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

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

ID:22835329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_第1页
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_第2页
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_第3页
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_第4页
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脉络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世界历史变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和发展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之后的第二国际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原始扩张的时候,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突出、斗争激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分析与这种背景正相契合,因此得到广泛传播。但由于西方国家深远的自由民主传统,民主制度成为革命方式中受到广泛支持的一种。因而,第二国际时期的理论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进行阶级斗争、革命可否通过民主选举制度进行来展开的。到了第三国际时期,列宁对马克思原有理

2、论的突破和发展,虽然马克思列宁主义使苏联得以成立和维持,但它所依靠的先锋队和集中制遭到了很多学者的反对。随后,一战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借机进行了自我调整,在战后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这使得学者们开始对马克思所预测的资本主义经济必然走向崩溃产生了质疑。因此,前期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的可能性很悲观,而后期该学派的学者则开始寻求如何使个人的反抗成为可能。到了晚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国际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强烈反对,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上的声誉,东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举起了人道主义的旗帜,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

3、个人异化和实现解放的关照。异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较早期的一个概念,开始重新受到关注。在北美和西欧,由于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阵地的转移,理论阵地也开始转变。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普遍崇尚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倾向结合,产生了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学者们,意图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偏重阶级分析的倾向,使个人和阶级之间联合起来,并且避免党的先锋队思想可能带来的极权主义,突出个人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契合了晚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对商业自由理念的需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愈加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必然产生的经济危机并

4、没有消失,只是由于其自我调整而趋于和缓、周期更长,人们受到的剥削也没有在本质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导致的危机从经济扩展到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危机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领域,产生了两个分支:其一,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国家危机理论,分析了自由主义经济与国家社会管理之间的矛盾。他们认为这种危机必须由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来解决。其二,对生态危机的关注,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不应该盲目地不断扩大生产,应该将人们的满足从消费过程导向生产过程,实现异化消费的复归。而随着西方马克

5、思主义的阵地不断扩张,美国的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也为解决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共产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从上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看,其理论的发展一直是与西方社会问题的解决相应而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也产生了不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的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方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这恰恰印证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思想理论正是对时代问题的形而上的解答。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凸显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6、来看,虽然很多学者没有抛弃阶级分析、认为阶级仍然是重要的概念,但异化理论却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其原因在于,阶级分析将使个人隐没在革命中,而异化则体现了对个人心理感受的关注,并且可以通过异化的概念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比阶级分析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阶级分析虽然能够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清晰地解释大量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却不可避免地隐没了个人。但马克思并不是忽视个人的,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已经指出了共产主义是一个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的社会,而在

7、《资本论》中,也说明了一切的社会财富都于个人的劳动。但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和苏联的共产主义实践,使人们越来越害怕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可能导致的极权主义,因而突出个人权利自由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以阶级的名义或利益剥夺个人的权利利益,甚至对人的生命的践踏。这种开始重视个人的趋势,从法兰克福学派兴起,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中得到高扬。在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派中,学者们则开始探索在阶级和个人之间的合理联接途径,试图弥合阶级和个人之间的鸿沟,以完善马克思在阶级理论上的空缺。应当说,这是对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的有益补充,但遗憾的是,个

8、人主义学者们并没有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答案。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现象学,都无法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程度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也无法统一后来学者们的思想,至多只是向人们指出了一个新的重要概念或领域个人和个人的经验或感受。  虽然马克思从未忽视个人,但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确实没有将个人与阶级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的重点详加解释。以苏联为鉴,阶级利益能够完全代表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