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

ID:22708235

大小:21.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天是学雷锋日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真诚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县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山区县,“留守儿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为此,县政协教科文卫委、宣教部门政协联络处,结合近年来我县政协开展“农村教育帮扶工程”的实践与思考,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等形式,就我县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2、 截止今年6月底,我县共有留守儿童24675人,占学生总数的40%。农村学校占70%以上,如竹林湾教学点占100%,沙畈河小学占72%,石桥铺中学占78%。他们被父母、被学校、被社会所“忽视”,心灵上缺少呵护、生活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学习上缺少辅导、安全上缺少保障,残酷地输在“起跑线上”。留守儿童通常显现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一)学习成绩较差。留守儿童与其他同学相比,由于父母教育“鞭长莫及”,发挥我县青年志愿者在环境卫生生态建设、扶贫济困、帮扶助残等方面的作用打出品牌树立形象团结和组织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志

3、愿服务中来今天是学雷锋日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真诚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隔代教育“力不从心”,在学校多数因成绩较差又受到老师的冷落,导致他们上课思想抛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自觉性不强,学习兴趣减弱,于是出现逃学、旷课,甚至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中途辍学,外出务工。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较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占30%,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农村中小学校70%的留

4、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我县的调查情况比上述还要严重。  (二)行为习惯不良。突出表现在:一是沾染不良陋习。大多不讲个人卫生,不遵守校纪校规,缺乏礼貌待人常识,不少孩子沾染上抽烟、赌博、打架、酗酒、沉迷吧、早恋等不良习性。二是心理发展异常。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在个性心理上表现异常,有的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有的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三是人生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

5、期不在孩子身边,心存愧疚,父爱母爱失常,采取物质补偿表达自己的爱。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逐渐形成“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  (三)安全状况堪忧。发挥我县青年志愿者在环境卫生生态建设、扶贫济困、帮扶助残等方面的作用打出品牌树立形象团结和组织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今天是学雷锋日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真诚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管人多为隔代老人,年迈体弱,监护能力和精力不足,使学校、家庭的安全链不牢。孩子自我保护、自我控

6、制的意识和能力弱,因而极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诸如被拐卖、被性侵等现象并不罕见;交通事故、溺水身亡、打架致伤等事故时有发生;加之一些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染上好斗滋事、小偷小摸等不良习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又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的隐患。  二、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留守儿童问题的凸显,从根本上讲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以及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教育向城市倾斜带来的结果。当今,农村尤其是边远山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拥有的生产资料严

7、重不足,不得不抛家别子,通过外出务工,挣得劳务收入来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据调查,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的占48%,单方外出的占52%,从而使儿童不得不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  (二)家庭责任意识淡薄。发挥我县青年志愿者在环境卫生生态建设、扶贫济困、帮扶助残等方面的作用打出品牌树立形象团结和组织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今天是学雷锋日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真诚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一个完整的家庭和“原始”的亲情是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需求。有的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8、他们以为只要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就行,缺乏对他们精神上的培养、引导与慰藉。有的监护人监管不力。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自身素质较低,监护能力不足,监护精力不够。有的父母过度依赖学校。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健康成长取决于老师,把“无限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更有甚者,为怕孩子长大吃亏,给他们灌输暴力恐怖意识。我们调查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