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22974
大小:5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31
《工程消防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程消防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消防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工程装饰施工的高峰期间,明火作业增多易燃材料增多,及冬季施工现场生火、室内取暖等极易发生建筑工地消防安全。该工程工期紧建设方要求必须进行冬季施工,目前项目部正在进行冬季施工办公区及职工生活区白天、夜间取暖均采用电热炉或电热毯(领导商定利用锅炉集中供暖正在落实中)为了提高消防安全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消防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消防安全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企业财
2、产和人员的安全,针对施工现场实际,项目部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灵武市河东机场西南侧、银灵高速公路东侧。本项目各子项工程的慨况见下表:子项名称地上层数檐口高度结构体系楼盖结构基础形式备注1#、2#监管冷库112.3M轻钢结构轻型钢屋面条形基础地下设置架空层植物水果暂扣库112.3M轻钢结构轻型钢屋面独立基础非清真检验冷库112.3M轻钢结构轻型钢屋面条形基础地下设置架空层1#监管冷库附属用房17.9M框架结构现浇板条形基础2#监管冷库附属用房17.9M框架架结现
3、浇板条形基础植物水果暂扣库附属用房17.9M框架结构现浇板独立基础非清真检验冷库附属用房17.9M框架结构现浇板独立基础联检大楼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局部二层)30.70M框剪结构筏板基础交易中心地下一层,地上二层11.6M框架结构筏板基础(除植物暂扣库及非清真检验库外)所有基础均安照图标要求进行4000KN/米或3000KN/米强夯。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2.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2结构使用年限:50年2.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2.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2.5抗震等级:钢筋混
4、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二、指导思想和法律依据指导思想: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应急防范工作是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地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为预防施工工地的消防安全事故,要加强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贯彻落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方针,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消防安全原理及灭火基础知识及救援知识,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法律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
5、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第四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
6、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三、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
7、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教育和组织职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消防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
8、控制住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危害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应尽快组织义务消防安全队与救援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和人体、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检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