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33364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31
《螺旋式上升:职业成功的捷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螺旋式上升:职业成功的捷径在我们考察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时,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职业生涯并非是一条平坦的直线,相反,它是周期性的、曲线型的。在职业生涯的波涛起伏中,它的上升呈一种螺旋式的轨迹,对此,我们称之为螺旋式上升。 什么是螺旋式上升? 在人一生的职业周期中,就像正弦曲线一样,是一个从波峰到波谷,又从波谷到波峰的波浪式轨迹。在这个过程中,事业的发展很少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是像螺旋梯一样,在盘旋中走到最高点。 哪些人需要了解螺旋式上升? 1、渴望成功、期待事业有所成就的职业女性。对于努力、上进,有追求、有理想的职业
2、女性来说,了解了职业人生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就不至于急于求成,也不至于沉湎于短暂的成绩,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2、至少受过一门专业培训,有一门专业知识。虽然从原则上来说,螺旋式上升的规则适用于任何职业人,但是,对于有专业知识的人来说,这个规则会体现得更集中。而在当今社会,也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人能轻易成功。 3、不轻易满足现有成绩的职业女性。对于不轻易满足的职业女性来说,了解了职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轨迹,就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为什么职业发展会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职业发展的轨迹之
3、所以是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直线上扬,是有它的特定原因的: 1、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我们的大脑接受外界信息以后,都有一个自我消化和梳理的过程,这种活动即使在我们的睡眠中也在进行。当我们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思考深入到一定深度,就会自发地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 2、如同小孩每一步的前进都得益于无数次摔跤经验的积累。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学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个停滞时期,再要有所提高就很困难了,非得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感到进展,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3、对环境的认知和适应需要是一个过程。当人进入新环境时,总要有一
4、个了解环境,让环境认识自己的过程,通过相互沟通、磨合和适应,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如果我们被动适应,磨合期较长,磨合效果较差,我们就会感到曲折,感到压抑;如果我们能主动研究适应环境,很快被大家所认可,并融入组织群体之中,就能很快进入职业生涯的肯定阶段。但是平衡是暂时的、动态的,某些因素的变化会打破固有的平衡,我们的适应过程又会重新开始。 4、体力和精力的制约。人要受到体力和精力的制约。身体健康状况构成我们成功的上限,再能干的人总也不能每天工作24小时,总也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总也不能看见背后的情况。如同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媒介和手段
5、,但还要忍受信息失真和其他意志的干扰。 直线式上升是否存在? 环境有时就是偏爱一些人,使他们春风化雨,一帆风顺,年纪轻轻就取得骄人的业绩,为什么他们不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1、但持这种疑问的人,只看到了问题的前一半。职业的成功有大器早成,有大器晚成,也有蓄势待发而终身未果的。但都离不开资源的积累,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的。那些大器早成的人,也是他们早期积累的结果,如果成功以后不继续奋斗,也很难再有建树。 2、人长期接受一种刺激,对这种刺激的敏感性就会下降。同样,如果一个人一直身处顺境,随着成功的积累,他所体会到的成就感会逐渐递减。
6、 3、如果成功者不继续努力,当他为了获得更大成功而不断追求更大的目标时,他所需要的资源会越来越多,但制约因素、制约力量也会同步增长。这种目标的膨胀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有一天遭遇失败。 4、成功经历较多而失败较少的人会非常自负,逐渐对自己昔日的成功经验形成一种迷信,感觉自己天下无敌,无所不能。自我膨胀的结果使他们不能虚心接受外来的新事物,终于有一天,情况发生很大变化,他们翻船了。迷信和膨胀的程度越高,他们的失败会越惨重。 由此可知,直线式上升即使有,也只会停留在某一阶段,从职业生涯发展的长期来看,还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把握方向,
7、在螺旋式中上升: 既然已经知道职业生涯必须沿着曲折的道路迂回前进,何把把握好方向,在螺旋中求上升? 1、定位你的职业角色。进行职业设计,首先要树立职业营销的概念,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职业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在职业定位时,既要从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出发,也要注意市场的需求,避免供需矛盾。因此,进行职业设计必须分析职业行情的变化趋势,首先考虑社会需求和自己的能力,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意愿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设计。 2、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是一个复合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深度,同时还需求通用化和灵活多变的各种技能。从个
8、人的角度讲,我们自己不能单纯沉湎于过去狭隘的专业领域,而要广泛涉猎,继续接受教育,巩固自己的基础,增强适应性,以求左右逢源之效。现在有许多跨学科、跨专业、主辅双修的人才,正是宽口径战略的表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