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806753
大小:29.2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31
《愚公移山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 导语:《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这则寓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愚公毕力平险,移去两座大山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很有启发意义。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愚公移山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欢迎阅读参考!愚公移山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以本文的重点词语为主线,回顾、复习前面几册课本中的文言词句。 2.学会用“找中心句、抓关键词”的方法去准确地解读文章的主题。 二、教学设想: 对于文言文的复习,“大
2、容量,高效率”始终是我们强调的重点,但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往往是注重了前者,就忽视了后者,容量一旦大,效率就会不高。所以就需要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即最常用、最简单的“找中心句、抓关键词”的办法,让他们迅速地确定文章的主题,然后到原文当中去加以佐证。 改变过去逐字逐句串讲的方式,运用“主题探究”的方式,试着用“追问”的办法,用一个字去撬动整个课堂。本文的作者意在宏扬愚公面对困难,挖山不止的“诚心”,所以要抓住“帝感其诚”中的“诚”字去进行文本的剖析,以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课时:1课时
3、 四、板块: 1.解读本文的题目。 2.证明自己的解读。 五、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背诵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并翻译。 抓住课文重点词语,前后勾连,回顾、复习前面几册课文中的文言词语。 二、解读题目。 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愚公移山”,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预期答案: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天帝,于是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移走了这两座大山。 当答案不够准确时,可以提示:(1)这两座大山是愚公用箕畚一点一点运走的吗?(2)那这篇文章的题目换成“夸娥氏二子移山”多好啊!为什么非要写成“愚公移山”呢?
4、 2.也就是说,移走两座大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一个字—— 预期答案:诚。(板书:诚) 也就是说,本文的主题是在赞扬愚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地要铲平困难的诚心。那么,这个主题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得加以证明。原文当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愚公的诚心? 三、证明自己的解读。 1.第三小节——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解读:(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①这句话读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
5、语气来读?可以找一位同学来试试。可以提示:长息是什么意思?说这话的时候,愚公是怎么想的? 小结:从愚公的这一声长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诚心是何等的坚定啊! ②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顶针。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可以提示:小时候,我们经常听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后一句话的头是前一句话的尾等。 引出下一问题:后面还有哪句话也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 (2)解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
6、叟无以应。 ①我觉得这句话有点繁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多麻烦呀!完全可以简单一点:吾子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样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而且非常简洁,好不好? 预期答案:不好,这样虽然简洁,但没有气势,无法表现出愚公移山的那颗坚定不移的诚心。 小结:这种顶针手法的运用,这种看似繁琐的语言,恰恰能够把愚公的移山的诚心、志气和决心表现出来,这样的语言,就让我们觉得: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比单纯的“子孙无穷匮”要有力得多。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愚公的诚心
7、。 后面的一句话表明他的这一番长篇大谈确实起到了作用,是哪句话? 预期答案: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提问:“亡以应”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叫做——? 预期答案:无言以对(哑口无言亦可)。 在愚公的诚心面前,连聪明的智叟也无话可说了。 2.除了愚公自己的话,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愚公的诚心? 提示:困难越大,越能表现愚公的诚心。 (1)解读:①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提示:抓住“
8、本”字去解读。 3.对于愚公的这番“诚心”,其他的人分别持什么态度? (1)解读: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解读: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提示:可以将二者进行比较。 “笑”与“献”的比较、“君”与“汝”的比较、“一毛”与“魁父”的区别。另外,还要解读“甚矣”和“其”两个字的语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