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

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

ID:22810476

大小:6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31

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_第1页
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_第2页
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_第3页
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_第4页
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  一、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由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地位得以上升;从促销费、扩内需到转方式、调结构,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愈发凸显。乡村旅游从农家乐、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农民自发经济,到休闲度假农庄的聚集发展,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带来了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改善。  乡村旅游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成为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截止2013年底,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3

2、亿人次,约占全国出游总量的30%;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份,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全国乡村旅游经营户有170多万家,营业收入达2800多亿元,带动超过3000万农民受益。  十八大后城镇化发展再次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概念得到广泛关注。我国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农村城镇化,对实现农民就地和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旅游经济的强大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  二、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文献梳理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被业界普遍接受。乡村旅游的研究随着二十多年的实践发展逐渐增多,截止2013年4月,中国知X中以乡村旅游为篇名进行检索结果达6934条。其中,2006年相关文献出现井喷式增长;2009-2011年发表文献数量达顶峰,约976篇。其研究主题主要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卢小丽,2014).在乡村旅游

4、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关系研究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新兴产业,对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张媛,2013)不可否认。  (二)乡村旅游经济与生态化转型  自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之后,产业生态化思想迅速萌发。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研究也从概念和理论框架的探讨,逐步转入涵盖理念、技术、社会、文化、经济、制度及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涉及到工业、农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生态化转型较多。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化转型也得到关注。高大帅(2009)从产业生态化发展对旅游业的启示入手,

5、在微观、中观、宏观上分析了如何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明庆忠(2010)认为低碳旅游与旅游产业生态化具有一致的本质,核心是旅游产业系统的生态化,构造旅游产业系统并形成物质、能源输入输出平衡的旅游产业价值连的全过程生态化。低碳旅游应该成为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成英文等(2013)论述了旅游转型的概念和框架,说明了旅游转型的内容包括市场转型、企业转型、产业转型、宏观视角转型,尤其指出转型不等于升级。乡村旅游产业要实现生态化转型,说明需要在旅游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中加入生态要素,实现生态要素的内生化,从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刘思

6、华,2006),重组乡村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要素,协调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内在要求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催化作用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生态化转型的压力。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兼顾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在乡村旅游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基础上完善旅游功能,实现对当地资源的深度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改善社区及当地居民经济、社会状况,同时满足城市游客观光、休闲、游憩、度假等需要。  

7、(一)生态化转型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旅游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的普遍共识,使人们容易忽视旅游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对环境和乡村资源造成的破坏。乡村旅游资源所依赖的乡村资源环境的脆弱性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加剧。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延续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方式,会带来相应的生态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自然环境改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原真性。保护意识淡薄、财力不济、外出务工等原因,造成村落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农村规划无序性以及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变,无序拆旧建新造成农村村落格局风貌自主自建性破坏

8、,也降低了乡村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生态价值。归根到底,其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人和自然之间的良性关系是生态经济的内在特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反生态现象制约了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化转型道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