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

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

ID:22796883

大小:70.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1

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_第1页
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_第2页
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_第3页
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_第4页
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粗浅探讨1、犯罪客体多样化。犯罪客体指向的是犯罪行为侵害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在上述37起案件中,有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等。在其他地区和领域内,不乏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防利益,军人违反职责罪,基本覆盖刑法所保护的全部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涉及罪名逐渐增多,侵害领域不断扩大。2012年,**县法院办结的老年人犯罪6起,涉及罪名故意伤害罪,贪污罪,交通肇事

2、罪,拐卖妇女、儿童罪共4项;2013年增加了盗窃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等3项罪名;2014有新增了滥用职权罪、抢劫罪、诈骗罪、集资诈骗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危险驾驶罪等6项罪名;并于2015年又新增强奸罪等涉性犯罪。3、从犯罪的对象上看,多为弱势群体。进入老年以后,生理机能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老变化。因此,一些老年人往往把犯罪对象直接指向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较弱的儿童、妇女、残疾人等生理机能较弱,分辨能力较低的弱势群体。由此可见,老年人犯罪总体来说所占比例不大,但犯罪

3、类型五花八门,涉及面广,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老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犯罪人自身生理机能衰退,心理控制能力下降,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徳水准低下等主观原因外,还有不容忽视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以及其他各种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1、从心理和生理特征方面来看,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袞退,基本处于退休或者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从事业有成,地位较高的集体或家庭的核心成员突然变为受保护,受赡养的二线角色,迟暮感、失落感大大增加,容易被冷落,同时多处于家居而少处于群体生活中,易产

4、生孤独感。因此,思想颓废,性情暴躁,敏感多疑,怨天尤人、固执己见、缺乏宽容,心理承受和控制能力下降,遇到纠纷时不易克制,容易因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日常琐事等引起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进而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更有因生理需求不能得到合理解决从而滋生涉性犯罪的现象。2、受腐朽落后思想影响,部分老年人降低了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认为自己为国家、集体和家庭辛苦操劳一辈子,到年老退休时,就没有太多的责任和束缚,应该及时行乐,享受生活,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为了获取金钱和物质享受,忽视国家法律,降低

5、道徳底线,走上犯罪道路。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村干部多由60岁左右人员担任,相当一部分存有当官就为捞的思想,往往发生塌方式贪腐事件。同时还存在少数退休人员利用A己多年的人际关系,为家人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的现象存在。3、从自我修养方面看,违法犯罪的老年人一般文化水平低,绝大多数是文盲到小学文化。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往往依照自己的经验和风俗习惯为人做事,对于法律知识非常陌生,道德要求不高,法律意识浅薄,容易产生道徳缺失、行为失范,甚至触及法律的行为而不自知。1、社会、家庭对老年人关爱较少。老年人在青壮年

6、时期,精神充实,在追求事业和生活的压力下,可以专心生产生活,有很好的抵制外界压力和不良影响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承受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身心机能衰退,社会地位下降,子女成家另居,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减少,使得老人晚年生活孤苦寂莫,单调乏味,甚至有些老年人缺少经济来源,生活无着落,无依无靠,生活困难得不到帮助,苦闷心情得不到缓解,感情脆弱,受到压力和外界刺激时,极易产生犯罪冲动。2、生活压力增大,对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有限的收入难以完全支付生活开支和医疗,而子女因经济状况和思想道德水平不同,不同程度存在不能

7、或者不愿承担老人的赡养义务,多个子女之间也容易发生赡养纠纷。尤其是对处于农村或者无业者来说,大量的青壮年出外务工,啃老族的不断增加,赡养纠纷急剧增多,一些老年人不但要承担自身生产生活和医疗等费用,还要承担孙子女乃至部分子女的生活教育费用。在无人赡养,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又无经济收入情况下,也易发生一些盗窃、抢劫、诈骗等财产性犯罪案件。3、社会刺激因素增多,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也是造成老年人性犯罪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很大一部分观念认为让老年人吃饱穿好就是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往往忽视了随着生理和心理能力

8、的降低,对于是非美丑善恶等观念的分辨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比较容易降低自我道德修养,因此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应该比其他时期更为重要。然而,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娱乐方式、场所相对较少,多数老年人终日无所事事.特别是农村老年人业余生活贫乏、精神空虚、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愚昧迷信,导致一些不健康的甚至非法的如黄赌毒或者迷信、邪教活动乘虚而入。4、“空巢”现象的出现,使老年人犯罪有了可乘之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老龄化结构的不断加剧,子女因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生活,从而产生“空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