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随笔

音乐教学随笔

ID:22755615

大小:23.6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1

音乐教学随笔_第1页
音乐教学随笔_第2页
音乐教学随笔_第3页
音乐教学随笔_第4页
音乐教学随笔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随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音乐教学随笔一般人认为音乐课最好上,学生们感兴趣。只有音乐老师才知道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音乐课堂氛围的营造是每个音乐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讲,音乐课比,语文,数学,一些主课更需要沟通与交流。音乐这东西太活。怎样才能很好的沟通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调动音乐课堂气氛,一些教师总认为,只要把课备好,把知识点准备好,这样就足够了,你在上面讲的唾沫横飞,底下的学生听得丝毫没有感觉,因为这课太死,所以说要搞活课堂气氛。教师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要揣摩学生的心思,了解什么样的形式是学生能接受,而且是喜欢接受的。

2、而不是纯粹灌输你想要灌输的东西。我们从进教室开始说起,首先,老师在跨入门槛的时候,你的脸部表情必须是微笑着的,当然是真心的微笑,接着是上课,一般的情况都是,老师喊上课,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然后老师说坐下。我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是用音乐问好的,首先他弹奏钢琴31,31,345,向学生问好,接着学生:53,53,531.音乐课的特色一下子突显出来了,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调动课堂氛围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接着是上课,传统的模式是照本宣科,一堂本应生动活泼的音乐课,硬是上成了枯燥无味的科目。尤其是欣赏课,一些中外名曲本

3、身就引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再加上老师枯燥的讲解,一堂课下来,死气沉沉。学生呵欠连天。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比如贝多芬的《命运》,首先要讲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在贝多芬病魔缠身,耳朵失宠的境况下,写出了不向命运屈服的动人旋律《命运》,音乐的主题就是,他和病魔搏斗的过程,开始的333,1.222,7,恰似鬼神在敲门的声音,一种不祥的感觉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境遇,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悲哀和惆怅,你会用怎样的曲子来表达你的心情?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老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其他资料,让学生自己听

4、,自己想,配上相应的画面。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比纯粹的讲解要生动的多,同时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总之,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同样下课也要用音乐来结束,让学生整体都感受到音乐的氛围,这样一节课下来,估计课堂氛围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音乐新课程教法万发第一中学迟晓波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其实质是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各国学校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的大潮,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学科内部某些方面的小修小改,而是进行系

5、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性质、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等。综观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特征:1.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价值。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机遇。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像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

6、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未来社会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设。前苏联音乐教育工作者更是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作了精辟的概括: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2.制订音乐课程标准。为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确保音乐课程的地位,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制订或重新制订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994年美国制订了该国有史以来第一套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下产生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从昭和33年(1958年)以来,已进行了四次

7、《中小学音乐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此外,英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制订了各具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或《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下转第24页)3.确立新的音乐课程目标。对于音乐课程目标的确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做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如美国强调“开发人的潜能,提供创造和自我表现并享受成功的机会”;德国强调“音乐面向每个学生,人的所有能力都必须得到发展”;日本强调

8、“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英国强调“发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俄罗斯强调“培养个性,促进智力发展”;香港强调“培养喜爱音乐及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儿童自律、表达、专注和协调的能力”。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各国学校音乐教育顺应这一教育改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