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07159
大小:5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1
《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学习方式的研宄与实践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年了,恰巧新课程改革也近十年了,回顾我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的历程,有艰辛与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时光逆转,我那时学校刚毕业,带着一颗年轻激动地心,来到农村一所只有一百多人的小学校。满眼都是期待,满脑都是课堂。我满怀激情地接过校长手中四年级语文教师的委任状,信心百倍地走上讲台,面对二十几双渴望求知的眼神,神采飞扬、滔滔不绝、端起架子、板着面孔。在讲台与黑板之间,尽情挥洒文字的激情,认真践行“师道尊严”。孩子们也如获家珍,两手放在胸前,笔直的听我传经诵道。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提
2、问,但大都让我给否了,因为他们的理解太肤浅了,和我的思路相差很远。往往一天的课下来,我的嗓子最难受。时间一天天过去,孩子们越来越听诂。而我也觉得哪个地方不对劲,但总也找不到哪儿不对劲。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一次偶然的作文课,如当头棒喝,让我从云端跌到了谷底。在《我最喜欢的一堂课》作文里,学生们纷纷写上他们喜欢的课,对“语文课”这三个字,提及很少。那吋我感觉很失败,心中更是憋得难受,是什么让孩子们对语文课如此冷漠?是我的原因还是孩子们的原因?中国有句古话“滞,则死;变,则通”,经过不断的反思我明白了,是我的教育观念太陈旧了,教学方法也需
3、要更新。那种课上唯我独尊的意识是错误的,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摇头晃脑的光景也是早就废除的。脑袋中顿时空白一片,急切地希望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填补脑中的空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在我们翘首期盼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进了小学语文的课堂中。2001年九月,太谷县作为全省的试点,首先全面铺开新课程改革,改革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过程、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等,而最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感觉变化的则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对学生这个学习个体而言,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大量的新词汇,如:生本课堂、生命课堂,三维度
5、0标,多元化评价等……涌入课堂。我如沐春风,尽情享受着这一场世纪春雨。在我的课堂中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身上:小组交流,个人展示,生生点评……,学生们开始喜欢语文课,也爱上了语文课。无拘无束,高谈阔论,沸腾的、热烈的谈论经常是在下课铃中结束的。似乎堂堂课都到了师生忘我的境界了。那次精心准备的研讨课《白杨》,全镇的语文老师都来了。我心中默念着新的教学设计和新的教学理念,鼓足信心走下了讲台,把学生请上了讲台。课堂上我尽量少说,尽量让孩子们展现个性风采。在课堂上,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更多的时间是“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一两分钟后,让小组
6、代表发表意见。伴随着一阵阵热烈的讨论声,一堂课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本来自我感觉良好的精品课,在课下,却被领导,同事指出:学生纪律太乱,尊重学生不是迁就学生……。我再一次陷入深深地思考,通过反思我意识到:在我的课堂中,出现了两种“无”,一种是无效的话,就是缺乏思维深刻的话,课堂上热闹非凡,课下脑中空空一片;二是无序的动,片面追求教学过程的灵活机动,单方面满足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而缺乏有机的调节和控制。那么作为教师就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节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保证他们有充分地时间识字
7、、读书、交往、写作,让他们主动的学。形式要多样如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大组交流,辩论,朗读比赛,成语接龙,复述课文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使学生享受到语文课堂的乐趣,又使学生受到情感文化审美的熏陶。在思索中进步,在思考中成长。2002年是太谷教育全面提升的一年,在课改不断深化的金秋十月,县教研室提出了“二十四”字教学模式,即:自学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拓展延伸。这精简凝华的二十四个字,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的再次升华,也是适应当今高质量、多元化教学的一条新径。在模式的精华部分就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最新阐
8、述:1、学习小组为二人制,每组一个组长,一个组员。其具体分组方法是将全班成绩排名后,从中对折,第一名和对折后第一名结对,第二名与对折后第二名结对,比如全班有十人,分组时第一名与第六名结对,第二名与第七名结对……以此类推。分组时以班主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