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75932
大小:10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0
《[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屋面防水工程第一节概述 一、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 卷材防水屋面是用胶粘剂将卷材逐层粘结铺设而成的防水屋面,如图7—1所示。图7—1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示意图(a)不保温卷材屋面(b)保温卷材屋面卷材防水屋面分为保温屋面和不保温屋面,保温卷材屋面一般由结构层、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组成。 结构层起承重作用,隔气层能阻止室内水蒸汽进入保温层,以免影响保温效果,保温层的作用是隔热保温;找平层用以找平保温层或结构层,防水层主要防止雨雪水向屋面渗透,保护层是保护防水层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遭到损坏。其中隔
2、气层和保温层可设可不设,主要应根据气温条件和使用要求而定。 不保温屋面与保温屋面相比,只是没有隔气层和保温层。 二、防水层施工条件 1.基层条件 防水层是依附于基层的,基层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基层质量是防水层质量的基础。基层的质量包括结构层和找平层的刚度、平整度、强度、表面完整程度及基层含水率等。 结构刚度对屋面防水层的影响很大,因此屋面结构宜采用现浇板。如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板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0。当屋面板板缝宽度大于40mm或上宽下窄时,板缝内应设置构造钢
3、筋,以提高结构板的刚度,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 2.防水层必须由专业施工队伍及作业人员进行施工 承接屋面工程防水层施工的专业队伍应有防水工程施工的专项资质,具有防水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设备、人员等能力。作业员应事先进行培训,持证上岗,未经培训取得上岗证的人员不得随意操作,施工人员如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还必须事先进行培训学习,大面积操作前由有经验的技工进行操作示范,掌握施工方法和要领,绝不可任意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确定并配齐施工操作人员。 3、屋面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编制屋面工程施
4、工方案 图纸会审是施工人员学习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的重要环节。通过图纸会审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掌握设计构造、设防要求、层次和节点处理方法,防水层的类别、采用的防水材料及性能指标要求; (2)领会设计意图,结合防水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对防水设计中不明确的地方,提出问题和设计人员共同协商解决的方法; (3)根据防水构造设计和节点处理方法,确定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条件。 4.材料要求 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和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5、和性能检测报告,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材料进场后,应检查材料的品种、规格是否正确,材料的包装和商标是否完整,产品质量保证书是否齐全,并按本规范附录A、附录B规定的项目和性能指标要求抽样复验,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屋面工程中使用。 材料进场后应有专门的房间存放,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避免碰撞、受潮,远离火源,贮存温度不应低于0℃。材料的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材料名称、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产品有效期,不同品种、规格的防水材料应分别堆放,以免搞混。当材料存放时间
6、超过贮存期时,应将材料重新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屋面工程。 5.环境和气候条件 屋面工程施工基本上是露天进行,因此气候影响极大。施工期的雨、雪、霜、雾,以及高温、低温、大风等天气情况,对防水层的质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屋面工程施工期间,必须掌握天气情况和气象预报,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屋面工程的施工质量。规范规定屋面的保温层和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雪天或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雨、雪天气或预计在防水层施工期内有雨、雪时,就不应该进行防水层施工,以免雨、雪破坏已施工的防水层,失去防水效果。如施工时遇雨、雪,则必须立
7、即做好保护措施,将已完成的防水层周边用密封材料封固,防止雨水侵入。 霜、雾天或大气湿度过大时,会使基层的含水率增大,必须待霜、雾退去、基层晒干后施工,否则会造成防水层与基层粘结不良或起鼓现象。 当五级风及其以上时,防水层均不得施工,因为大风易将尘土或砂粒刮到基层上面,不但影响粘结,还容易刺破防水层。 大气温度对防水层施工质量影响也很大,由于防水材料种类多,性能差异大,工艺不同,对气温要求略有不同。气温过低,会影响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力,挥发固化型涂料会延长固化时间,同时易遭冻结而失去防水作用。气温太高,施工操作不便,防水涂
8、料的溶剂或水分蒸发过快,涂膜易产生收缩而出现裂缝,故气温太高时也不宜施工。 (六)松散保温材料质量要求和施工要求 松散保温材料常用的有膨胀蛭石和膨胀珍珠岩。一般控制其粒径和堆积密度,工地抽查常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