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

ID:22698142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_第1页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_第2页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_第3页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_第4页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西周至清都城文学地理形态的演变研究文学地理这一意识,最早出现在《诗三百》里,春秋时期的学者按照不同的王国和地区进行国风的分类,就体现了文学地理这一概念。南宋著名文学家朱熹曾经采用以地证诗的方法考察文学,即对文学产生地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自宋以后,则有较多的文学流派以地域命名,更是体现了文学地理的意识。  20世纪初,王国维等通过引进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和方法,开始发表有关古代文学地理的言论,但是这些学者并没有明确使用文学地理这一概念,真正使用文学地理概念的是近代学者梁启超。直到最近20年来,我国在文学地理研究上才取

2、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西周至清都城迁徙概说  都城的形成和选择与人文、自然等各种因素有关。在中国古代,则与自然条件有更多关系;往后则与人文因素有较大关系。都城之所以能够发挥主轴心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能同时实现向内聚集和向外辐射,就如同向湖面投石头而形成的波纹一样,波纹的扩散程度,与石块、用力大小和湖面一方是否有阻碍有关。直至殷商灭亡以前,都城一直处在频繁迁徙状态,以至于不少城市都摆脱不了速建速毁的命运,进而影响了城市轴心体系的发育和形成。西周开创都城镐京,直至清代,都城一般能经历多位帝王,王朝政治稳定时都城一直是全国的

3、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能够将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更加全面的呈现出来。从文化角度来看,首都能否发挥较大的内聚力和外射力,也与其本身文化实力、文人群体活跃程度、首都与外缘通道之间是否存在障碍有关。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从秦朝到清朝,绝大多数都城都位于黄河、长江和运河三条轴线上,重心为黄河轴线中游。从都城迁徙情况来看,呈现出由东西向南北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古代的七大古都中,殷、长安、洛阳和开封均处于中原地区,杭州、南京和北京则位于前四个古都的东方,与海的距离较近。按照都城迁徙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黄河轴线东西移动、黄河与长江轴线交互

4、移动、运河轴线南北移动这三个时间段,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地理的形态与演变结果。由于都城地理分布和迁徙路向不断发展变化,所以中国文学地理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和特点。  二、东西迁徙时期的都城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都城在黄河轴线东西移动时期,最初古代文学在传说中主要有两种样式,即歌谣和神话。直至周代,《诗经》得以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局面。由此可见,在文学地理中,西周首都为文学发展起点,占据重要地位。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诗经》完成了305篇作品的收录,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包含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多数为中国文化发展水

5、平较高的地带。进一步分析《诗经》中作品的地理分布则可以发现,是以西周都城为中心。但随着周王朝的衰落,诸侯国逐渐崛起,首都的作用逐渐被诸侯国削弱。在这些国家中,齐国的文化发展的较好,拥有深厚积淀,所以成为了新的文学中心。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全国,咸阳开始成为首都主轴心,从而使当时文学地理形态再次发生了变化。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一直到西汉建都长安,文学活动才形成一定规模。在该时期,西汉在首都长安之外,又在洛阳建设了陪都,构成了包含首都、陪都在内的都城圈,分别可以在内圈与外圈进行首都及陪都的命名。在当时,全国可考的著名文学家共

6、77人,其中内圈的有21人,外圈的有3人,所以在首都圈共有24人,占全国比例的31%。在西汉时期,为鼓励贵族富豪定居长安,当时的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完成了七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兴卫星城的建设,从而引入了丰富的移民文化。在当时,这些地区汇聚了较多的文化名流和豪杰巨富,所以这些地域的文化与文学活动极为活跃,出现了司马迁、孔安国和司马相如诸多历史知名的文人。这些人物的流动,则使得汉代的一些地区的文化得以扩散和融合,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在长安直辖区域内,共包含15位著名文学家,由此可见汉代首都在文学地理分

7、布中的重要地位。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通过采取移民、游历和任职等方法,实现了全国文人学士的汇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需要通过几代人的积累产生。在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最为兴盛,而魏国建都洛阳,设立了长安、许昌等四个陪都。当时可考的著名文学家共57人,首都圈内共10人。而吴国首都圈人数与比率与魏国首都圈持平,但是在文学内聚力和成就方面不及魏国。观察西周至清的历史可以发现,著名文学家多以进入王都为荣,并且也会在都城显现自己文采,这才使得都城在文学地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西周至三国文学地理演变情况来看,该时期占据主导

8、地位的王朝(国)首都在黄河轴线中游一带集中分布,拥有较长生命周期,并能得到延续。  三、交互移动时期的都城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从西晋开始,中原王朝首都开始从黄河中游向长江下游移动,意味着文学地理正式开始进入到交互移动时期。而西晋的首都于洛阳,首都圈由其管辖的12郡构成,可考著名文学家共126人,首都圈内22人。东晋首都为建业,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