江南游子"的悲哀。这些作品情感凄怆,词采清丽,颇为吴伟业、王士□所称道。23 此外,他的笔记《板桥杂记》记载狭邪之事,共分3卷,上卷雅游,中卷丽品,下卷轶事。其自序曾阐述了以狭邪、艳冶之事生发感慨的原因,认为:"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流,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
5、岂有过此者乎!"因此,极力渲染当年的繁华,以对照今日的凄凉,是这本笔记的写作上的特点。著有《味外斋文稿》、《研山堂集》、《秋雪词》、《板桥杂记》、《东山谈苑》、《砚林》等。——百度百科23《板桥杂记》——清·余怀序或问余曰:“《板桥杂记》何为而作也?” 余应之曰:“有为而作也。” 或者又曰:“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录者何限,而子唯狭邪之是述,艳治之是传,不已荒乎?” 余乃听然而笑曰:“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治之是传也。金陵古称佳丽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
6、内。白下青溪,桃叶团扇,其为艳冶也多矣。洪武初年,建十六楼以处官妓,淡烟、轻粉,重译、来宾,称一时之韵事。自时厥后,或废或存,迨至三百年之久,而古迹寝湮,所存者为南市、珠市及旧院而已。南市者,卑屑妓所居;珠市间有殊色;若旧院,则南曲名姬、上厅行首皆在焉。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宜春之弟子,而犹幸少长承平之世,偶为北里之游。长板桥边,一吟一咏,顾盼自雄。所作歌诗,传诵诸姬之口,楚、润相看,态、娟互引,余亦自诩为平安杜书记也。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闻也
7、;洞房绮疏,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复有过此者乎!郁志未伸,俄逢丧乱,静思陈事,追念无因。聊记见闻,用编汗简,效《东京梦华》之录,标崖公蚬斗之名。岂徒狭邪之是述,艳治之是传也哉。” 客跃然而起,曰:“如此,则不可以不记。”于是《板桥杂记》作。 上卷雅游23 金陵为帝王建都之地,公侯戚畹,甲第连云,宗室王孙,翩翩裘马,以及乌衣子弟,湖海宾游,靡不挟弹吹箫,经过赵、李,每开筵宴,则传呼乐籍,罗绮芬芳,行酒纠觞,留髡送客,酒阑棋罢,
8、堕珥遗簪。真欲界之仙都,升平之乐国也。 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精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到门则铜环半启,珠箔低垂;升阶则猧儿吠客,鹦哥唤茶;登堂则假母肃迎,分宾抗礼;进轩则丫鬟毕妆,捧艳而出;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竞陈;定情则目眺心挑,绸缪宛转,纨绔少年,绣肠才子,无不魂迷色阵,气尽雌风矣。妓家,仆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