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ID:22715597

大小:89.42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31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_第1页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_第2页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_第3页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_第4页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大学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与思考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与此同时,担负此项重任的全体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素质。换言之,开展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延安精神指引下,不仅要搞好青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更要抓紧对本校教师、尤其是党外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一、高校学生德育及其服务化展开模式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及学术界围绕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模式展开研讨。十六大以来,各行各业将“以人为本”作为自

2、己的工作尺度,而“以人为本”契合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德育之为高校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面临着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时代整合与分解。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德育工作服务化改制,这个关系符合正常的逻辑派生秩序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取向和心理状况因素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复杂化。一方面,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已放低了跨入大学校园的政治门槛,本科教育更注重培养各行业基础型知识分子,而无从沿袭以往马克思主义强制性教育。根据1998年6月对某高校1200名学生“信仰状况”的问卷调查,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只占36%,而追求权力

3、与金钱的却高达57.6%另一方面,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特征成为知识经济兴起与蓬勃的负面效应。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浪潮拍岸而来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极好的机遇,也必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已趋向于“知识就是财富”、“技术即是资本”的所谓“知本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个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观念,以及传统的个人事业观、恋爱观、家庭观、交往观,都不能适用于当代所有大学生。再一方面,大部分大学生由于个人成长环境之优越性,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承受能力日趋萎缩。处于多种文化及其价值观激烈碰撞时代的

4、当代大学生,面对着不同于以往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常常感到茫然、疑虑、混乱,诸如在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问题上认识模糊。除此之外,大学生因为幼年、少年时期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乏挫折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堪一击:耸人听闻的自杀与谋杀以及此类恶性事件,常常引起各方注意。学生德育工作服务化模式展开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具备三个有机模块:一是树立大学生科学的政治信仰,即采取多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是塑造大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即通过丰富多彩的校

5、园文化建设锻造知识经济时代合理的价值文化;三是规避大学生消极心理倾向,即拓展心理咨询服务机制达致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目的。在政治信仰教育层次上,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与内容的改革不可避免。普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方式,应当视为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模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包括多种教学形式,除一般意义上的课堂讨论外,课外的信仰兴趣培训班、演讲比赛、辩论会、“哲学角”等均能脱离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形式主义教育。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则应偏重于唯物辩证法与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教育的结合点上,这能赋予思辨性的理论以活生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

6、趣。另外,对马克思主义体系而言,可以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吸收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最终确立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在人生价值观教育层次上,应以校园文化氛为杠杆、强化学生现代人格教育。有学者指出,社会文化总是通过一定物质和精神环境使其中的个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和人格的塑造。因此,规范大学生之价值使命观,须大力促进校园文化全面发展。而提升校园文化水准不单涉及学生文艺、体育、美育等素质的培养,更重在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各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层次上,要建立、健全

7、学生基本心理情况的资料库,普及心理咨询服务。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设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经常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预测。万事开头难,心理服务是大学校园的新型组织机构,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尚处于被动阶段。所以要求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主动而积极的施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训练,并且利用热线电话、信箱、网站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维的倾诉渠道。总之,“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与高教形势现状,必须以学生在思想信仰、价值伦理、心理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为依据,使马克思主义

8、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于服务化工作模式之中,并摆脱传统“家长式”、“警察式”、“保姆式”的教育模式。二、_师大团委以青年学生为本的实践理念在举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