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吉林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吉林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吉林省小城镇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在小城镇建设的质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距离农村城镇化和大规模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一、吉林省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建设在全省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00年末,小城镇已达458个,总人U117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4.8%,其中非农业人口350.1万人,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29.7%,占全省非农业人□的30.6%。经过长
2、期的发展,吉林省小城镇主要形成了以下五种类型:一是依靠森林或矿产资源发展的工矿镇;二是围绕农业发展的农业服务型小城镇;三是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的农副产品集散型小城镇;四是受大城市影响型小城镇;五是城关镇。(一)小城镇的数量增长较快,但人口规模偏小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村建制镇数量有了较大增长,1980年全省农村有建制镇114个,2000年增加到458个,20年间增加了344个,增长3倍,平均每年增加17.2个。建制镇占乡镇数的比例由1980年的12.7%上升到53.5%,20年间增长了40.8个百分点。杉管小城镇数量增加较多,但
3、是,在小城镇发展中人口与生产要素的非均衡配置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很少。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査数据,在全省346个非县(市)政府驻地镇当中(下同),镇区非农业人口1万以上较大规模的镇只有4个,占镇总数的1.16%,镇区非农业人口不到1000的镇有185个,占总数的53.47%。每个建制镇平均户数946.18户,平均人口3321.63,其中非农业人U1513,占45.56%,总人口为114.9万,只占同年农村住户总人口的8.8%。尽管近年小城镇的人口有所增加,但是,人口规模小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
4、。1999年,有些建制镇整个镇域的人口不足1万,镇区人口不到1000,如:汪清县的东光镇,全镇人口为6290,其中非农业人口仅为875;和龙市的崇善镇,镇域人口3139,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98。第二,小城镇镇区规模小,聚集功能难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小城镇大部是通过”以乡建镇”的途径在原来农村集镇的基础上实现的,镇区规模普遍过小。小规模的镇区,除了镇级行政事业机关和教育、卫生等必需部门外,生产性和经营性的单位并不多,服务行业更少。小城镇人口和镇区规模过小导致小城镇经济聚集功能难以实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公用基础设施
5、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二)小城镇镇区经济实力增强,但聚集能力不强小城镇镇区企业数量与结构是决定小城镇镇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据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査资料,1996年末,全省镇区企业为4325个,平均每个镇12.5个,企业从业人员159340人,平均每个镇为461人,平均每个企业从业人员36.84人。企业从业人员占镇区总人口的比重为13.9%,占非农业人口的30.4%。从企业行业分布上看,工业所占比重最大,吸纳劳动力最多,企业个数占镇区企业的47.05%,从业人员占70.82%。从镇区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看,以私营
6、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私营企业1940人,集体企业1826个,分别占44.85%和42.22%。无论是从企业数量及从业人员上来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和黑龙江、辽宁两省。财政收人是反映农村小城镇经济实力的一个综合指标,据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吉林省平均每个镇的财政收入199.2万元,比全省乡镇平均水平171.9万元高15.9%。财政收入达到500万元的建制镇有10个。虽然小城镇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但聚集功能并未得到同步提髙。由于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导致资源聚集能力弱,就业门路狭窄,城镇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吸引力差。目前仍有60%以上的乡镇企业
7、散布在村一级,集中到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到30%,小城镇就业机会较少,影响了农民进人小城镇的积极性。(三)小城镇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的聚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小城镇的建设,吉林省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据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査资料,1996年末,平均每个建制镇的公路里程47.01公里,汽车站1个,火车站0.32个,供水站0.59个,邮电所1个,装机量359.66部。镇区生活、文化和其他设施条件在农村地区相对较好,平均每个建制镇拥有小学7所、中学1
8、.43所,文化站0.9个,图书馆0.1个,影剧院0.4个。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小城镇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薄弱,每百个建制镇镇区的公园数约3个,到1999年时,全省还有127个小城镇没有用上自来水,多数镇没有排水系统工程、污水及垃圾处理系统等公用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