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65777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疾控中心网络应用经验交流材料深化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体制,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反应能力,是提高卫生服务品质和效率保护人民健康、维持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抗击SARS使我们进一步认知到疾控体系建设的迫切性,为此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市三级疾控网络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一、我市疾控三级网络
2、体系的突出问题:1、应急反应能力差(1)技术设备落后,装备不足。从几次演练发现,采样、检测、通讯、交通工具均不统一,仪器设备,应急车辆严重不足;(2)缺乏有效个人防护,防护用品不符要求;(3)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能掌握不够;2、监测防控网络弱(1)技术设备落后,装备不足。微机信息网络尚未普及基层,疫情联网远未实现;(2)基层卫生防病体制改革,机构和人员均不落实,疫情监测报告无专人负责;(3)监测手段落后,实验室检验设备和检测环境条件达不到要求;(4)现场和实验室人员缺乏必须的专业培训,难以承担应负的职责;3、缺乏
3、有效的供给保障体制(1)财政包干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由于财政地方包干,给予防疫部门的经费停留在年代中期的水平,尚不能保证现今的人头经费,人员经费仅能使用个月。开展业务工作经费微乎其微,如结防经费仅人均分,日常公共卫生监测更无经费保证,所有的消耗需靠有偿服务创收来弥补;(2)长期以来未解放供给保障机制。作为承担政府防病职能的疾控机构,监测检验、卫生防护、设施技术和人才储备所需经费,理应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依法给予切实的物质保障。但自年代以来,单位创收成为经费的主渠道,近年来,有偿服务收入占年度总支出的比重已达-%。
4、这就使得疾控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完成创收任务,现有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在这样的条件下,实验室装备、检验仪器设备的添置、疫情监测、科研调查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均受到极大的影响。二、全市三级疾控网络的现状1、市、市(县)、区疾控中心人员现状全市各级疾控人员总计人,为全市总人口的/万,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人,占疾控人员总数%;其余为初级及以下人员。宜兴市中级及以上技术人员仅占疾控人员总数%。2、市各级疾控中心建筑用房现状全市各级疾控中心建筑用房总计平方米,用地万余平方米。3、市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仪器装备情况市各级疾控中
5、心实验室仪器装备总计万元,各区级疾控中心实验室仪器装备情况均较差,开展的检测项目较少。4、市乡镇医疗机构、街道卫生服务站防保人员现状市乡镇医疗机构、街道卫生服务站防保人员总计人,为全市人口总数的/万;其中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人,仅占防保人员总数的%,乡镇医疗机构防保人员该比例更低,仅占防保人员总数的%。三、建设现代化三级疾控网络的思考和建议1、在增加疾控机构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提高疾控队伍素质,加大技术人才储备的力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高素质的公共卫生技术人才,需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和业务知识和技术,具备运用现代先进
6、监测仪器设备,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能力,在各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除了在人员的入口上把好关,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调整人才结构,做好应急人才储备也是必须的。这同时包括了对专业人员的经常性业务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由于财政保障机制尚不够完善,有偿服务创收仍是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和解放职工福利的主要经费渠道,随着职能的调整和单位的发展,人员编制短缺与财政拨款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大。为此建议在考虑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同时,可按照公安等部门的做法,保留相应的技术职称系列。2、转变对疾控机构的地位认识,提高疾控人员的社会经
7、济地位,吸引各方面专业人才。转变对疾控机构的地位认识,先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始,将疾控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放上议事日程,认真进行相关的研究,切实解放公共财政的导向问题,给予疾控机构应有的重视和政策物资上的保证。同时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理解程度,使只有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了,才谈得上有能力去应付突发事件成为社会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改善疾控工作人员的社会经济待遇,发展公共卫生人才队伍。3、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革应以确保防病任务落实为前提。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革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以疾病控制,预防保健为主的工作职能
8、不能改变,为此在管理上各级政府应纳入规划目标,明确部门职责,强化督导考核;同时,提高专业人员队伍素质,充实适应基层工作的卫生人员,并不断予以职业培训,使人员素质不高的状况根本改观;在经费投入方面应有所倾斜,可采取项目化考核经费的方式,对开展的各项防病保健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也可参照某省等地模式,地方财政按人均划出一块经费用于基层防保人员的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