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29711
大小:56.0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31
《三明市“十一五”水利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明市“十一五”水利展望【摘要】“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水利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在总结“十五”水利建设成效基础上,根据三明的“三市”发展战略和“两带一圈”总体布局,提出了“十一五”三明市水利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关键词】三明水利规划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是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31万亩。全市辖有梅列、永安等十二个县(市、区),现有人口268.78万人,2005年全市地区
2、生产总值392.1亿元。一全市水系与洪旱灾害概况全市境内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有250条,其中集雨面积10〜50km2河流有108条,50~100km2河流有63条,100~500km2河流有64条,500~1000km2河流有7条,1000~5000km2河流有5条,5000km2以上河流有3条,构成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水系注入闽江。三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100mm,多年平均气温17.0〜19.4°C,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13.39亿立方米,居全省前列
3、。由于我市大多是山区性河流,山高坡陡河床比降落差大,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市水旱灾害频繁,防汛抗旱任务繁重,自公元1026年以来,记载洪灾232年次,平均4.2年发生一次,其中全市性大洪水27年次,局部大水46年次;自公元1090年以来记载旱灾113次,平均8.1年发生一次,其中全市性大旱14次,局部大旱20次。我市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水能资源可开发210万千瓦,现已开发建成水电装机容量157.38万千瓦,年发电量41.00亿千瓦时,农村电气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市100%的乡镇、村和99.7
4、%的农户用上了电,水利水电事业为兴利除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二“十五”水利建设完成情况1.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成果显著,防洪能力得到提通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全市已逐步建立能抗御洪涝灾害的防洪抗灾保障体系,各县(市、区)城区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沙溪流域防洪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建成,建成防洪堤40.742公里;金溪流域防洪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成防洪堤25.388公里;沙溪流域防洪二期工程还在续建。全市已建成江河堤防123.43公里,排涝站7座,保护耕地面积7.7万亩,保护人口
5、52万人。全市已建成洪水预警报系统、台风路径实时查询系统及配备了卫星云图机等,其中洪水预警报系统覆盖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流域约2.3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监控全市所有大、中型水库、流域梯级开发水库和13个主要水文测站,共建有30个遥测水位雨量站和83个遥测雨量站、7个中继站、2个小中继站、15个中心(分中心)站。系统应用水文、通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实时采集各流域的各站点雨情、水情信息,并及时传输到省、市、县三级防汛指挥部门。全市各县(市、区)可通过台风路径实时查询系统直接接收台风路径,实时掌握辖
6、区内风速、风向情况,为防御台风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可通过卫星云图机直接接收云图资料,使各级防汛部门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灾害性天气态势,为科学调度和正确指挥提供了决策依据。通过防洪排涝工程和洪水预警报系统建设,全市防洪能力明显增强。1.农村水利稳步发展,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1)“十五”期间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98.06万亩。(2)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把节水当作革命性措施来抓,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8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9.80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
7、35.2%,灌概水的利用率由“九五”期末的平均0.4提高到“十五”期间末的0.45。将乐、泰宁两县的初级水利化县建设通过省验收。(3)为乡民办实事解决群众吃水难,59个乡镇供水工程完成建设与改造,全市实现100%乡镇通自来水的目标,合计建成村级供水工程1160个,使67%的行政村所在地实现通简易自来水。(4)兴建一批以城区供水、灌溉为主的水库工程,新增蓄水库容2165.5万立方米。(5)拓展水利建设新领域,开展山地水利建设,为名优特经济作物提供用水保证,全市共完成山地水利工程59处,蓄水池2016座
8、容积9.91万立方米,效益经济作物面积2.49万亩。1.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断提高水库运行能力和工程效益。“十五”期间我市完成险病水库除险加固190座,通过水库除险加固有效地改善了工程的质量,基本消除了工程的险情,使一批险病情严重的水库恢复了生机,发挥了工程效益,为工程安全运行和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了地方小康社会建设。通过实施以电代燃料和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了经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