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发出计价案例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

ID:22844668

大小:87.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1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_第1页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_第2页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_第3页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_第4页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案例: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资料:红星工厂2002年6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6月1日 期初结存 150件 单价60元 计9000元6月8日 销售    70件      6月15日 购进   100件  62元  计6200元6月20日 销售   50件       6月24日 销售   90件6月28日 购进   200件  68元  计13600元6月30日 销售   60件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分析与解答:1、先进先出法:  该方法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

2、”,根据这一前提,计入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成本应顺着收入存货批次的单位成本次序计算。当然,这仅是为了计价,与物品实际入库或发出的次序并无多大关系。  本案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2002年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61期初      150609000 8销售   7060420080604800 15购进10062    80100606211000 20销售   506030003010060628000 24销售   306060621800372040622480 28购进2006813600   4020

3、0626816080 30销售   40206268248013601806812240  销售成本   270 16560   2、加权平均法:又分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本案例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2002年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61期初结存      150609000 8销

4、售   70  80   15购进100626200   180   20销售   50  130   24销售   90  40   28购进2006813600   240   30销售   60  180 11520  销售成本   2706417280   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与结存单价不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

5、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其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前结存数量+本次购入数量)  仍以前例,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61.11(元)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66.85(元)  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2002年摘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61期初结存      150609000 8销售   7060420080

6、604800 15购进100626200   18061.1111000 20销售   5061.11305613061.117944 24销售   9061.1155004061.112444 28购进2006813600   24066.8516044 30销售   6066.85401118066.8512033  销售成本   270 16767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随时提供存货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制。但这种方法,由于每次进货后都要计算一次平均价,势必会增加会计核算工作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