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龙门山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

川龙门山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

ID:22786514

大小:68.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1

川龙门山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_第1页
川龙门山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_第2页
川龙门山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_第3页
川龙门山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_第4页
川龙门山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龙门山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载于:喀斯特旅游资源基础理论与开发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143-149四川龙门山灰岩质砾岩喀斯特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开发范晓(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成都610213)摘要:四川龙门山的灰岩质砾岩喀斯特是世界上罕见的喀斯特类型和自然景观类型,在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上都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全面论述了龙门山砾岩喀斯特的地质背景、地貌特征和成因机制,并提出了砾岩喀斯特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对策关键词:喀斯特砾岩旅游开发龙门山四川1.引言喀斯特,按照其普通的定义,是指因岩石的化学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和地貌现象,它主要是在石灰岩等碳酸盐岩石中发生与形成,也见于石膏、岩盐等易溶岩

2、石中,这些岩石大都属于化学沉积成因。在四川的龙门山地区,有一种机械沉积的碎屑岩—灰岩质砾岩形成的喀斯特(以下简称砾岩喀斯特),它不仅因其特殊的科学意义引人注目,也构成了独特的具有重要旅游开发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龙门山,是四川盆地西缘的雄伟山脉,绵延逶迤于成都平原和川西高原之间,呈北东—南西走向,北起广元,南达天全,长约500km,宽30—70km。四川龙门山的砾岩喀斯特主要分布于龙门山前山的丘陵和低山区,在江油、安县、绵竹、邛崃、芦山等地最为集中,在地表形成千姿百态的峰丛、石柱、石林、石芽、漏斗等地貌,在地下则形成大规模的溶洞和洞穴沉积。这些地貌景观已构成诸如江油窦团山、安县龙泉砾宫、

3、安县罗浮山、芦山龙门洞等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地。2.地质背景及地层和岩石研究2.1区域地质概况12龙门山是晚三叠世末开始形成,并逐步演化发展的一个北东走向的大陆内的造山带。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构造作用下,龙门山经历了多阶段的抬升、隆起与剥夷,同时也在龙门山南东侧的山前地带,堆积形成了以砾岩层为特征的巨厚的由多个旋回构成的磨拉石建造,其地质时代包括晚三叠世、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龙门山的砾岩喀斯特形成于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砾岩地层中,这套地层在整个四川盆地以泥岩和砂岩为主,但往西至盆地边缘的龙门山,便相变为粗碎屑的山前冲积扇砾岩堆积,这套砾岩地层有多个层位,历史上曾分别被命名为

4、莲花口组、剑门关组、城墙岩群、赵公山砾岩、灌口砾岩等等。根据最近的包括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内的研究成果,除了莲花口组、剑门关组等传统的名称以外,这些砾岩从岩石地层的角度又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地方性的名称,例如侏罗系的飞水山砂砾岩、大溪砾岩、白垩系的冒石子砾岩、古近系的宝盛砂砾岩等。这些砾岩根据砾石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石英质砾岩、复成分砾岩和灰岩质砾岩三大类,它反映了物源区岩石组成的差异。龙门山的砾岩喀斯特和这其中的灰岩质砾岩有关,正是这些灰岩质砾岩构成了龙门山砾岩喀斯特发育的物质基础。因此,下面对这些灰岩质砾岩的特征加以分析。2.2层位及空间分布按照这套灰岩质砾岩的空间分布,可以将其分为龙

5、门山北、中、南三个区段(参见表1)。龙门山北段(广元至江油),有两个集中出露地:广元西侧的白龙江两岸;江油文胜至武都一带。灰岩质砾岩的主要层位是侏罗系的莲花口组下段和白垩系的剑门关组下部,其次是千佛崖组下部。莲花口组下段灰岩质砾岩层的厚度可达220m左右,如江油窦团山等地;剑门关组下段的灰岩质砾岩层厚度80m以上,即习称的剑门关砾岩,在剑阁剑门关至江油新兴一线均有分布。千佛崖组下部的灰岩质砾岩零星出露,其砾岩层厚一般仅数米,多层砾岩与砂岩、泥岩构成韵律层。龙门山中段(江油至都江堰),灰岩质砾岩出露的主要层位是侏罗系的莲花口组和白垩系的剑门关组下段。有两个集中出露地:安县安昌至睢水,砾岩

6、层厚最大可达440m,多层砾岩累计厚可达690m以上,出露面积达100km212以上;绵竹遵道至什邡八角,砾岩层厚最大可达750m,多层累计厚度达1430m以上,出露面积达17km2以上。表1龙门山灰岩质砾岩的地层层位及空间分布地层地区地质年代龙门山南段(天全—都江堰)龙门山中段至北段(都江堰—江油—广元)盆地边缘至盆地内古近纪宝盛砂砾岩※名山组白垩纪冒石子砾岩※灌口组夹关组夹关组上段剑阁组夹关组夹关组下段砾岩※汉阳铺组天马山组剑门关组※侏罗纪飞水山砾岩※莲花口组※蓬莱镇组麻子岩砾岩※遂宁组遂宁组石荀沟砂砾岩※沙溪庙组沙溪庙组两河口砂砾岩※千佛崖组※新田沟组白田坝组白田坝组自流井组三叠

7、纪须家河组须家河组四段须家河组须家河组须家河组三段砾岩※须家河组二段砾岩※须家河组一段注:有※符号者,即为有灰岩质砾岩分布的地层单位龙门山南段(都江堰至天全),在都江堰王婆岩、芦山大川—邛崃南宝—芦山宝盛至龙门、天全老场等处附近形成三个分布出露中心。灰岩质砾岩的分布层位从晚三叠统的须家河组至古近系的宝盛砂砾岩层,其中最主要的是白垩系的夹关组下段砾岩、冒石子砾岩,古近系的宝盛砂砾岩。在上述地段,各层砾岩的最大厚度分别可达400m、660m、8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