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作业规程模版

掘进作业规程模版

ID:22759337

大小:361.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31

掘进作业规程模版_第1页
掘进作业规程模版_第2页
掘进作业规程模版_第3页
掘进作业规程模版_第4页
掘进作业规程模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掘进作业规程模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11301开切眼掘进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111301开切眼掘进编制:生产技术科编制日期:2012年8月5日执行日期:2012年8月10日36会审人员签字栏签字日期经理矿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36作业规程学习和贯彻记录负责人:传达人:贯彻时间听传达人贯彻时间听传达人贯彻时间听传达人36目录第一章概况4第一节概述4第二节  编写依据4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4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4第二节煤(岩)赋存特征5第三节地质构造6第四节掘进点地质说明书7第五节水文地质7第三

2、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9第一节巷道布置9第二节支护工艺11第四章施工工艺11第一节施工方法11第二节凿岩方式12第三节爆破作业12第四节装载与运输12第五节管线敷设12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13第五章生产系统13第一节通风13第二节压风15第三节综合防尘15第四节防灭火16第五节安全监控16第六节供电17第七节排水系统17第八节运输系统17第九节通讯系统17第十节避险自救场所18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第一节劳动组织18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0第一节一通三防20第二节顶板管理

3、22第三节爆破23第四节防治水23第五节机电管理27第六节运输管理29第七节其它31第八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3536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111301开切眼掘进作业点。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目的是为了解决111301采煤工作面原煤运输及通风行人问题。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设计长度:40m。2、服务年限:三个月。四、预计开竣工时间预计开工时间为2012年8月6日,竣工时间为2012年8月10日。第二节  编写依据1、《工投×××煤业地质测量成果表》2、《工投×××煤

4、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3、《工投×××煤业井上下对照图》4、《工投×××煤业采掘工程平面图》5、现场踏勘及收集邻近生产矿井有关资料6、有关的规程、规范、规定、标准等。7、《2011版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8、《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大河煤炭分局编制版2010年5月第一版。9、《工投×××煤业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井上下对照关系表水平1840m工程名称111301开切眼地面标高+2050m~+2080m井

5、下标高1919m地面的相对位置位于井田中部采区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工作面位于一采区C13煤层中,附近无采动情况。在巷道上方预计有未探明的小窑采空积水。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巷道上部有未明采空区,施工中主要注意严格执行探放水管理制度,加强顶板管理工作。36第二节煤(岩)赋存特征煤(岩)产状、厚度、结构、坚固系数和层间距本区煤(岩)层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产状稳定,岩层厚度变化不大,走向N70°~N76°E,倾向S18°E~S20°E,倾角10.5°~26.4°,上部倾角略大于下部倾角。该掘进巷道

6、沿C9煤层走向掘进。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附图1)项目煤层名称煤层厚度(米)煤层倾角(度)工作面走向长度(m)瓦斯相对涌出量(m3/吨日)有无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燃发火期采区涌水量(m3/小时)说明13煤2.151811232.56具爆炸性无0.15煤层结构煤层硬度及节理构造顶底板围岩分类情况地层年代煤层编号柱状图层厚岩性描述P2L2C13层:::::::::::::::15.151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夹凌铁岩条带或透镜体厚4.10米;2、直接顶灰色薄至中厚状粉砂岩,厚9.25米。3、伪顶灰黑色,含炭量较高,

7、易碎易风化,易碎。-------:::::::::::::::-------:::::::::::::::-------:::::::::::::::-------:::::::::::::::1.8-2.5为主焦煤,光亮型,煤质佳。2.15···············4.5粉砂质泥岩,浅灰色,夹团块状菱铁质粉砂岩。36———————···············———————···············-------···············备注1、该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掘进过程中揭露断层落差较小

8、,对开采影响较小。2、加强工作面动态支护质量监测,加强顶板管理,保证掘进安全。3、做好前探支护的使用及管理,支护标准和支护质量符合规程要求。第三节地质构造本区地层为一南西倾斜构造,煤(岩)产状稳定,走向N28°~N30°E,倾向S60°E~S62°E,倾角22°~25°,上部倾角略大于下部。据本区地质资料,没有发现落差较大的断层(即落差40m以上的断层),也没有发现岩浆侵入本地层。由于钻孔间距限制,控制程度较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