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21840
大小:109.1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1
《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年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8.4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3)苏轼在《江城子》中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诗句,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意境与之相似的一句是“,”。2.按要求选择。(5分)(1)今年南汇桃花节,小刘去踏青觅胜,欲留影配诗,下列诗句和赏花场景不匹配的一项是()。(2分)A.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C.花开不并
2、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D.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明是史,未进入文明之前是史前时期,未进入文明的文化是史前文化,未有字,焉有史?文明的标志当然是文字,,中国人大可底气十足地说,中华文明至少肇始于三千年前,其独一无二的持久性正有汉字之功。A.而文明预示着文字有走向伟大的资本与长寿的禀赋B.而文字预示着文明有走向伟大的资本与长寿的禀赋C.而文明预示着文字有走向长寿与伟大的资本和禀赋D.而文字预示着文明有长寿的资本与走向伟大的禀赋二阅读(70分)(一)
3、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导演的限制与自由①导演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近代戏剧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主流派认为,剧本是舞台艺术的基础,导演则是剧本的诠释者和体现者。导演创作,可以发展或充实刷本,但却不能违背原作的立意与风格。从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美国的贝拉斯科、中国的焦菊隐等,都持这种观点。②也有人认为,导演是现代戏剧的核心,他可以随意篡改或解构剧本,甚至干脆不要据本,正如他有权设计布景,有权摆布演员,有权使用音响灯光一样。一些先锋派导演或理论家多持这种观点。如果把这种“导演中心”论限制在演出的范围
4、内,还是有道理的,作为某种创新实验,更是无可厚非,但要推行于全部戏刷活动,恐怕就行不通了。③导演的职责是排戏。作为整个创作群体的一员,导演的基本职责是把剧本搬到舞台上去,使文学形象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舞台形象。而剧本,特别是那些久经考验的经典剧目,往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容,所以一个导演必须具备广博的社会、历史、人文知识,方能深入发握原作的思想内涵,充分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其次,导演是演出的组织者。为了把各种艺术成分组织起来,融为一体,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舞台形象,导演必须谙悉舞台艺术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组织领
5、导能力。第三,导演还承担着培养演员的责任。演员是舞台艺术的中心,当然也是导演的主要表现手段。选好演员,往往戏就成功了一半。好的导演,在排戏当中,能以各种方式启发演员,激起演员的创作欲望,从而大大提高演员的艺术表现能力。现代剧坛上的许多优秀演员,都是在一些著名导流的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的。④导演艺术是以刷本为基出,以完整和谐的舞台艺术为表现形式的二度创作。导演创作不仅受到剧本的制约,而且必须在舞台艺术和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可以说,导演是戏剧艺术里限制最多,也最富挑战性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戴着脚镣跳舞。所
6、以,《艺术形态学》的作者莫·卡冈说,“导演是最少独立性的艺术,因为它是其他所有艺术的上层建筑,而它控制其他这些艺术,使它们互相‘迁就”,最终创造出以它们的综合为基础的新的艺术。”⑤有时候,因为演员、舞台或社会环境的限制,即使是名家执导,也会把一些优秀剧作给弄得支离破碎,面日全非。欧阳予倩先生曾先后三次执导曹禺的《日出》,每次都不一样,第一次(1937年2月)是个业余剧团,因为找不到扮演翠喜的演员和做效果的人,不得不删去整个第三幕,结果让专程赴上海观摩演出的曹禺很不高兴,认为它没有体现出原作的立意来。4个月后,欧
7、阳予倩为中国旅行剧团导演《日出》,就保留了第三幕。为什么呢?因为该团是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聚焦了不少人才,可供导演支使,为其二度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演出大获成功。特别是扮演翠喜的青年演员王荔,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欧阳山尊总管舞美灯光效果,做得也很有层次情调,台口处那面背对观众的空架衣镜和全刷繁复的音响效果,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禺看后非常满意。演员、布景、效果等舞台艺术条件对导演的制约,由此可见一斑。⑥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导演又是戏剧艺术里表现手段最多,自由度最大的工作。对剧本,他有选择和修改的权力,对
8、演员,他有遴选和调教的职责,对舞台艺术的方方面面,他有根据整体构思和排演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的自由。限制与自由都是相对的。譬如有些剧本,本身平平,乏善可陈,但是到了优秀导演手里,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排出令观众耳目一新的好戏来。郭沫若的《蔡文姬》(1959),又是写自己,又是替曹操翻案,主题分裂,合词啰嗦,就连作家本人都说它“很不成热”。但幸运的是遇到了焦菊隐这样的好导演。焦弱化了作者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